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才是“家里有礦”的最佳詮釋,煤層厚達1千米,延伸上千公里,全世界最大的煤田阿巴拉契亞煤田面積居然達到了18萬平方公里,同時還蘊藏著3107億噸的煤礦儲備。
如此驚人的數字,不僅讓全世界都對美國的煤礦儲備羨慕嫉妒恨,也讓人不由產生了疑惑,都說煤礦是一種化石燃料,是由遠古時期的植物形成的,那么到底是多大規模的森林或者草地,才能形成如此龐大的煤田?
(阿巴拉契亞煤田)
世界最大煤田的“廬山真面目”
在解答為何能形成如此龐大煤田的疑問之前,還是先來深入了解阿巴拉契亞煤田。
阿巴拉契亞煤田坐落于美國東北部的阿巴拉契亞山地,橫跨美國東部地區九個州。
如前文所述,煤田總面積達18萬平方公里,與中國廣東省面積相近,堪稱“煤田中的巨無霸”。
(簡直就是煤田中的巨無霸)
而且,這塊巨無霸不僅面積廣闊,資源更是可以用“多到爆炸”來形容,延伸長度超千公里的土地上,區域煤層厚度可達千米,煤礦儲量達到令人驚嘆的3168億噸,探明儲量937.6億噸,可開采儲量高達500億噸,年產煤礦4億余噸,占美國煤炭總產量的50%以上。
(阿巴拉契亞煤田)
而且這些煤,不僅滿足了美國國內的能源需求,還大量出口換取外匯,為美國經濟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這也讓阿巴拉契亞煤田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全球第一大煤炭資源寶庫,絕對能被稱為貨真價實的“地下金山”。
而且更讓人難以想象的是,這里的煤礦不僅數量極為豐富,質量同樣極為上乘。
這里有相當比例的煤炭為無煙煤(事實上是美國唯一的無煙煤資源),純度高、雜質少、瓦斯含量低,開采安全性高,堪稱大自然獻給人類工業的最佳禮物。
此外,煤田還有大量含硫量較高的含硫煤,既可用于能源供應,也可作為優質煉焦煤,滿足鋼鐵、化工等不同工業的需求,是這些行業不可或缺的原材料。
(優質的煤礦)
而在開采條件方面,煤田呈東北西南走向,地勢相對平緩,且各煤層均可開采,十分適合人工作業,從而大大降低了開采成本。
同時,煤田斷層少,頂板硬度大,無論是采用平硐與斜井式開采,都具備極強的可行性。
而且最關鍵的是,煤田的地質條件,甚至還支持礦產公司在這里進行露天開礦,這還是阿巴拉契亞煤田最常見的采煤方式之一。
(露天采煤)
單從采礦行業的行業規則來看,露天開礦這種開采方式基建期短、見效快、能實現機械化作業,勞動生產效率極高,只不過由于地質條件通常不允許這樣作業,所以礦產行業才會選擇其他的開采形式。
而從阿巴拉契亞煤田普遍采用露天采礦的方式來看,只此一點,它便堪稱“老天追著喂飯”的典范。
(阿巴拉契亞煤田)
煤礦的形成原因
看到這里,或許所有人都會產生疑問,這么大的煤田到底是怎么形成的,為什么其他地方的煤礦達不到這樣的規模。
對于煤炭形成的原因,普遍的觀點是煤炭是由遠古時期的植物所形成的,而且它們的形成,是地球歷史與地質作用的共同結果。
大概在四億年前,地球進入石炭紀時期,植物繁茂、含氧量極高。
(恐龍就生活在白堊紀)
大量的植物在陸地上生長,直到后來經歷了生老病死以后,它們的遺體隨著地殼運動、地面下沉的地理活動,被逐漸掩埋于地下,并在長期的地質作用下,經過壓實、脫水、碳化等一系列復雜過程,最終轉化為煤炭。
(煤炭)
當然也有一種說法,認為煤炭的形成可能與水有關。畢竟植物要形成如此大的規模,植被周邊必定存在大量水源(比如河流與湖泊)。
一旦這些河流和湖泊泛濫,植物就可能被水流淹沒,再被水里的泥沙覆蓋。經過漫長的歲月,等到水源干涸以后,這些與氧氣隔絕的植物便開始發生物理變化與化學變化,慢慢變成煤炭層。
而無論是哪種成因,阿巴拉契亞地區煤田都是這種活動的直接受益者,而且與其他地方不同的是,四億年前,這里的植被儲量數量更加驚人,所以形成的煤田規模也就更大。
(阿巴拉契亞煤田)
這些植物在成為煤炭之前,生長的郁郁蔥蔥。死亡后,堆積在沼澤、湖泊等低洼地帶,形成了厚厚的植物遺體層。
再后來,隨著時間的推移,地殼運動使得這些植物遺體層被深埋地下。在高溫高壓的環境下,植物遺體中的有機物質逐漸分解、轉化,形成了煤炭。
而阿巴拉契亞地區獨特的地形地貌,以及地殼的運動擠壓,讓這些煤炭得以大量保存下來,形成了如今規模龐大的煤田。
(當地的煤田)
煤田的生態影響與可持續發展
只不過,阿巴拉契亞煤田的開采并非沒有代價。大規模的煤炭開采同樣會對當地的生態環境造成極其嚴重的影響。
一方面,開采過程中產生的廢渣、廢水等污染物,很可能會對土壤、水源和空氣造成污染。
就比如,一些廢棄的礦井中會滲出含有重金屬和有害化學物質的廢水,這些廢水流入河流和湖泊,會嚴重破壞水生生態系統,影響水生生物的生存。
(阿巴拉契亞煤田)
另一方面,煤炭開采還容易導致土地塌陷等問題。隨著煤層的開采,上方的巖層失去支撐,會發生塌陷,原本平坦的土地瞬間由此變得坑洼不平,影響當地的農業生產和居民生活。
所以,或許到了今時今日,美國官方更應該提前做出選擇,在保護環境和發展經濟之間做出平衡,任由竭澤而漁四個字變成現實,讓阿巴拉契亞煤田這一大自然的饋贈,最終變成人類的遺憾。
參考資料: 1、光明網《世界產量第一大的煤田,延伸幾千公里,煤炭資源量3168億噸》 2、光明網《美國煤炭價格創新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