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節選自
《如何創作令人難忘的結局》
詹姆斯·斯科特·貝爾 著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結局的含義
你小說的含義究竟是什么 ? 讀者從中能得到什么信息 ?
我說的 “ 信息 ” 并非單指那些霓虹閃爍的宣傳標語 , 比如說 “ 世界現在需要愛 —— 甜蜜的愛 !”
并不是說這種信息不好 , 只要你愿意 , 同樣可以圍繞它來創作 。 但你必須將它融入一個真實 、 立體的角色里 , 并為這個角色設計一場關乎生死的正義之戰 。出版商兼寫作導師唐納德 · 馬斯 說 :
杰出的小說家會認為,自己要說的內容,不僅有說的價值,更有說的必要。強大的小說家有著強大的觀點。更重要的是,他們絲毫不畏懼將之表達出來。
——《寫出暢銷書》
然而,這種表達必須通過真實的情節和真實的人物來實現。你要竭盡所能克制沖動,潤物無聲地流露出自己的觀點。毀掉一部小說最簡單的方式就是說教。
在《為靈魂而寫作》一書中,小說家杰里·B.詹金斯說:
我在許多手稿中發現了這個問題——所有的對話、角色和情節都刻意地指向同個觀點,卻很少能抓住讀者,并且巧妙地說服他們。
如果你想表達一個”酗酒有風險“的主題,只需要在故事里講一個酒鬼因為錯誤的抉擇而遭遇的不幸,然后給予讀者充分的信任。相信我,讀者會明白的。只要你的故事足夠有力量,主題會自然而然地呈現出來。
在某些特定節點 (無論是在小說的開頭、結尾還是修改環節),你要能表達出希望讀者理解的意思。就算你不喜歡“主題先行”,只打算取悅讀者,也要明白:你的結尾總歸傳遞著某種含義。因此,如果你能在特定節點對這種含義進行深入挖掘,會收到很好的效果。因為這樣,你就可以在腦海中修改或潤色結局的意味了。
一種有用的方法是——想想“人生經驗”的概念。
嘗試這個練習
時間來到小說大結局以后的二十年。讓你的主角在椅子上坐下。如果主角碰巧死了,你要想辦法讓他復活,或者跟他的鬼魂對話。反正要讓他坐下!
然后,像記者一樣問這樣的問題:“回顧發生在你身上的一切,你認為是什么原因讓你必須經歷這些?你從中學到了什么?還有什么想告訴我們的?”
寫下他的答案吧。
在神話故事架構中,這叫作 “拿到靈藥”。正如《作家之旅》的作者克里斯托弗·沃格勒所言:
“拿到靈藥”是英雄旅途中獲得的最后獎賞。英雄被復活、凈化并獲得接納,重新回到平凡世界,向世人分享旅途中獲得的 “靈藥”。真正的英雄會帶著 “靈藥”返回,用它治病救人或者修復受創的土地。“靈藥”可以是一筆巨大的寶藏或一瓶魔法藥水,也可以是愛、智慧,或者僅僅是在某個異世界的生存經驗。
即使英雄的旅途以悲劇告終,也能成為最好的 “靈藥”,因為它可以讓讀者更好地審視自我和這個世界(比如《公民凱恩》)。英雄可以展示“靈藥”的好處,用它療愈生理或精神上的創傷,又或者用它來完成平凡世界里很難完成的任務。“拿到”預示著是時候安排獎賞或懲罰了,也是時候用狂歡或婚禮來慶祝旅程的結束。
你的主角給社會帶來了什么“靈藥”(教訓)?
什么是前提?
那什么是“前提”呢?這其實只是作者對主題或含義的另一種表述方式——一種由價值觀沖突引發的關乎倫理的命題。拉約什·埃格里在《編劇的藝術》中舉了如下例子:
愚蠢的慷慨導致貧窮。
玩弄詭計會自掘墳墓。
揮霍無度導致一貧如洗。
諸如此類的例子還有很多。你知道這聽起來像什么嗎?像一部精編版的主角人生經驗。還有像“靈藥”之類的東西。
在開始寫作之前,需要提前知道結局的含義嗎?我猜有的作者喜歡從確立“前提”開始,但說實話,我遇到的這種情況并不多。這太像為了證明某件事而寫作了,這樣的小說通常顯得過于刻意或失于平衡。這大約是我反對“前提”一詞的主要原因。還有“操控”這個詞。誰喜歡被操控?寫作已經夠難的了。
我更喜歡“人生經驗”這個說法,因為它讓小說中人物的掙扎聽起來更加真實。
試一試
找出你最喜歡的三部小說,從學習人生經驗的角度總結出它們的主題,看看是不是主角表達的意思。
選購創意寫作指南
閱讀更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