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員 張莉
只要演技到位,全世界都是你的辦公室。
最近,在北京、上海、西安、哈爾濱等地,“假裝上班公司”悄然興起,吸引了大批年輕人參與。
所謂“假裝上班”,是指花錢獲得“辦公室”環境的共享辦公服務。這些“假裝辦公室”內部整得有模有樣,工位、WiFi和茶水一應俱全。一些場所甚至還宣稱提供模擬老板巡查、模擬工作打卡、開具“在職證明”等服務。
你以為他們交錢在受虐?實際上人家是在為情緒付費。對于失業者和求職過渡期人群來說,假裝上班是一個體面工程,可以避免被親友詢問工作情況,減輕心理壓力。自由職業者可以在這里能獲得安靜、專注的工作環境,享受職場的歸屬氛圍。
與其說他們在假裝上班,不如說是在認真經營社會身份。“假裝上班公司”提供了一個共享職場過渡艙,花費50元能買來一場“在職感”,既不必承受真公司的KPI壓力,又能享受職場角色的沉浸式體驗。
除此之外,還有一部分人在“假裝上班公司”認真上班,一些電商客服、自媒體運營、直播創業的年輕人在這里付費工作,通過“假裝”出的傳統職場空間,建立起良好的工作節奏,讓上班不再局限于固定地點。
這可以看作是一種共享辦公模式,運營者通過出租工位獲利,而租賃者獲得了辦公環境。相較于傳統寫字樓的租賃成本,“假裝上班公司”的日租、周租模式更加靈活且價格低廉,對于無穩定收入的初創者來說,也是一個低成本體驗職場的好選擇。
其實,不論是走紅的“青年養老院”無人養老,還是“假裝上班公司”真在上班。在這樣的反差標簽下,其實是一群熱愛生活的職場人,看似在反叛傳統,實則是在探索工作與生活的新平衡,他們不再把上班當作生存的單選題,而是可以被自定義的生活方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