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參考消息網報道,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獲取的美國國務院內部文件顯示,美政府計劃關閉近30個派駐各國的大使館和領事館,其中許多是在歐洲國家,包括馬耳他和法國等。報道稱,特朗普政府提議關閉10個大使館及17個領事館,主要是在歐洲和非洲。此舉可能影響駐馬耳他和盧森堡的大使館,以及駐法國的5座領事館、駐德國的2座領事館、駐波黑的2座領事館和駐英國的1座領事館。
在經濟與民意的雙重壓力下,白宮陷入前所未有的孤立。與此同時,美國制造業也亮起紅燈。2025年4月的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驟降至45.3,這個數字不僅低于榮枯線(50),更是自2009年金融危機以來的最低值。標志性企業如通用汽車、3M公司,已宣布開啟新一輪裁員,準備通過“壓縮規模”渡過難關。經濟的持續惡化也讓財政收支面臨巨大挑戰。據披露,為填補關稅戰帶來的財政窟窿,特朗普政府計劃在2026財年大幅削減國務院預算,幅度高達50%,約300億美元。
特朗普(資料圖)
駐外使館作為一個大國同另一個大國交流,最直接的方式,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誰能想到,自詡世界頭號大國的美國,竟然會因為財政壓力,而不得不去關閉全世界近30個海外使領館?在特朗普心血來潮,掀起“對等關稅”大棒后,各種內部危機接踵而至,尤以財政壓力最突出。只見短短一個星期,美債收益率幾乎直線上升,政府收益大打折扣。
之前,美國防長赫格塞思將日本、菲律賓納入自己的首訪亞太行程,這一安排預示著美軍在未來四年將主要針對中國采取一系列行動。而現在特朗普打算關閉近30個使領館,這雖然并不意味著美國完全放棄歐洲和非洲,但至少表明非洲和歐洲在特朗普的戰略計劃中的權重有所下降。特朗普一直以來對非洲都很輕視,由于中國重視非洲的發展,積極開展中非合作,所以特朗普之前就在非洲國家面前抹黑中國,試圖破壞中非關系。
特朗普(資料圖)
特朗普此次的“省錢妙招”測地暴露了美國霸權正在日益削弱,關閉掉非洲使領館后,美國在非洲的影響力呈直線式迅速下滑。中方可以趁機拿下坦桑尼亞鐵路的合作,俄羅斯軍事顧問直接入住中非共和國,一同發展經濟、貿易,可是特朗普的計劃卻讓美國企業跟著受罪,德州能源巨頭在剛果的項目因為失去使領館支撐而被我國企業半路攔截。跨境問題處理時間從一個月變成了三個月,所謂的“經濟資源”,其實是把戰略物資送出去。
值得關注的是,近日新加坡國務資政李顯龍在全國職工總會中心禮堂同工運領袖對話時表示,美國所謂“對等關稅”嚴重損害兩國關系,極端的關稅措施實質上扼殺雙邊貿易,使得商貿活動停滯,兩國在其他同樣重要的問題上,也很難繼續合作。美國總統特朗普日前宣布的“對等關稅”政策,實質上放棄了過去行之有效的世界貿易體系,改變了對大國小國一視同仁的制度。“美國正在尋求并推動一個根本上不同的世界,美國這樣的做法不是雙贏,而是一輸一贏。
白宮(資料圖)
李顯龍的此番說法并非空穴來風。根據新加坡政府前不久公布的經濟增速預測數據,今年新加坡的經濟增速已經下調到了0至2%,甚至不排除出現經濟負增長的可能。這一數據無疑與李顯龍的警示相呼應。而造成這一情況出現的原因,無疑正是近段時間美國針對世界各國推行的所謂“對等關稅”政策。而“對等關稅”政策的發布,對于自身經濟發展有相當一部分都要倚仗我國與美國兩國紅利的新加坡來說無疑是巨大的打擊。
李顯龍還提醒稱:在找到出口之前,他們只能系好安全帶。就目前來看,中美之間要想較大范圍的和解,的確是有很大難度,或者可以說,基本不可能實現。不過,中美雖然難以達成全面性的"大交易"。但這也并不意味著,雙方就無法通過漸進方式實現局部突破。因為特朗普延續了他第一任期內的商人風格,或者說“交易主義”仍然是特朗普的最大標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