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對中方4個友國額外加稅,最高竟達3500%, 但4國都不愿妥協
清楚看世界
拿雞毛當令箭,特朗普終于按捺不住了,
這次他直接把刀子對準了東南亞四個國家。
2025年4月21日,美國前總統特朗普發布了一條動態,呼吁那些“袖手旁觀”的國家站出來,一同“應對中國”。
然而,這一回沒人搭理他。
緊接著,美國政府使出了狠招,宣布對越南、泰國、馬來西亞和柬埔寨的太陽能產品加征額外關稅,最高稅率竟然一口氣提高到3521%。
雖說表面上征稅對象是這四個國家,但實際上,美國的矛頭還是指向中國。
特朗普覺得,中國的光伏企業通過在東南亞設廠,把產品迂回送進美國。
所以想用這關稅切斷這條途徑。
但這四個國家它們心里清楚,誰才是真正能依靠的對象。
也明白現在要是針對中國,那簡直就是自毀前程,尤其是在新能源產業方面。
東南亞國家早就不滿足于只當個“中間加工站”了,它們的目標是升級產業鏈,成為全球新能源的重要基地。
越南已經將可再生能源納入國家發展計劃,目標是到2030年,清潔能源占比超過30%。
這可不是隨便喊喊的口號,而是實實在在的戰略規劃。
泰國在“東部經濟走廊”規劃了一整套新能源發展路線圖,涵蓋了光伏、儲能、氫能等各個領域。
馬來西亞也不甘示弱,早就發布了《國家能源轉型路線圖》,明確標注了未來十五年清潔能源的占比和發展目標。
這些國家與中國光伏企業合作緊密,正是借助中方的技術、資金以及供應鏈,才讓新能源產業得以發展起來。
更何況,中國可不只是把設備賣出去就完事,還幫忙建廠、帶去標準、傳授技術,實實在在地在幫這些國家發展產業。
就拿馬來西亞來說,不僅吸引了大量中資企業在當地設廠,還引進了完整的硅片、電池片生產流程,走的是產業升級的道路。
要是現在聽特朗普的,把中國撇在一邊,那就相當于自己砸了自己的飯碗。
而中國自從提出“一帶一路”的倡議后,就把新能源作為合作重點。
所到之處建設光伏電站、風電走廊,開展綠色基建項目。
在中東有迪拜光伏公園,在非洲有埃及、肯尼亞的太陽能站,東歐、南亞也都有中國企業參與的項目。
2024年,中國在“一帶一路”沿線投資超過150億美元用于新能源項目,這些項目幾乎都成為了當地的能源支柱。
這些合作國家舍不得中國,當地老百姓也知道和中國合作好處多多,
他們不僅能用上價格合理的清潔電力,推動工業發展,還不用背負美方高額利息的債務。
比如在柬埔寨,中柬合作修建鐵路、開展飛機制造等項目,一個個新合作項目接連不斷。
這就是當下的現實。
特朗普針對的只是供應鏈中的一環,但這一環背后,關聯著十幾個國家、幾十家企業以及上萬人的就業市場。
并且,如今的中國并不依賴單一市場。
美國要是封鎖市場,中國就轉向中東、非洲、拉美等地,并且這些地方對中國十分歡迎。
在這場博弈中,可不是誰聲音大誰就能贏。
特朗普本想牽制中國,爭奪主導權。
可實際上他一加稅,反倒給中國創造了機會,讓中國能聯合更多國家一起發展壯大新能源產業。
所以這一回不光中國沒吃虧,四個友國也沒上當。
特朗普這一通折騰,真有點兒賠了夫人又折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