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空間秘探”,作者:余文婷。
昆明鵬瑞利明宇酒店群即將啟幕,酒店群設有凱悅尚選、凱悅嘉軒、明宇豪雅、明宇麗雅、明宇雅居及行政公寓6個酒店品牌,預示著天府明宇商旅(后文簡稱“明宇”)與凱悅酒店集團(后文簡稱“凱悅”)的合作陣容進一步擴大。自凱悅入華之后,身邊似乎“合伙人”不斷,這么多年來,凱悅在中國到底有多少“合伙人”?
凱悅、明宇攜手第7年,再落6子
據消息,昆明鵬瑞利明宇酒店群即將啟幕。酒店群坐落于集醫療、養老、酒店、商業等業態于一體的昆明鵬瑞利國際健康商旅城,毗鄰昆明南站,擁有凱悅尚選、凱悅嘉軒、明宇豪雅、明宇麗雅、明宇雅居及明宇豪雅行政公寓6個酒店品牌,其中,昆明南站凱悅嘉軒酒店和昆明鵬瑞利明宇雅居酒店將率先啟幕,其余品牌也將陸續揭幕。
資料顯示,酒店集群共有1936間時尚舒適的現代化智能客房,約3000平方米的多功能會議中心并搭配中西式各色餐飲,以滿足旅行休憩、醫療康養、政府接待、商務交流等各類賓客需求,為賓客帶來獨具個性化及本地特色的旅居體驗。
此次酒店集群的落成,可以稱得上是明宇與凱悅攜手7年來的一個大項目。二者早在2018年便開啟了首次合作,合作內容主要是擴張凱悅嘉軒、嘉寓酒店在中國市場的發展,同時助力凱悅尚萃、凱悅臻選酒店在中國市場的發展,并立下未來5年發展50家酒店的目標。不過就當下來看,距離該目標還有些差距。截至目前,雙方已就凱悅旗下5個品牌簽署20余個酒店項目,已開業項目不到10家,其中凱悅嘉軒酒店品牌已開業3家,還有一家南京玄武凱悅嘉軒酒店即將啟幕,但似乎不見凱悅嘉寓酒店的發展消息。
繼2018年達成戰略合作關系之后,2023年9月,凱悅與明宇雙方高層再次會晤,進一步加深了合作關系,在持續開發凱悅嘉軒和凱悅嘉寓兩大品牌酒店的同時,進一步聚焦于凱悅酒店集團旗下豪華及奢華獨立品牌系列——凱悅臻選(The Unbound Collection by Hyatt)與凱悅尚選(JdV by Hyatt)的合作與發展。并牽手新加坡鵬瑞利集團在天津和杭州兩地布局了3家全新獨立品牌酒店,分別是位于杭州未來科技城的杭州凱悅尚選酒店、杭州瑯珀·凱悅臻選酒店,與2024年初開業的天津凱悅尚選酒店。
凱悅在中國到底有多少“合伙人”?
