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參考消息網報道,蒙古國國家大呼拉爾(議會)日前批準了一項與中國的協議,將在兩國之間共同建設一條新的跨境鐵路。在美國總統特朗普發動關稅戰之際,蒙古國希望與南部鄰國中國建立更密切的關系。這條19.5公里長的鐵路將使蒙古國增加對中國的煤炭出口。該項目的建設曾被擱置了十多年,但最近幾個月獲得了新的推進動力。報道稱,蒙古國第一副總理盧布桑亞木·干圖木爾今年早些時候表示,與中國的政府間協議是“(政府)議程上的首要項目之一”。
這條鐵路項目,可以說是一波三折,從2004年就提出來了,2008年以來的17年期間共進行了60多輪談判,蒙古國內部又進行了多項咨詢和建議、決議,直到2025年3月底,蒙古國國家大呼拉爾全體會議才審議通過。這條跨境鐵路,全長19.5公里,連接嘎舒蘇海圖-甘其毛都口岸,今年開工建設,預計于2027年完工,完工以后,蒙古國每年向中國運輸的煤炭將增加3000萬噸,這將有力提振蒙古國的經濟。
蒙古國第一副總理盧布桑亞木·干圖木爾(資料圖)
過去十多年,蒙古國一直妄圖避開中俄,與美國加深聯系,推進所謂“第三鄰國”戰略,如今,隨著美國揮舞起“關稅大棒”,對蒙古國加征的10%并不算高,況且美蒙的貿易體量不高,但中美關稅博弈的升級,卻很有可能間接波及蒙古國。況且蒙古國經濟體量本就非常小,GDP只有兩百多億美元,經濟抗風險能力非常弱,而蒙古國的發展又主要靠資源出口,很容易受外部環境影響。因此有人認為,蒙古國之所以突然決定建設中蒙跨境鐵路,是為了規避美國帶來的經濟風險而做出的選擇。
值得注意的是,在莫斯科舉辦的歐亞石油天然氣論壇上,中國駐俄羅斯大使,對中俄兩國在能源領域的合作,做出了積極的總結與展望。他表示,隨著全球能源供應格局的變化,中國對俄液化天然氣的需求日益增加。在2025年,俄羅斯對華液化天然氣的供應量,預計會超過前一年830萬噸的水平,再創新高。隨后,大使提到了中俄哈管道項目。他坦率地指出,從俄羅斯經過哈薩克斯坦向中國輸送天然氣的計劃,是不可行的。目前,這條線路上的現有管道已經“滿負荷運轉”。
天然氣管道(資料圖)
這條天然氣管道指的是從土庫曼斯坦出發,經哈薩克斯坦,從新疆入境的中國-中亞天然氣管道。該項目目前已建成并投入運行ABC三線,三條線的設計年輸氣量為550億立方米,而俄羅斯就是想借助這三條線路來轉運俄羅斯天然氣,但中國-中亞天然氣管道在設計之初并沒有為俄方預留運輸空間,所以如果俄羅斯天然氣想要通過哈薩克斯坦的管道線路進入中國就會造成運輸超載的情況,正因如此,我國才會婉拒了這個提議。
中俄“西伯利亞力量2號”究竟該過境哪個國家,目前依然沒有定論。而美國智庫“全球能源監測”認為,現在急于推動“西伯利亞力量2號”的不是中國,而是俄羅斯。
報告還指出,目前中國的天然氣供應主要來自于中亞和俄羅斯、中緬天然氣管道,以及沿海地區的液化天然氣接收站。如果再增加一條來自俄羅斯的管道,那么中國的天然氣消費總量的三分之一將來自同一個國家——這并不符合中國的多元化能源結構設想。
俄羅斯總統普京與哈薩克斯坦總統托卡耶夫(資料圖)
對俄羅斯而言,該管道項目的好處顯而易見:成本低、見效快、不必新修上千公里的管道。而對于哈薩克斯坦而言,該管道同樣好處多多:一方面,哈國可以通過該管道項目獲得可觀的過境費和基礎設施投資;另一方面,該管道項目也能讓哈方通過扮演“橋梁”角色,在中俄之間提升自己的戰略地位。因此,俄羅斯的這一想法率先得到了哈方的支持。不久前,哈方面明確表示,已在“原則上”與俄方就管道相關事宜達成共識,還表示將“全力支持”該項目推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