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水電就是你裝修“被宰的第一刀”,你根本不知道水電里邊的門道!!
活干得越漂亮,這一刀就“扎”的越狠。
什么大彎工藝、橫平豎直、水電走頂,看著挺好看,其實都是面子工程,除了貴!屁用都沒有。
水電改造中真正需要注意的十個細節,除了我,估計沒人會主動告訴你,都是一些吃力不討好的活,我要是工人,我也不愿意做!
細節一:電線必須要做活線工藝
什么是活線?意思就是要拉的出來、也得穿得進去!
這樣才能保證每根線它都是活線,但是千萬不能讓“偷奸耍滑”水電工把你糊弄了。
切記:布線、布管要先預埋底盒,底盒必須要水平,且要有鎖扣,避免電線拉扯過程中磨壞電線皮。
在進行布線管穿線時,強電電線不超過線管橫截面積的40%,一根線管最好不要超過3根線,切不能有接頭,弱電網線一根線一根管,強電線管與弱電線管必須通過嚴格區分,不可同槽,間距最少在30公分!
細節二:杜絕一切無用的工藝
線路繞個大弧彎、弱電包錫箔紙、水路做大弧彎,這些工藝其實起不到什么作用!
很多人認為,強電發出的電磁會干擾弱電信號,因此,會將強弱電交叉處包裹上錫箔紙,從而達到抗干擾的作用。
我不知道這是誰的理論能讓大家這么相信,實在很佩服!!
我只想知道弱電箱里的插座,難道不是強電嗎?如何處理弱電箱里的干擾?而且電視墻經常會把電源插口和網絡插口放在一起,這如何屏蔽呢?
其實,如果你家買的是超六類網線,基本上都自帶屏蔽功,包個錫箔紙也就是個樣子工程,意義不大大。
至于大彎水管和直角彎水管,真的沒有水壓大小的區別,以前的舊房子,那不都是90度直角彎,房子都住五六十年了,也沒出現水壓小的問題,
線路繞個大弧彎,說是好穿線、好抽拉,你要是做的點對點施工,兩點之間一根管就拉過來了,哪來的什么大弧彎,但你要是在墻上或者地上非得“盤個花”出來,那不得做大弧彎。
你記住,彎越多、錢也越多!
細節三:電線沒必要全改
說是后期方便更換,其實只要按照規范布線,后期入住,你換線的概率不到萬分之一,就算過個七八十年,兒子結婚想重新裝修,這些線讓你留你都不敢留,都全部拆除重新裝了,你怎么可能還在乎線能抽不抽的抽來?
真正需要全部換掉的,是配電箱里的空氣開關,別小看這玩意兒,90%的家庭火災,都是空氣開關出現的問題,不是質量差,就是型號不匹配,有很多業主家里入住后頻繁跳閘,找不到原因,就是因為空氣開關選小了。
但可別覺得選大點就行,家里漏電、著火,但就是不跳閘,就問你來不來氣?
那么家里的空氣開關怎么選擇?
家里常用的空開,額定電流是C32安,表示這個空開能承受32安的電流,功率等于電流乘以電壓,32安乘以220伏等于7040瓦,說明這個空開能承受7040瓦的功率。
細節四:舊線盒不能馬虎
大家都知道,線管里的電線不能留接頭,必須用整線,但是插座移位時的接頭你注意過嗎?
很多電工師傅在移動插座的時候,都是從老線盒直接串聯,連接新的電線,新的插座接好后,原始插座位置直接用石膏水泥就給封死了,后期一旦出現問題,根本找不到原始插座,想維修只能砸墻。
切記:舊的底盒一定不要封,買幾個好點的白板裝上去,萬一以后有個什么問題,你還可以找到原線路檢修!
細節五:沒必要全屋都用二五水管
現在的裝修公司都建議你水管用二五的,水壓大,入住以后你會發現,水壓也沒有明顯的變化!
真正正確的做法是:從室內打過墻洞到水井房,管道從水井房開始更換,主水管用25的,先走到櫥柜洗塞盆的位置,加總閥門,加前置過濾器。
25主水管繼續往前走,打過墻洞穿到客廳,從客廳再打過墻洞穿到衛生間,主水管依舊25的,分子管路20的,從衛生間濕區打過墻洞穿到干區,從衛生間干區打過墻洞穿到走廊,到走廊之后,主水管變成20通往陽臺。
細節六:墻面不要開橫槽
水電開橫槽是最壞的偷工減料,工人還在顛倒黑白,從地面繞兩個彎兒,那多費勁,橫著一拉完事兒,反正又不是我住!
