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誠作為蔣介石的嫡系愛將,其手下鐘愛的將領,也自然而然成為了蔣介石的愛將,就比如邱行湘和黃維。
邱行湘是黃埔軍校五期步兵科的學員,由于表現出色,被作為教官的陳誠一眼相中,待他畢業后,陳誠就迫不及待地向蔣介石把他要到了身邊,并給了個特務隊隊長的職務。
之后邱行湘從隊長變成連長,從連長變成少將副官,又變成特務營營長,甚至還給陳誠當了很長一段時間的隨從參謀。
放眼看去,這段時期的邱行湘職務雖然并不高,但陳誠一直將他帶在身邊,讓他保管敏感文件、傳遞與夫人的愛情信件,足可見對他的信任。
因此,邱行湘也有“陳誠侍衛長”的外號。
1945年,邱行湘的職位終于迎來了高峰期,他由陳誠推薦,升任為九十四軍第五師少將師長,躋身高級將領行列。解放戰爭初期,邱行湘的第五師曾與解放軍有過數次交鋒。
時間很快來到了1948年,解放軍在宜川獲得大捷,胡宗南為保西安安全,調走了洛陽附近的全部兵力,僅留青年軍第二〇六師駐守洛陽。
蔣介石深知洛陽的重要性,決定派一位厲害的將領把守。挑來挑去,蔣介石選中了邱行湘,將其調為二〇六師師長,并在南京接見時,又加封其為洛陽警備司令。
邱行湘當即表示:“除非天塌地陷,洛陽萬無一失!”
此前,邱行湘就聽說過解放軍節節勝利的消息,但心里依舊保持一絲幻想,認為自己可以守住洛陽。可解放軍真的兵臨城下時,邱行湘才終于感受到了絕望。
隨著劉鄧大軍把平漢鐵路南端斬斷,駐在洛陽附近新安、陜州一帶的裴昌會兵團也悄然撤走,洛陽徹底變成了一座孤城。
不久,城內的糧食出現告急,邱行湘愈發著急,無奈之下他只好向蔣介石求助,希望將五師空運到洛陽,但只得到蔣介石一句回復:“目前空運有困難。”
邱行湘絕望了,他想到了死。當解放軍沖入城內再無反轉的機會時,邱行湘絕望地舉起了手槍,準備了結自己的生命。
可還沒等他開槍,手槍就被擊落在地,而開槍的是一位趕來的解放軍。
邱行湘被俘,可他沒想到,就在9個月后,陳誠另一名愛將黃維也被解放軍俘虜了。
黃維與邱行湘一樣,都畢業于黃埔軍校,也都由陳誠一手提拔。
1932年,黃維從陸軍大學特別班第一期畢業,在十一師任職,之后僅僅用了6年時間,他就從一名普通軍官一躍成為了第十八軍軍長,背后自然少不了陳誠的培養。
因此,黃維對陳誠可謂充滿尊敬。晚年他稱:“國民黨中我有兩不罵,一是蔣介石,二是陳誠。”
陳誠和蔣介石都對黃維十分看好,但細數黃維參加的著名戰役其實并不多。1947年的時候,國民黨成立了一所新制的軍官學校,準備培養海陸空三軍軍官,黃維退出戰場當上了校長。
后來,解放戰爭打得驚天動地,黃維卻始終沉浸在自己的教學生涯,對戰局并不關心,直到蔣介石給他發來了一紙電令。
1948年,蔣介石組建了十二兵團,想要讓黃維擔任司令。黃維正沉浸在辦軍校的任務中,根本不愿意打仗,但無論是蔣介石還是陳誠,都由不得他不愿意。據說,為了讓黃維擔此責任,蔣介石甚至要拿起拐杖打他。
最終,黃維還是上了戰場。走時,他還跟蔣介石約定,打完仗回來還要辦軍校,可他不知道的是,自己這個愿望永遠都無法實現了。
就在黃維向河南確山、駐馬店等地集結兵力時,解放軍發起了淮海戰役,僅僅過了一個月,第十二兵團就被解放軍困在了雙堆集附近幾個村莊里。
