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扎根田間的“植物醫生”(主題)
——記七里河區農業技術推廣站青年農藝師秦士嬌(副題)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周棟楠
“我手上拿的這個誘芯,一個溫室大棚放一個,粘板在你這個棚里大概懸掛20多個就夠用了。”春耕時節,在七里河區西果園鎮周家莊村的一座黃瓜大棚里,一位扎著馬尾辮、戴著眼鏡的年輕女子給村民張露慶叮囑著病蟲害防控物資使用的注意事項。這位在田間奔走的“植物醫生”,是七里河區農業農村局農業技術推廣站青年農藝師秦士嬌。
8年前,這位來自白銀市平川區的農村姑娘考入天津農學院時,懷揣著最樸素的農業夢。2017年,秦士嬌從華中農業大學植物保護專業研究生畢業后,通過人才引進政策來到了七里河區農業技術推廣站,自此,便與七里河區這片土地結下了不解之緣。
連日來,七里河區的百合農戶們忙著栽種百合,秦士嬌和同事們隔三差五去農戶地里指導種植。在西果園鎮上嶺村汪兆龍家的百合田里,秦士嬌蹲在田壟間,熟練地撥開土壤,將一顆顆百合小種球輕輕放入土中并叮嚀:“咱們一定要重視土壤的調理,施肥要精準把控用量,這樣才能保證營養跟得上。”
“小秦雖然年輕,但是指導我們農戶種地一點不含糊。”農戶汪兆龍說,秦士嬌會把復雜的病蟲害防控知識用大家聽得懂的“土話”去解釋,在拉家常、閑聊中就解決了問題。
憑借扎實的理論基礎知識和踏實的工作作風,秦士嬌在病蟲害防控領域獲得了很好的成績。她以第一作者發表本專業論文3篇。2021年,她榮獲蘭州市興農杯食用百合農藝管理職業技能大賽二等獎;2023年,在甘肅省農作物植保職業技能大賽中斬獲二等獎;2024年,在甘肅省百萬職工勞動和技能競賽“高原夏菜生產管理”省級一類決賽中再獲二等獎,并榮獲“甘肅省技術標兵”榮譽稱號。
從青澀學子到技術標兵,秦士嬌用8年光陰詮釋著新農人的使命。她知道,這條從課本通向田埂的路,還要繼續用沾滿泥土的腳步去丈量。“每當為農戶解決了實際問題,那就是我最有成就感的時刻。土地養育了我,現在該是我反哺土地的時候了。”秦士嬌說。
來源:蘭州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