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合肥交出了亮眼的“成績單”——地區生產總值達到13507.7億元,同比增長6.1%(增幅位居萬億GDP城市之首),十年間跨越八個千億臺階,在全國城市中排名第19,較上年前進一位。
截至2024年末,常住人口達到1000.2萬人,比2023年末增加14.9萬人,正式邁入“千萬人口城市”行列,成為繼上海、蘇州、南京之后,長三角第四座“雙萬城市”(萬億GDP、千萬人口),也是全國第16座同時實現雙指標的核心城市。
這是一座新崛起的“汽車城”,去年合肥新能源汽車產量達到137.6萬輛,同比增長84.5%,占全國總產量十分之一以上。一舉超越上海(122.46萬輛)和西安(112.45萬輛),躍升至全國第二位,僅次于深圳(293.53萬輛)。
全市集聚江淮、比亞迪、蔚來、大眾、長安、安凱6家整車企業,國軒高科、中創新航、佳通輪胎、巨一科技等500多家核心零部件企業。其中,位于長豐縣的比亞迪合肥基地園區產量達到95萬輛,約占全市新能源汽車總產量的七成。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新能源汽車中唯二的超豪華行政轎車(蔚來ET9和尊界S800),都是“合肥造”。蔚來在經開區擁有兩座先進制造基地,江淮汽車則與華為聯手在肥西縣打造了一座尊界超級工廠。
合肥還是“中國新型顯示第一城”,2024年新型顯示產業產值1235.35億元,同比增長21.5%。京東方、維信諾、視涯科技、康寧、彩虹液晶、欣奕華等一大批產業鏈龍頭企業落戶于此,完成了“從沙子到整機”全產業鏈布局,形成了液晶顯示、柔性顯示、全息顯示、激光顯示、量子點顯示、微型顯示、MiniLED顯示等七大技術路線儲備。
新興產業快速發展壯大,傳統產業加速煥新升級。家電產業是合肥首個邁入千億產值的產業(2011),近年來以打造世界級家電制造業集群為契機,增強工廠技術創新能力,優化家電產業結構,提升家電產業價值鏈,推動家電產業“升級”,實現家電產品“換代”。
智能家電(居)是合肥六大主導產業集群之一,形成了“3(三大核心集聚區)+3(三個特色集聚點)+1(一個產業轉移承接點)”的分布格局。其中,三大核心集聚區指的是西部核心區(高新區,以洗衣機、空調為主)、南部核心區(經開區,以冰箱、洗衣機、空調為主,彩電為輔),東北部核心區(新站高新區,以彩電為主、冰箱為輔)。
?2024年“四大件”總產量為6694.33萬臺,同比增長3.6%,預估連續14年(2011-2024)居全國城市首位。其中,家用洗衣機產量再創歷史新高,同比增長11.8%至3006.47萬臺;彩色電視機產量587.29萬臺,同比增長12.6%;家用電冰箱產量2352.4萬臺,空調產量748.17萬臺,同比分別減少1.3%和14.4%。全國每四臺電冰箱、洗衣機就有一臺產自于此。
2024年,安徽省家電“四大件”產量突破1億臺,同比增長6.8%至1.02億臺,占全國總產量約15%,位居第二。其中,冰箱產量(3000.46萬臺)第一;洗衣機(3346.25萬臺)、空調產量(2974.34萬臺)均居第二;彩電產量(884.98萬臺)躍居第四。
作為全國最大的家電生產基地,合肥集聚了長虹美菱、榮事達、惠而浦、格力、美的、海爾、TCL等知名企業。2022年,美的洗衣機合肥工廠被世界經濟論壇評為“端到端燈塔工廠”,2024年10月8日新晉成為“可持續燈塔工廠”。該廠始建于06年,目前擁有11條洗衣機生產線,是國內最大、集研產銷為一體的全品類洗衣機生產基地。
至此,合肥擁有6座“燈塔工廠”,位居全國第三。位于經開區的海爾合肥空調互聯工廠是全球首座家庭中央空調“燈塔工廠”,總占地面積7.4萬平方米,年產能400萬套,是海爾集團空氣產業在國內最大的生產基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