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鞏悅悅 實習生 于馨悅 蹇悅 張祺慧
在第30個世界讀書日來臨之際,山東省教育廳教師工作處與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聯合發起了“照亮我的那本書”主題征集策劃。截至4月23日世界讀書日當天,活動啟動不足兩周,便收到了100多篇來自大中小學及幼兒園師生的踴躍投稿,充分展現了閱讀在教育領域的深遠影響力,以及師生們對閱讀的熱忱。
從投稿地域來看,參與教師覆蓋了山東省內多個地區。濟南、青島、煙臺、臨沂、聊城、菏澤等地的老師參與積極性最高。
分別來看,濟南教師投稿數量眾多,內容豐富多樣。比如來自濟南市催馬小學的教師徐曉霜分享了閱讀《修身班會實施策略》一書對其班級管理的重塑,她詳細闡述了如何從書中汲取靈感,改變傳統班級管理模式,引導學生進行更具創造性的學習旅程。
青島的教師們則更側重于結合當地教育特色,如青島市城陽區棘洪灘街道棘洪灘小學教師王倫在投稿中講述了借助《窗邊的小豆豆》,在班級營造充滿愛與自由的學習氛圍,開展特色校本課程的經歷。
臨沂的教師投稿則凸顯了傳統文化與閱讀的融合。比如臨沂市蘭陵縣第三小學教師劉宗美分享了對《紅樓夢》從囫圇吞棗到挑燈夜讀,再到將其運用遷移到課堂,以“林黛玉指導香菱學詩”的過程,陪伴和引導學生發現書中的奧妙,以此來樹立他們的閱讀信心。
而菏澤的教師們則更關注愛的教育。比如菏澤市單縣蔡堂鎮新飛學校教師左海霞通過閱讀《愛的教育》感悟到了愛的真諦,她認為這不僅僅是一本寫給孩子的書,更是一本適合所有人閱讀的心靈之書,它讓人明白了該如何去愛,如何在愛中成長。
記者了解到,此次活動不僅覆蓋了城市學校,農村學校的教師響應更為積極。像菏澤市曹縣大集鎮中心小學的安菲老師,她成長于農村家庭,父親是民辦教師,受家庭影響大學畢業后回到鄉村小學任教。在教學中,她注重創新,將數學知識融入趣味游戲和生活實踐,比如在講授《植樹的問題》時,組織學生走出教室體驗測量過程。她的投稿生動展現了鄉村教師在教育資源相對匱乏的情況下,通過閱讀提升教學質量,用愛與知識點亮鄉村孩子未來的堅守與擔當。
在投稿群體方面,涵蓋了大中小學以及幼兒園各個教育階段。
幼兒園教師的投稿充滿童趣與溫馨,如一位幼兒園老師講述了閱讀《猜猜我有多愛你》對幼兒情感教育的重要影響,通過故事引導孩子們表達愛,在班級營造溫暖有愛的氛圍。小學教師的稿件多聚焦于閱讀對學生習慣養成、興趣培養的作用。例如,一位小學老師分享閱讀《小王子》后,組織班級開展角色扮演、讀書分享會等活動,極大激發了學生的閱讀興趣和表達能力。中學教師則更多從學科教學、學生心理成長等角度出發,像有老師講述閱讀專業學科書籍后,創新教學方法,幫助學生攻克學習難點的經歷。大學教師的投稿則體現出更高的學術性和專業性,分享閱讀學術著作對教學研究、人才培養的啟發。
令人驚喜的是,活動還吸引了不少省外教師參與。來自蘇州市吳江區盛澤小學的教師婁小明在投稿中表示,看到活動征文后深受觸動,積極分享了閱讀《周國平論教育——守護人性》對其職業生涯的深度思考。他堅信,好老師必然能夠培養好學生,好學生必然會催生好老師。教師愛學習、懂禮儀、有人性,應該是推動人性教育的第一動力。
從“照亮我的那本書”活動征集來看,這些投稿已在平臺陸續發布,引發了廣泛關注與熱烈討論。眾多網友留言表示,被師生們真摯的閱讀故事所打動,不少教育工作者也從中獲取了新的教學思路與啟發。此次活動不僅為世界讀書日送上了一份獨特而珍貴的禮物,更在教育領域掀起了一場閱讀與成長的熱潮,讓閱讀的力量在師生間傳遞、延續。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齊魯壹點”,全省800位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