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天在家上廁所,抬頭看了一眼吊頂,突然覺得自己像個小丑。
才發現當初費勁吧啦去和工長溝通方案,花了一周時間選的鋁扣板吊頂,入住了這么久,竟然都沒有抬頭看一眼。
仔細盤來,當時糾結很久的大多都是“無效糾結”,錢還沒少花!
比如地磚大小、石膏線花樣、踢腳線樣式……現在想想,就算當初選了另一種也沒有太大的區別,因為入住之后也根本不會正眼瞧它們。
入住后真正每天都有感知的,是沙發的躺感,開放格落灰,沒裝洗碗機…
裝修重點完全放錯,問就是后悔!后悔!后悔!
所以如果我裝第二套房,一定要讓自己堅持幾個窮裝思維,不是說要省多少錢。
而是要把花錢放在真正有效的重點上,少點費力不討好,抓住主要矛盾去攻克,才能讓裝修過程更愉悅,家也能越來越好??!
ps:墻裂建議收藏此篇,裝修時拿出來看!
別用「放大鏡」
裝修
分階段進行的裝修,很容易使人聚焦到細枝末節上面去,越是聚焦,就越容易出問題。
特別是親力親為的朋友們,每一個步驟都恨不得拿個放大鏡去看,力求完美。
但只要你抬起頭,將目光放大到整個空間內,很多細節就會消失不見,甚至一瞬間就會被你拋之腦后。
圖源:住范兒真實人家
以結果為導向去做選擇,很多問題就會變得so easy!
糾結瓷磚用800cm的還是1.2m的,無非是追求大磚可以達到無縫的效果。
但比起選多大的,美縫的顏色才更重要,選好了管你什么尺寸,在視覺上都能達到目的,大磚只是錦上添花。
顯眼的美縫vs隱形的美縫
圖源:pinterest
更何況入住之后,各類家具一放,裸露出來的面積也會變少,你的關注點早就放到別的東西上去了,追求大磚的回報率自然就會降低很多。
還有不少和我一樣的朋友在廚衛吊頂上過多糾結,甚至還有朋友在此大費周章,入住之后就會發現,除非燈泡壞了,平時誰會抬頭看啊?
糾結半天石膏頂角線的花紋,其實站遠了看都一樣,我敢說入住后,就算落灰有1cm厚,你也注意不到。
點擊圖片get同款設計
圖源:住范兒真實人家
正因為裝修是分階段進行的,大家身處此階段之中,會更在意當下的某件事。
但如果你從中跳脫出來,就會發現當前所在乎的大事,只是裝修全流程中不值一提的小點。
只要不影響使用,不影響整體的美觀度,放下手中的放大鏡,該擺爛的時候就擺爛,你會發現整個裝修過程會愉快許多。
「好住」的家
才更養人
審美會變、潮流會過時,比起打造風格、糾結裝飾,「好住」才是家的內核。
什么才算好住的家?縱觀上百個案例以及用戶反饋,我建議大家首要考慮這4點:居家環境好+動線規劃合理+滿足儲物需求+實用至上。
居家環境
離不開空氣/溫濕度/水/光
說一座城市宜居,那首要的便是空氣舒適、氣候宜人。
同樣的,家里的空氣質量、溫度濕度、水質等條件,與我們的身體和精神狀況息息相關。
想要住的舒服,首要就應該考慮:新風設備/空氣凈化設備/加濕器/制冷制暖設施制/凈水系統/采光等問題。
圖源:網絡
這些光是選購決策就夠忙活的了,還要留出精力考慮后期的交付問題,但相信我,在這些上面花時間,是非常值得的投入。
除了水質外,水壓也很重要,關乎到入住后洗澡/智能馬桶使用/洗碗等致命的生活場景,與其糾結你家能不能做三分離,不如先測測水壓更要緊。
動線規劃
圖個方便
如果說環境是「好住」的基本,那動線則是關鍵一環。
動線改造對生活影響有多大?
舉個例子:
原始案例里的行進路線設計得很離譜,看似「主客分開」,實際做什么都會打擾到坐在客廳里的人。
圖源:設計師@訶子
設計師將各個空間都打通,形成以雜物間和餐區為中心的洄游動線,去哪里都方便。
圖源:設計師@訶子
而且,這樣其實也在優化主客動線,進門向左走是客臥和次衛,向右則是主臥和主衛,兩方可以做到互不干擾。
同樣的,下面這個案例中,生活居住圍繞著臥室、衣帽間和衛生間;家務動線則從右上角的生活陽臺、廚房連接到下方次衛旁的洗衣機;訪客則主要在客廳、餐廳活動。
注:紅色為訪客動線,橙色為家務動線,綠色為生活居住動線
圖源:住范兒-真實人家
涉及私密的幾個區域聯系緊密,不用走幾步路就能輕松到達,訪客空間開敞,家的藏與露、動與靜劃分地恰到好處。
不過動線是非常私人化的改造,要結合自己的需求來,不要照抄照搬哦!
