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時報報道,日前中方高層簽署國務院令,公布《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外國制裁法〉的規定》,從行政法規層面完善了反制法律體系,這是我國加快推進涉外法治體系和能力建設的重大成果。近年來,全球地緣格局深刻調整,某些西方國家出于遏制、打壓中國發展的目的,愈加頻繁地依據其國內法對我有關機構、實體和個人實施“制裁”,嚴重侵害我國權益,嚴重擾亂國際秩序。面對日益嚴峻復雜的外部挑戰和壓力,全國人大常委會于2021年6月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外國制裁法》。
特朗普的關稅理由可謂五花八門。他聲稱中國未能阻止芬太尼流入美國,將對華關稅從10%翻倍至20%,然而中國早在2019年就全球首個整類列管芬太尼,美國是世界上生產芬太尼的國家,也是全球濫用抗生素最嚴重的國家,是他們自己的醫藥集團與醫生相互勾結,大批量制造癮君子,與中方何干?所謂“貿易失衡”更是無稽之談。美國對華出口大豆、飛機、芯片時賺得盆滿缽滿,卻對本國高科技產品出口設限,反過來指責中國“不公平”。
美國街頭(資料圖)
其實現在特朗普的關稅大棒,已經害慘了美國人。當前美國面臨的關稅壓力正在迅速上升,美國各行各業都受到了嚴重影響,已經引發了一系列的連鎖反應。比如美國引以為傲的旅游業就在最近接連受挫,在這一輪“貿易戰”爆發之后,愿意赴美旅游的外國游客明顯減少,我國已經對赴美中國游客發布了風險提示。如果按照這個趨勢發展下去,今年美國旅游業大概會損失640億美元,折合成人民幣約為4678億元。
高關稅帶來的價格壓力,已經引發了美國民眾強烈不滿,繼續實施激進的關稅政策,可能導致特朗普失去更多選票,而這不利于共和黨在中期選舉中保持優勢。當然,特朗普這一舉動也不是單純的“對華示弱”,因為關稅政策調整后最大的獲益者并不是近四成商品被免關稅的中國,而是以蘋果、微軟、英偉達為代表的一眾美國科技企業,以及急需穩住美國市場基本盤的特朗普本人。有評論認為,這項對手機及電腦予以關稅豁免的命令,對蘋果公司尤為有利。
美國貿易(資料圖)
值得關注的是,前不久,中美經貿中方牽頭人、國務院副總理應約與美國貿易代表格里爾舉行視頻通話。雙方圍繞落實今年1月17日中美兩國元首通話達成的重要共識,就雙邊經貿領域重要問題坦誠、深入交換意見。中方就美以芬太尼為由對華加征關稅、有關301調查以及擬出臺“對等”關稅等表達嚴正關切。雙方認為保持穩定的中美經貿關系符合兩國利益,同意就彼此關心的問題繼續保持溝通。
那么,中美這一次通電,談得怎樣呢?可以說,至少3大問題沒有談攏。從通稿上看,中方對三大問題表達了關切,分別是美國炒作所謂“芬太尼問題”對華加征關稅、所謂“301調查”,以及即將在4月2號落地的“對等關稅”方案。這些問題,無論哪一條都是美國的政治操弄:美國的芬太尼危機,是美國自己監管不力造成的,美國甩鍋給中國,甚至以此為由對華加稅,就是想要禍水外引,推卸自身責任。
美國財長貝森特(資料圖)
很顯然,特朗普高估了美國關稅大棒的威力,同時也低估了中國維權、反抗美國的決心和實力。美國財長貝森特已經自曝,他可能下周會在華盛頓和我國央行行長或者財政部門的某位代表會面。這到底是他在嘩眾取寵,試探中國的態度,還是中美談判真的快了?坦白說,中美回歸談判桌是最終結果,但這個過程會很曲折,時間也不好確定。可能目前唯一能確定的是,特朗普的確黔驢技窮沒牌出了。
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報道稱,多名消息人士透露,由于特朗普政府對中國商品加征的畸高關稅將導致供應鏈危機,特朗普政府內部已開始討論組建一個工作組,以便在未能與中國政府談判取得突破的情況下緊急處理這些問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