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的“美丑”“高低”,歷時千年,仍無評判標準,有人只看外層血肉,依據線條的姿態,劃分美丑,有人則把品行道德,融于書法鑒賞,憑借“字如其人”的歪理,肆意批評。
就拿趙孟頫舉例,他的傳世法帖,時常被罵庸俗、柔媚,不可學習,出現這一評價的原因,大多基于上述2點,首先是姿態方面,趙孟頫繼承“王字”的秀逸、綽約之風,只看表層,似乎筋力不足。
故而某些專家,借此發揮,聲稱其字軟弱,女郎氣太重,至于第2方面,與之有所呼應,因趙孟頫“貳臣”事跡,道德衛士用品行映射書法,被諷刺有“奴氣”,再加之字體秀媚,更是被說油滑、骨力弱。
雖然趙孟頫早期作品,用筆不夠剛健,但是沒有噴子說的那般嚴重,而且中年之后,他意識自身不足,師法“雄渾”一脈的書家,如顏真卿、李邕,提高自我功力,重新參悟“二王”,實力大大提升。
毫不夸張的說,后期水準與唐人媲美,并且愛妻管道升,離世之后,他寫出一部“絕美仙書”,北京故宮將其封存,極少有人見過,此帖就是《小楷洛神賦》。
《洛神賦》乃是曹植創作的名篇,講述與洛水神女,夢中相戀的凄美故事,趙孟頫讀到此文,不禁想到妻子,遂借由懷戀之情,以小楷抄寫全文。
筆鋒如游絲穿線,看似輕盈,實則力道暗藏,起筆如蜻蜓點水,收筆似驚鴻回眸,“之”字的最后一捺,先以纖毫之力輕提,再突然下沉頓挫,呈現出動勢,讓端莊小楷瞬間有了呼吸感和動勢。
趙孟頫的書法,真正繼承“二王”筆法,元朝之后的800年,將其視為“標桿”,幾乎人人臨摹其字,尤其是清朝,迷倒康熙、雍正、乾隆3代帝王,全國推行他的法帖,至今仍是十分暢銷。
這幅《小楷洛神賦》字字優美,筆筆標準,毫無網絡專家所言“俗不可耐”的問題,時常臨摹,既能掌握“楷法”,用筆精到且沉著,還能領會豐富的姿態變化,感受行書般的暢意,從楷書順利過渡至行書。
而今,我們對趙孟頫《小楷洛神賦》,進行1:1超高清復刻,采用博物館級別,12色微噴復刻工藝,與原作毫無二致,此品是手工經折裝,裝裱精細,使用翻折設計,便于臨摹和查找。
全卷加入現代字注釋,幫助初學者識讀,市面罕見,獨此一家,見此品如見原作,此品還有一款放大版,等比例放大,毫不失真,更易觀察細節,若您喜歡可以點擊下方商品鏈接一觀。
作品為我店獨家版權,侵權抄襲者必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