除明宇天府外,凱悅在華“合伙人”還有不少。早在1999年,凱悅便開啟了與央企中國金茂(00817.HK)的合作,共同推出上海金茂君悅大酒店(1999年8月28日開業之時叫“金茂凱悅”),據說是當時世界上最高的酒店,也是國內最早需要轉多部電梯才能抵達餐廳的酒店,餐廳也是一座難求。當時房價高達5000元一晚,是當時一個普通中國職工數月的工資收入。即便如此,當年房間仍然供不應求。金茂與凱悅“本土業主+外資酒店管理方”的模式也成為中國酒店業的重要里程碑。二者后面還攜手在麗江打造了中國首家“凱悅臻選”酒店、推出崇明金茂凱悅酒店等。
富力地產也是凱悅在華的老搭檔,富力酒店夢的起點也是與凱悅攜手合作打造的廣州富力君悅大酒店,落座廣州珠江新城,于2008年開門迎客。接著,2012年,二者再次合作推出重慶富力凱悅酒店;2015年推出廣州柏悅酒店;以及2019年開業的濟南富力凱悅酒店、2022年開業的海南富力海洋歡樂世界度假區凱悅酒店、寧波湖畔凱悅尚萃酒店等。
在凱悅的地產合作伙伴里面,與華潤置地的關系應該可以說最密切。雙方最早合作于2009年,合作建設了深圳君悅酒店。到現在,華潤置地繼續運營多家由凱悅管理的酒店項目。并且,二者在“本土業主+外資酒店管理方”的模式之外,達成了更深層次的合作關系。2024年10月,凱悅正式宣布與華潤置地攜手打造合資公司,并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根據初步計劃,雙方共同成立的合資公司——潤凱控股有限公司將開發和管理位于北京、深圳、成都、杭州和日照的六家現有木棉花品牌酒店,以及位于紹興和上海的兩家全新木棉花酒店,這些酒店都將加入凱悅臻選或凱悅尚選品牌系列。此外,凱悅與華潤置地還宣布達成戰略合作協議以帶來更多凱悅旗下品牌酒店,并簽約包括西安柏悅酒店和東莞安達仕酒店在內的重點項目。
凱悅的合作伙伴并不止步于地產集團,與當初的零售巨頭蘇寧控股集團也有合作。無錫凱悅酒店是蘇寧集團首次與凱悅進行合作,該酒店于2015年開業,328米的塔樓占據無錫最高視野,品質過硬的軟硬件與設計,使得酒店時至今日仍是無錫頭牌之一。徐州、鎮江兩座凱悅酒店同樣入駐當地最高建筑,其中2018年開業的鎮江蘇寧凱悅酒店高達341米,在城市中顯得尤為出挑,它也是目前蘇寧集團建成大樓里的第一高度。
凱悅的合作伙伴里還有酒管集團,將競爭關系轉化為合作關系。2019年,凱悅酒店集團與北京首旅酒店(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宣布,凱悅旗下關聯公司將攜手如家酒店連鎖(中國)有限公司(北京首旅酒店集團下屬全資公司,后文簡稱“首旅如家”)共同打造合資酒店管理公司——宇宿酒店管理公司(凱悅持股49%、首旅如家51%),既保留凱悅品牌調性,又依托首旅如家的物業網絡降本增效,這種股權捆綁模式規避了純品牌授權的品質失控風險,五年間開業酒店100%通過凱悅質檢標準。并創建了一個全新酒店品牌——逸扉(UrCove by HYATT)酒店品牌,定位中高端商旅市場,瞄準“預算有限但追求品質”的年輕差旅人群。
2024年,凱悅酒店集團再拓朋友圈,牽手杭州市商貿旅游集團有限公司、黃龍酒店管理集團,三方于杭州簽約,正式結為戰略合作伙伴,攜手推動凱悅獨立品牌系列及精選服務品牌的在華拓展,并助力黃龍酒店管理集團及旗下民族酒店品牌的戰略發展。根據戰略合作協議,未來10年預期新開發60家酒店簽約凱悅旗下品牌,首家合作的酒店項目是杭州大運河凱悅嘉軒酒店。
凱悅與它的“合伙人”們怎么樣了?
