智能手機市場的競爭從未停歇,而中端機型領域正逐漸成為各大品牌技術創新的主戰場,新機更是可以用層出不窮來形容。
而且隨著消費者對性價比和綜合體驗要求的提升,廠商們不再局限于旗艦機的堆料,反而在2000-2500元價位段展開了一場“越級廝殺”。
尤其是四月份,這場殘酷的競爭迎來了兩位重量級選手——iQOO Z10 Turbo系列與紅米Turbo4 Pro。
前者以雙旗艦芯片策略和超長續航為賣點,后者則憑借首發驍龍8s Gen4與極致性能釋放吸引眼球,那么對比之,誰會更勝一籌呢?
首先是核心配置上的區別,iQOO Z10 Turbo系列采用“雙芯戰略”:Pro版搭載高通第四代驍龍8s Gen4,標準版全球首發聯發科天璣8400滿血版。
而紅米Turbo4 Pro則全系押注驍龍8s Gen4,這種選擇背后,是廠商對市場定位的精準把控,也是不同的策略。
從參數來看,驍龍8s Gen4采用了臺積電4nm工藝和全大核架構設計,包含1顆3.21GHz的Cortex-X4超大核、3顆3.01GHz的A720性能核、2顆2.80GHz的A720效率核以及2顆2.02GHz的A520能效核。
天璣8400滿血版作為聯發科的次旗艦芯片,通過vivo藍晶+天璣+ARM聯合調校,在原有天璣8400基礎上進一步釋放潛力,性能也不弱。
除了強悍的性能之外,新機的內存組合方面應該也不會弱,大概率會8GB+256GB起步,甚至12GB+25GB存儲組合起步。
而且為了讓性能表現更好,續航方面也是非常的激進,iQOO Z10 Turbo Pro手機越級搭載「同檔唯一120W+7000mAh」閃充續航組合。
(官方預熱海報顯示其電池容量等效7000mAh),兼容100W PD / PPS閃充、44W UFCS融合快充,一天一充問題不大。
紅米Turbo4 Pro采用的是7550mAh電池容量,采用的90W有線快充雖然不夠激進,但大電池的吸引力更強。
其次,兩款機型均采用1.5K分辨率LTPS直屏,支持120Hz動態刷新率,而iQOO Z10 Turbo系列為6.78英寸,紅米Turbo4 Pro則稍大至6.83英寸。
同時,紅米手機這次帶來了金屬中框材質,iQOO則是采用塑料中框材質,這也讓兩款機型的質感產生區別。
而外觀設計方面也很清晰,iQOO延續“萬里舷窗”設計語言,后蓋采用紅橙漸變紋理,攝像頭模組融入航天器舷窗元素,呈現出強烈的科技未來感。
紅米手機則走簡約路線,純色AG玻璃背板搭配直角金屬邊框,更偏向商務風格,這種差異反映出兩者對目標用戶的不同理解:iQOO瞄準年輕游戲玩家,紅米則希望覆蓋更廣泛的職場人群。
然后在影像系統上,兩者均采用務實策略,iQOO Z10 Turbo Pro后置5000萬像素主攝(IMX766傳感器)+800萬超廣角,支持OIS光學防抖。
紅米Turbo4 Pro則為5000萬像素(OV50E)+800萬長焦微距組合,兩款機型在常規拍照上都不會有什么問題。
而細節方面,兩款機型均搭載短焦光學指紋識別,且支持NFC和紅外遙控,日常體驗上不會有什么短板。
至于操作系統方面,iQOO采用的是OriginOS 5.0版本,紅米手機則是澎湃OS2.0版本,體驗差異化也很大。
其實從以上簡單的對比來說,iQOO Z10 Turbo系列和紅米Turbo4 Pro之間的競爭,確實可以用激烈來形容。
而且這場對決不僅是產品的較量,更預示著中端市場規則的改變,iQOO Z10 Turbo系列通過“超大電池+獨顯芯片”樹立續航與游戲體驗的新標桿。
而紅米Turbo4 Pro則以“全大核芯片+金屬質感”重新定義性能上限,甚至兩者的出現,迫使行業思考。
那就是當中端機擁有媲美旗艦的性能,消費者是否還需要為品牌溢價買單?答案或許就藏在價格揭曉的那一刻。
總而言之,如今距離兩款新機發布逐漸進入了倒計時階段,結合配置參數方面也都很清晰,對于用戶來說,或許要做出選擇了。
那么問題來了,大家覺得誰會更勝一籌呢?一起來說說看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