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酒中國菜(廣州)組委會受邀出席廣州地理標志產品展銷品鑒館揭牌儀式天河區人民政府副區長鄧萍致詞共繪知識產權賦能鄉村振興新篇章
廣州,2025年4月22日——今日,以“知引新產業,數智匯天河”為主題的2025年全國知識產權宣傳周啟動儀式暨主題活動在天河區廣州(國際)科技成果轉化天河基地一樓大會場隆重舉行。世界酒中國菜(廣州)組委會作為特邀單位,與廣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知識產權局)、天河區委宣傳部(版權局)、天河區人民法院、天河區人民檢察院等指導及主辦單位代表共同出席,見證“廣州地標館”揭牌這一里程碑時刻。
政企學研共聚,打造知識產權保護與產業融合標桿
活動由廣州市天河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知識產權局)局長主持,廣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知識產權局)副局長萬眾、天河區人民政府副區長鄧萍出席并致辭。萬眾副局長強調,天河區將緊扣“知識產權強區”戰略,以地理標志產品為抓手,推動知識產權與鄉村振興、數字經濟深度融合。鄧萍副區長指出,廣州地標館的設立是天河區落實“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的創新實踐,通過“知識產權+科技+金融”模式,助力地標產品實現全鏈條價值提升。
揭牌儀式上,廣東地標科技運營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永華詳細介紹了地標館的規劃與功能。該館位于天河區花城廣場,占地約2000平方米,首批展示涵蓋臺山蠔、新會陳皮、增城荔枝等500余種地理標志產品,構建“展示品鑒中心+線上線下雙平臺+富農服務體系”的立體化運營架構,依托天河區知識產權服務與科技資源優勢,推動地標產品從“區域特產”向“國際品牌”跨越。
多維協同護產權,數據賦能啟新程
活動現場發布《2024年天河區知識產權發展與保護狀況》白皮書,系統總結天河區在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及服務領域的創新成果。天河區市場監管局與區法院簽署《深化行政司法高效銜接、加強知識產權協同保護框架協議》,建立糾紛多元化解機制,為創新主體提供更高效的法律保障。此外,天河區市場監管局、區知識產權聯合會與廣東金穎農業科技企業孵化器有限公司簽訂《知識產權服務“百千萬工程”合作框架協議》,推動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與地標產業升級深度融合。
廣州知識產權保護中心與天河區市場監管局聯合設立的全市首個“數據知識產權指導工作站”,標志著天河區在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中邁出關鍵一步。該站將探索數據產權確權、交易流通等規則,為人工智能、數字經濟發展筑牢知識產權根基。
專家建言獻策,天河樣本引領全國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原校長、廣東中策知識產權研究院首席專家吳漢東教授在主題演講中指出,天河區應立足改革開放前沿優勢,在數據產權制度、AI生成物保護、跨境合規等領域率先突破,為全國知識產權高質量發展提供“天河樣本”。這一觀點與世界酒中國菜組委會此前推動的“地理標志+國際餐飲”模式不謀而合。作為地理標志推廣的實踐者,組委會通過“地標宴”全球推廣、國際推薦官培訓等活動,助力貴州刺梨酒、寧夏灘羊等特色產品走向世界,其經驗或將為天河區地標產品的國際化提供新思路
系列活動延續熱度,文化賦能產業振興
宣傳周期間,天河區還將舉辦知識產權建設成效展、進校園科普活動、“知識產權與音樂”專場演出及版權宣傳周等專題活動,持續營造“尊重知識、崇尚創新”的社會氛圍。世界酒中國菜組委會表示,將依托自身資源網絡,探索地理標志產品與酒類、美食文化的深度融合,通過“地標宴”品鑒、跨境電商直供等模式,進一步拓展天河地標產品的市場影響力。
結語
廣州地標館的揭牌,不僅是天河區知識產權保護與產業融合的標志性事件,更是“知識產權賦能鄉村振興”的生動實踐。世界酒中國菜組委會期待與各方深化合作,以地理標志為紐帶,推動“中國味道”走向全球,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供稿單位:世界酒中國菜(廣州)組委會
2025年4月22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