凱悅入華以來,一直走在交朋友的路上,只不過親疏有別,有的關系越來越近,有的漸行漸遠。像最早的伙伴金茂,在其開始孵化自有品牌后,與凱悅便交集變少,典型案例如,2014年開業的麗江金茂君悅酒店,以及2015年于玉龍雪山旁打造的一座全套房配置的君悅雪山苑。后在2018年,“麗江金茂君悅酒店”換牌成“麗江金茂酒店”,“麗江金茂酒店”也將被納入凱悅酒店集團旗下的高端生活方式品牌“凱悅臻選”,成為該品牌在中國的首家酒店,而雪山苑也變為了璞修雪山酒店。
富力地產雖沒有自己的品牌,但由于債務壓力,旗下酒店資產不斷變賣,更無力合作新酒店了。不過,富力與凱悅合作過的幾家酒店,現在依舊是富力旗下發展不錯的酒店,尤其是廣州富力君悅大酒店與廣州柏悅酒店,即使已經開業10余年,但至今還有不錯的聲譽與價格。
面臨債務重組問題的蘇寧集團,也是無暇再與凱悅繼續合作關系。譬如當年萬眾矚目的南京柏悅酒店項目,蘇寧集團計劃在新街口打造一座380米的超級大樓“南京·印”,并由知名建筑事務所Aedas操刀設計,力圖再造南京新地標,但因后面集團困頓,50億投資預算的新街口最高樓只能留在遺憾之中。還有南京蘇寧君悅、南京仙林凱悅項目也是連同大量商業體處于“爛尾”狀態,空留唏噓。
華潤置地與凱悅關系一直不錯,一方面作為業主方,華潤置地與一眾奢華連鎖酒店集團合作,引進了不少高端酒店品牌,但獨寵凱悅系頭牌,與其合作酒店遍布中國各大城市,如深圳君悅酒店、大連君悅酒店、沈陽君悅酒店、杭州柏悅酒店、合肥君悅酒店、廈門安達仕酒店以及深圳灣安達仕酒店。另一方面,作為戰略合作伙伴,華潤置地與凱悅還成立了成立合資公司 “潤凱控股有限公司”,華潤既能快速融入凱悅的臻選和尚選品牌體系,凱悅又能借助華潤的現有存量加快其在華的體量擴張。雙方還達成了新開50家木棉花酒店的初期合作目標,此前已有6家木棉花酒店登陸了凱悅集團官網。
凱悅與首旅如家合作的逸扉品牌,從2019年推出,截止到2024年年底,已經開了57家店,客房合計8,083間。對比凱悅在中國區的180家的整體酒店數量,這個開店數量對于凱悅來說算是比較迅速。但就其財報來看,逸扉近年的數據似乎并不好看,尤其是2024年數據,逸扉酒店RevPAR為44.86美元,同比下降3.5%;ADR為60.83美元,同比下降7%。加上逸扉酒店大規模刷房一事,一個月內4家逸扉摘牌,引起了眾多人對這一品牌的擔憂,甚至還有人擔心二者今后是否會分道揚鑣。
這么多“合伙人”,為何規模還不到200家?
雖然凱悅在華朋友圈不小,但相比其他國際酒店集團,凱悅在華的發展似乎要慢許多。截至目前,洲際酒店集團和希爾頓酒店集團旗下在中國的酒店總數量800+家、萬豪600+家、雅高700+家、溫德姆1600+家,凱悅目前是180+家。
當然,除了凱悅,其他國際酒店集團也都在華有不少“合伙人”,例如,希爾頓授權國內酒店巨頭錦江做希爾頓歡朋,授權碧桂園鳳悅酒店及度假村做希爾頓惠庭等。洲際酒店集團與港中旅也早在2017年就高端品牌“皇冠假日酒店及度假村”和中端品牌“假日酒店”、“假日度假酒店”推出全新特許經營+第三方管理模式。萬豪國際集團也曾在2016年牽手本土酒店集團東呈,就旗下的精選品牌萬楓在華展開了特許經營的合作,可惜的是僅維持了三年,合作便宣告終結;去年,萬豪重攜旗下高端品牌臻品之選和國內的德朧酒店集團強強聯手,展開了2.0版本的 “雙品牌” 特許經營合作模式。雅高也曾與華住集團開展了長年“親密無間” 的合作,授權華住獨家負責雅高旗下經濟型品牌宜必思、宜必思尚品,中端品牌美居、諾富特,和高端品牌美爵在中國和蒙古國的經營與開發;還有錦江、鳳悅、尚美、華僑城等都曾是雅高拓展中國版圖的合作伙伴。