國家都規定不能超過30公分,一個蛋糕,你用手橫著來一道,你看著上邊的奶油掉不掉?承重墻你把皮剝了,不切鋼筋就沒事了?
不好意思!結構已經被破壞了,要是地震,先從你家折!!
但凡長個腦袋也知道,墻體是會沉降的,中間填充的材料不同,加上重力的作用,后期全是大裂縫子,你拍屁股拿錢走了,才不管人家柱的咋樣。
更可恨的是,安裝工不知道你家水管都是橫著走的,一個電鉆下去,就把水管給打爆了,這么干,比水電橫平豎直走還要缺德。
切記,水電走墻上,必須直著上去,不能有橫槽,開橫槽就是為了省兩個花椒、壞了一鍋的湯!
細節七:衛生間水電沒必要走頂
都說水電走頂好維修,而且不會抬高衛生間的地面,你信不信!如果水管能走到屋外面,他指定跟你說:“走到外墻,漏水不會漏到自個家里”。
說白了,無非就是走頂能多走幾米管,多算點工費罷了!
現在的品牌水管,施工完畢,都會有廠家人員上門打壓測試,出問題的概率微乎其微,如果你買了雙質保,那你應該盼著它漏,這賠付的金額,都趕上一套房了。
除非是廠家規定,走地不能質保,除此之外,別人說啥你都別信!
推薦你走頂的,就是為了掏你兜,走頂不僅費用高,工人施工難度也大,出現問題的概率肯定比走地的高。
更何況,你怎么能確定,你家漏水,就一定是在吊頂上面呢?墻面漏水,你不也得砸墻嗎?所以,與其關注走頂還是走地的問題,不如多關注一下你家電工的施工質量,看看水管接頭有沒有給你焊接規范了!
細節八:廚房的存水彎改成90度
廚房有個“定時炸彈”,你可一定要提前排除,那就是廚房的下水的——存水彎!
存水彎的作用,它是通過儲存一部分水來隔絕臭味的,但是它有兩個不容忽視的缺點:第一個就是它能存水,也就意味著能儲存一部分油垢,時間一長肯定會堵。
那么有人就問了,這個存水灣底下不是有個檢修口嗎?我們把檢修口打開,把殘余清理出來不就好了嗎?
這個也就是我跟你說的第二個缺點——難維修!后期瓷磚一貼、出櫥柜一裝,原始檢修口幾乎和櫥柜底板挨著,根本就打不開。
正確做法:前期我們要把廚房這個純水管給拆除,換成一個90°直通管,后期洗菜盆安裝一個集成下水管,自帶存水管,不僅防臭、還好維修!
細節九:一些電器設備必須要做單獨回路
大家都知道冰箱要單獨留回路,那除了冰箱,還有什么是需要單獨留回路的呢?想一下,好像是沒有了,也就只有冰箱吧!
如果你真這么想,那你就錯了!!
如果你家有攝像頭,攝像頭是不是要單獨有電?攝像頭需要電,那肯定也要網,那網是不是也得單獨留?
除了攝像頭,還有你家的安防設備,像什么門窗傳感器,人體感應器、水浸警報器,是不是也得有網才能發送通知?
細節十:浴室柜做二代墻排
衛生間二代墻排最好用,不接受任何反駁!但是細節如果沒做好,真的會造成反水。
現在裝修大家都知道,衛生間預滿50管做墻排,后期方便打掃也美觀,可是你家真的做對了嗎?
一代墻排和二代墻排的區別之處在于,一代無地漏,二代多了一個干區地漏,相當于多了一個檢修口,萬一后期堵塞方便疏通。
二代墻排正確做法:首先墻體開槽預埋五棱管,然后用個三通連接,三通的作用是下接下水管道,上接干區滴漏,中間是接預埋50管的管道,這樣的一個完美的二代墻排就做好了。
除此之外,還有這三個細節你一定要知道:
1:墻排出水口的高度根據浴室柜的款式預留,一般50公分左右,適用于大部分浴室柜,不要預留過低,不然后期肯定是在浴室柜下方,影響美觀度。
2:下水器移位過長的要預留坡度,方便后期排水順暢。
3: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地漏的選擇,一定要選擇防蟲防臭的,千萬不要選擇口徑過長的深水封地漏,口徑過長容易堵著洗臉盆下水口的位置,后期肯定會反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