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軍事展示了,122毫米車載榴彈炮的強悍戰(zhàn)力,打了三年的俄軍,應該是非常的羨慕,而臺偽那邊,則越發(fā)焦慮了。
不久前,央視軍事報道了一則新聞,它就介紹了,我軍的PCL-171式122毫米車載榴彈炮,已經在輕型合成旅大量裝備了。PCL-171的炮車,指揮車后勤車輛,都采用了猛士3高機動越野車的底盤,自動化和信息化程度非常的高。它可以一鍵調炮,半自動裝填,配備了完整的偵察指揮和數據傳輸系,傳輸系統,單車配備了信息終端和火控系統,這是輕型高機動合成鋁的火力核心。同時列裝了高清高機動,輕型高機動合成鋁,還列裝了輕型的高機動的猛士3,這個為底盤的模塊化,122毫米的多管火箭炮,這種火箭炮,由一個20管的箱式定向器組成,最大射程可以達到40公里以上,配備多種先進的彈藥,火箭炮的編制也有所變化。
一個炮連,現在變成了9門炮,要是這全年的9門炮同時齊射的話,可以在10秒鐘之內發(fā)射180枚火箭彈,總的彈藥投送量高達12噸,超過美國陸軍裝甲旅去戰(zhàn)斗隊,全部升管火炮的一次齊射的齊射量。俄軍的輕型部隊,在初期的時候,損失非常慘重,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沒有強大的伴隨炮兵火力,俄軍沒有實現底盤統一的合成化,那火力支援也只能靠坦克和普通火炮,那么就造成了,進攻部隊和火力支援脫節(jié),裝甲部隊只能強行縱深突擊,往往是走到前面之后,就被烏克蘭軍隊一火給斷了。那么這時候可想而知,他們是多希望有足夠的基本火力支援,很多俄羅斯的軍事分析人士,他們一再關注,解放軍合成旅強悍的火力配置,他們看了是要流口水的。
當然了,咱們不是說這PCL-171,這個車載炮就適合俄軍使用,俄烏戰(zhàn)場那是廣袤的原野,人煙稀少,幾乎就沒有什么公路網,而且一下雨的話,那就是泥濘難行,走都走不動,履帶式車輛跑起來都快跑不動了,輪式車輛,那會更加的麻煩。打仗哪有那么多的公路,那么多的晴天?有意思的是,臺偽那邊也關注了PCL-171,在綠營的節(jié)目中,夸大其詞,裝出來那個天都要塌下來了,那個不得了,那個焦慮,那個擔心。但是你說他這個肯定是一種表演,但也確確實實反映出了他們的焦慮,只不過,他們這弄的就跟那個說單口相聲似的,就是跑這捧哏來了,充滿了戲劇效果。但是還是說出了一個事實,就是這個PCL-171,還真是適合打臺偽。
說起來咱們中國人,有那么幾個特點,種菜喝熱水,建設自己的家園,臺灣地區(qū),那自然也不例外。由于人口密度和經濟發(fā)展水平,都比較高,臺灣島內的陸網建設,確實是比較發(fā)達的,這恰恰適合PCL-171作戰(zhàn),不過PCL-171,也存在一些問題,還是需要改進的。比如說,雖然說現在這個炮車,指揮車使用了同樣的底盤,但是彈藥的運送補給,還是要用別的型號車輛,所以要盡快的實現完全的系列化。
還有俄烏沖突再次證明了,原本不起眼的穿越無人機,它已經變成了防不勝防的攻擊利器,那么高機動車載炮該怎么防,咱們現在也不清楚,咱們的這個輕型機動合成旅,是否直接能夠連通衛(wèi)星偵察系統,實時感知100公里之內的敵我事態(tài),那最好各車各部隊之間能夠互聯,這些不足,我們一定會盡快的補足。戰(zhàn)術和裝備上,那一定要料敵從寬,從而做到,咱們一言不合不見面,咱們就可以開戰(zhàn),輕高機合成旅建設方向,應該是集偵察,指揮和電子等支援能力,更加完備的方向,形成信息化網格化作戰(zhàn)體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