但相較于其他國際酒店集團,凱悅尋找“合伙人”的方式,不太一樣。眾所周知,委托管理是業主方按照酒店管理公司品牌的標準建造這個酒店,然后把這個酒店委托給酒店品牌公司去委托管理;特許經營是業主方在酒店的日常經營當中自行組建團隊來管理這個酒店,根據酒店品牌公司提出的要求來實操,而酒店品牌公司沒有實際的日常經營的權力,只是起到一個監督的作用。相較于委托管理,特許經營成本更低,業主話語權也更大,更有利于規模擴張。
像希爾頓、洲際、萬豪與雅高等酒店集團,大多在一開始尋找“合伙人”時,便優先采用的“特許經營”模式,如希爾頓早在2014年便授權鉑濤集團希爾頓歡朋品牌在中國的全面市場運營(后鉑濤集團被錦江國際集團收購后,希爾頓歡朋也轉而被納入其旗下),截至目前,希爾頓歡朋已經在華開業超400家。
而凱悅最初一直是以委托管理模式尋找目標合作伙伴,這與凱悅追求品質的一貫作風有關,寧愿慢點,也要保證質量,這確實也幫凱悅打下了很好的口碑,穩住了高端與奢華品牌,國內不少出色酒店都有柏悅與君悅品牌的身影。但這種合作模式下,能夠與之合作的對象往往是有著財富實力的地產集團。一方面,這些地產集團往往擁有條件突出的物業,另一方面也能夠負擔起不低的管理費,像之前提到的金茂、富力等。但隨著房地產行業的發展受挫,許多地產集團面臨巨額債務壓力,合適的合作伙伴也不多了。
直到2018年,凱悅才首次在中國開放特許經營權,時間晚于其他國際酒店集團,這也讓凱悅旗下特許經營品牌的市場影響力弱于已經在市場上占據了一定規模的品牌。像2016年,洲際酒店集團在大中華區推出“智選假日”酒店品牌的特許經營+模式后,到2017年,在大中華區已有62家以特許經營模式簽約的智選假日酒店。基于智選假日酒店品牌特許經營模式的成功,后來洲際還開放了旗下皇冠假日酒店及度假村、假日酒店、假日度假酒店品牌以及逸衡酒店等高品質酒店品牌的特許經營權,在大中華區已開業的旗下酒店中,采用特許經營的比例近40%。萬豪國際集團目前在中國也已經有12個品牌開放了特許經營,特許經營酒店占比超60%;希爾頓集團旗下希爾頓花園品牌,截至2024年底在中國市場的特許經營比例也已達到75%??。
此外,凱悅的特許經營品牌在華打法,大多是借助第三方管理公司的力量擴大市場規模,這也是凱悅在華瘋狂找“合伙人”的原因。這種方式,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幫助品牌擴大影響力,壯大酒店規模,但也有一些弊端。據各渠道信息綜合顯示,明宇并沒有建立專屬團隊來執行與凱悅的協議,而是把凱悅的這些品牌作為已有品牌的補充,并沒有重點發展。而在明宇與麗呈的合作中,卻以獨立團隊來執行雙方的協議。這可能也是凱悅與明宇第一個五年目標沒有完成的因素之一。類似案例還有很多,典型如雅高與華住近十年的合作,雙方合作品牌之一的宜必思到后面就成為一個“爹不疼,娘不愛”的品牌,由于沒有得到重點發展,品牌長期發展停滯。
總的來看,凱悅近幾年似乎也開始因“慢”而焦慮,不斷尋找“合伙人”幫助自己加快腳步。但由于早一步入場的國際酒店集團,已經占據了一定的市場規模,而規模小的品牌在市場影響力和會員數量、加盟商的認可度方面都相對弱于規模大的品牌,導致慢的越來越慢,快的越來越快。凱悅想要加快腳步,著實存在一定挑戰。但相信執著品質的凱悅,之后也能夠找到突破的方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