在解放軍發動總攻后,黃維還想與胡璉一起逃走,誰料車壞在了半路上,他自己也被解放軍俘虜了。
邱行湘和黃維是一前一后送進北京功德林戰犯所的。原本以為,這兩個同樣作為蔣介石和陳誠的最信任的將領,見面的他們應該惺惺相惜,卻沒想到,兩人僅相處了一段時間就開始互罵。
據一起在功德林監獄進行改造的沈醉回憶,邱行湘此人在戰犯所中“毀譽參半”。一半的人對其點頭稱贊,另一半人搖頭不滿,黃維就在不滿的人群中。
原來,邱行湘在被俘后,深受教育,因此積極改造,在進行勞動時毫不吝嗇自己的力氣。在挑菜飯組當組長時,每個桶都有十來斤,盛滿飯菜后更是多達五十斤,別人每次頂多挑兩桶,但邱行湘卻可以一個人挑三桶或者四桶。
到秦城農場進行勞動鍛煉時,邱行湘專門揀重活干。栽葡萄時,一個上午挑五十多擔完全不用休息。
有一次,戰犯們勞動過后都已非常疲憊,返回時卻被邱行湘叫住。原來他看到經過的小橋中間橋墩歪了,便喊眾人一起去推。由于橋墩很重,邱行湘差點受傷,幸虧有驚無險。
事后,眾人都在怨怪邱行湘多管閑事,邱行湘卻受到了管理人員的表揚。
在管理人員眼中,邱行湘的覺悟很高,改造也極為積極。但在固執的黃維眼中,這便成為了“沒有氣節”的行為。因為當時黃維的內心對改造極為抵觸,認為改造就是對陳誠、對蔣介石的背叛。
因此,黃維在背后多次罵邱行湘沒有氣節,這話自然很快就傳到了當事人的耳中。邱行湘脾氣暴,眼中自然揉不得沙子,所以找了個機會就對黃維一陣挖苦。
一日,學習交流會上,戰犯們對黃維進行批評,邱行湘提到黃維曾揚言要學文天祥,當即罵道:“你憑什么學文天祥?你連自己的名字和祖宗都不要了,還談什么氣節不氣節?”
眾人都被邱行湘的一席話震驚到了,不知道他指的是什么。見狀,邱行湘大聲解釋道:“他的字原本叫‘悟我’,就因為老頭子的一張照片竟然改成了‘培我’。”所有人恍然大悟。
邱行湘所指的事情發生在938年,黃維由六十七師師長晉升為十八軍軍長,接受蔣介石會面時,蔣介石送給他一張照片,上面寫著:“培我將軍存念,蔣中正。”
原本這只不過是蔣介石寫的錯字,但黃維為感激蔣介石的培育之恩,就將“悟我”改成了“培我”。當日,黃維只感覺這是自己對蔣介石忠誠的表現,卻沒想到如今會遭到邱行湘的嘲諷。
說完,邱行湘揚揚得意地看著眾人,以為大家會跟他一樣嘲笑黃維,卻沒想到,戰犯們都認為他說得太過了。
就連沈醉都覺得邱行湘做得太過,還曾在自己的回憶錄中替黃維打抱不平。
邱行湘之所以有一半人討厭,也往往是他的直脾氣,絲毫不給人留面子。有一次,特務頭子康澤多給自己碗里舀了一碗飯,邱行湘看到后直接將飯又重新扣了回去,自己給每個人分。雖然他分得最少,但還是得罪了康澤。
然而,即便邱行湘與黃維的關系并不融洽,但之前的情分還在。
1959年,邱行湘作為第一批特赦戰犯出獄,黃維卻因固執己見錯失了機會。出獄后的第一件事,邱行湘就找到了黃維的正在讀書的女兒,告訴她其父親在獄中的表現,希望作為家人的她們多勸一勸,爭取讓黃維早日出獄。
但可惜的是,黃維的思想始終不改,直到1975年才作為最后一批特赦戰犯出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