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正確家教理念·普及科學養育知識
在當今快節奏的生活中,許多家長雖深知“健康第一”的道理,卻常被學業壓力裹挾,忽視孩子的身體需求。新聞中“邊輸液邊寫作業”的場景令人痛心——健康一旦崩塌,一切教育成果都將歸零。鐘南山院士曾強調:“預防勝于治療。”作為父母,我們更應未雨綢繆,從疾病預防、飲食管理、體育運動三方面為孩子筑牢健康基石。
養育健康孩子的正確做法
一、疾病預防:治未病,強根基
現代醫學早已證明,預防遠比治療更重要。孩子的免疫系統尚未完全成熟,家長應幫助他們建立科學的防護習慣:勤洗手、保持室內通風、按時接種疫苗、避免接觸傳染源。同時,要教會孩子關注身體信號,比如發燒、咳嗽時不硬撐,及時休息。許多家長誤以為“小病不用管”,結果導致病情加重。事實上,一次充分的休息可能比帶病學習更有長遠價值。健康才是一切的基礎,沒有健康,成績再好也毫無意義。
二、飲食管理:天然為本,習慣為重
孩子的飲食決定其一生的健康軌跡。遵循《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以天然食材為主,避免高糖、高鹽的加工食品。例如,用新鮮水果替代果汁,以白開水代替飲料,減少油炸食品和反式脂肪酸攝入。更重要的是,家長需以身作則,通過家庭餐桌培養孩子的健康口味。偶爾的“垃圾食品”或許無妨,但若形成依賴,可能引發肥胖、齲齒等問題。正如鄭淵潔因從小喝白開水而終身受益,良好的飲食習慣是父母給予孩子最珍貴的禮物。
三、體育運動:動則生陽,靜則生郁
運動不足已成為現代兒童的普遍問題。學業壓力固然存在,但每天1小時的運動不可或缺。家長應從小引導孩子接觸戶外活動,如跑步、跳繩、球類等,而非沉溺于電子屏幕。運動不僅能增強體質,還能提升專注力和抗壓能力。若家庭中父母熱愛運動,孩子自然效仿;若全家“宅”家刷手機,孩子也難以養成運動習慣。記住鐘南山的提醒:“免疫力是最好的防護。”唯有動起來,才能讓孩子擁有抵御疾病的底氣。
專家介紹
今晚(4月22日)19:35,山東省家庭教育宣講團專家、濟寧市教育家協會家庭教育指導專家委員會主任王東輝將結合《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為家長們提供切實可行的健康養育方案助力家長們為孩子筑牢健康防線!
課程收看指南
1. 掃描下方二維碼下載養教有方App
2. 點擊首頁瓷片區【同一堂課】直接進入本期課程(19:35準時更新)
智慧家長課前測試
合理科學的運動對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具有重要意義,作為智慧家長您在生活中有哪些巧妙的方法引導孩子熱愛運動呢?
您可以通過本文下方評論區或登錄養教有方App在本節課程《同一堂課|養育健康孩子的正確做法》評論區下分享您的家教故事或留下您的相關困惑。
本文編輯:Sunshine
責任編輯:林美妮
歡迎家長分享家庭教育經驗:sdetvnm@163.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