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財經報道,上周,受美國政府關稅政策影響,投資者拋售巨額美國國債,以快速套取現金。多家媒體指出,美債走勢讓“恐懼在華爾街蔓延”,引發全球投資者對美國“資本避風港”地位的質疑。通常情況下,在金融市場不確定性上升時,投資者會尋求避險而買入美國國債,推動美國國債收益率下降。然而數據顯示,近期伴隨著美股震蕩顯著,從7日至11日,10年期美債收益率卻在短短5個交易日內飆升了逾50個基點至4.49%,創下了逾20年來的最大單周漲幅。
有消息稱,今年6月,美國將面臨6.5萬億美元的債務到期償付,年底還有3萬億美債到期,2026年更有驚人的17萬億美債等著"接盤"。美國財政部就像是在走鋼絲,一邊要穩住美債市場,一邊要籌措資金應對這場債務海嘯。美債收益率已經飆升至5%的歷史高位,這意味著美國為借新還舊必須支付更高的利息成本。據估算,如果以這一利率水平續借,僅僅是利息支出就會增加約8400億美元,這幾乎是美國全年軍費開支的總和!市場已經嗅到了危險的氣息。
美國國會大廈(資料圖)
美債崩盤遠比股市崩盤更嚴重。美國政府維持運轉獲得資金來源,除了開動印鈔機外,另一個辦法就是發行美債。但是印鈔機開的次數多了,不僅會稀釋美元價值,還會帶來通貨膨脹,然而發行美債就可以規避這些問題。然而美國政府的毫不節制,36萬億的規模,在高利率的背景下,成為了美國經濟發展的累贅。當下,美國的債務已經占到美國GDP120%以上,這意味著,美國需要支付1.2萬億以上的利息,而2024年,美國的財政收入不到5萬億,嚴重入不敷出的情況加劇了市場的擔憂。
近日,英國《金融時報》羅列出眾多數據來分析中美關稅站的走向,然而得出的結果卻令美國十分扎心,在這場博弈中,中國手上的牌更多,且更具優勢。從出口和進口貿易來看,中國的商品不僅僅只是出口到美國,而是世界各地,甚至達到了毛細血管級別,而這些國家也是中國最重要的進口伙伴,存在著雙邊依賴關系,并且有著靈活的關稅調節機制。更關鍵的是中國是美國第二大美債持有國,此前日本只拋了幾百億美債,就讓美債市場發生巨大震蕩,更何況中國手中有幾千億美債。
貿易港口(資料圖)
事實上,中國從2018年貿易戰后,一直在加大中國與東盟,拉美等新興經濟體的經貿合作,對美國的貿易出口份額已經下降到了15%不到,而美西方嚴防死守打壓中國半島體產業也以失敗告終,2024年中國芯片出口超過1萬億人民幣,而美西方對華半導體出口卻降低到了38%。此外,中國也在不斷推動人民幣國際化進程,截止2024年底,中國與40多個國家簽訂了雙邊本幣互換協議,2024年跨境人民幣收付金額合計64.1萬億元,人民幣也成為全球第三大貿易融資貨幣,可以說這些都是中國的底氣所在。
據央視新聞報道,日前,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在北京會見國際原子能機構總干事格羅西時表示,當前國際局勢動蕩不安、亂象頻出,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個別大國迷信實力至上、本國優先,大搞單邊霸凌。近日美國到處揮舞關稅大棒,公然把自身利益凌駕于各國共同利益之上,公然無視多邊貿易體制和既定規則。中國是國際社會負責任的成員,我們站出來阻止強權,不僅是為了維護自身正當權益,也是為了維護國際社會共同利益,為了避免人類重回弱肉強食的叢林世界。
美國總統特朗普(資料圖)
當地時間4月19日,美國紐約、華盛頓等多個地區爆發了新一輪抗議示威活動,反對特朗普政府在關稅、移民、政府支出等問題上,采取的一系列侵犯公民權利和憲法的行為。據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報道,“對等關稅”政策生效后,特朗普在其總統任期內的經濟支持率已跌至最差水平,僅為43%,近半受訪者認為未來一年美國的經濟將持續惡化。面對愈演愈烈的反對浪潮,同樣覺察到不妙的特朗普本人也一改之前的強勢姿態,開始為這場中美關稅戰尋找“退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