儲物空間
不嫌多
家是在和你一起成長的,在裝修之初盡可能多地制造儲物空間準沒錯。
除了利用柜子之外,還可以借助合適的位置打造儲藏室;還可以參考逯薇老師提出的「薄柜」設計,千萬別小覷它的收納能力。
就拿我家這兩個薄柜來舉例,一個深度10cm左右,一個20cm。
圖源:住范兒自攝
就這么小小兩格,能放下十幾包衛生巾+10幾包紙,右邊進深淺,稍微少放一點。
圖源:住范兒自攝
要是直接做成通頂的薄柜,收納能力可想而知,最棒的是由于進深淺,幾乎不會怎么壓縮空間,強烈推薦給小戶型,或者想要榨干家里空間的朋友。
它不光能是一個獨立的柜子,你還可以把它設置在主柜的側邊,不占地方又實用。
圖源:住范兒真實人家
儲物空間多固然好,但也有用完的那天,還是建立正確的收納習慣和消費觀,才能越用越好用!
實用至上
不知道有多少朋友用久了反彈器柜門,又重新去裝了把手?
其實再好的反彈器也有壽終正寢的那一天,倒不如把手來得實在,如果不喜歡有存在感的,那就換成45度斜切or側邊的隱形拉手。
圖源:pinterest
再花里胡哨的裝飾和噱頭,總能被「實用價值」打敗。
好看高級的分體盆最終會敗給好清潔的一體式臺盆;開放格不光沒用來展示什么,還容易落灰,不如做成一門到頂,減輕家務負擔;地磚挑質感和花色,不如看哪種好打理或防滑……
點擊圖片get同款設計
圖源:住范兒真實人家
這些可都是各位朋友的血淚經驗,請大家一定拿小本本記好啦!
凡是需要拿來用的東西,裝飾性都只是錦上添花,最后決定你扔不扔它的,還是「實用價值」!
選購不糾結
指南
產品那么多,該怎么選???
哪些產品建議買大牌?
首先,家電類的建議大家直接買大牌,我所說的大牌是有底蘊,且有著極強影響力的大牌,例如三星、索尼、LG、西門子、美的、海爾、小天鵝等,非互聯網品牌。
圖源:pinteret
因為家電需要長期使用,質量和技術是一方面,完備的售后服務也非常重要,傳統大牌在這些方面都會做得比較成熟。
五金沒得說,看上去不起眼但非常關鍵,稍微出點毛病就難以收場。
進口五金可以選擇百隆、海蒂詩,國內品牌有悍高、DTC、諾米等;地漏可以無腦買潛水艇,不會出錯。
圖源:小紅書
有可能危害到身體健康的材料請一定要買大牌,像隨處都要用到的膠水、乳膠漆、板材,照著有名的買就行。
哪些可以
不買大牌?
瓷磚的工藝其實國內已經非常成熟了,質量上其實都差不多,品牌之間的區別大不了也就是花色,找個價位能接受的品牌買就不會出什么大錯,一般百元左右的磚性價比會高一些。
圖源:住范兒自攝-瓷磚工廠
陶瓷潔具是我最不推薦大家買進口大牌的品類,稍微了解一點的朋友都知道,我國的陶瓷潔具工藝非常成熟,幾乎所有合資品牌都在國內有工廠或者代工廠。
圖源:住范兒自攝-打碼的全是某高端合資品牌代工
這些工廠/代工廠也開始逐漸形成了自己的品牌,例如恒潔、宜來等,在設計方面也更加貼合中國戶型和生活習慣,主要是價格真的讓人心情太好!
圖源:住范兒自攝-現代工廠連馬桶都生產線都很自動化,人工幾乎只做檢查類崗位
其實花灑龍頭和門也是一樣的道理,沒必要糾結大牌與否,國產的只要不是便宜得離譜,大多不會踩雷,斷橋鋁門窗可以直接找當地比較有名的做。
還有一個比較特殊的類別——全屋定制。
大家可能慢慢發現,板材的環保性已經不是當下最關心的問題了,品牌只要有正確的供應商渠道,就不會拿到劣質的板材,可以說板材的質量和品牌一毛錢關系也沒有。
而全屋定制的核心在于「交付」,板材再好沒有一個好的安裝師傅幫你完成落地也白搭。
所以,不管什么品牌,全屋定制你更需要一個懂你的設計師和放心的交付成果。
回到裝修上也一樣,再高價的材料,都需要有合適的設計師和裝修團隊幫你實現效果,住范兒也是想到了這一點,所以用行動給粉絲保障,推出了“城市樣板間專項”改造服務,如果你一年內有裝修計劃,如果你愿意和設計師一起打造新家,讓網友來幫你監督,可以參與我們的活動。
參與活動您可以獲得:
1+4+N設計團隊,優先選擇明星設計師;金牌項目經理+靠譜工長的全程服務。
此次活動僅限30名,北京、上海有裝修需求的你,千萬別錯過!
點擊下圖海報進入小程序選擇北京/上海報名(回復改造專項)即可。
今天的文章到這里就結束啦,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別忘了給我們點贊+推薦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