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伊朗議會成員扎赫拉萬德公開呼吁,希望中俄為美伊核談判提供擔保。這邊剛放出風聲,特朗普就急吼吼喊話,要求加速美伊談判進程。一場圍繞伊核問題的多方角力,正進入白熱化階段。
美軍第二艘航母開進海灣,這軍事威懾的信號放得明明白白。伊朗在重壓之下,轉頭找上中俄當“外援”,背后藏著好幾層心思。過去美國單方面撕毀伊核協議的事還歷歷在目,伊朗生怕這次談判又是美國的“緩兵之計”,拉上中俄,就是想給談判上道“保險”。中俄作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又深度參與《不擴散核武器條約》,有這兩個大國坐鎮,美國再想搞小動作,就得好好掂量掂量。
特朗普(資料圖)
伊朗打這主意,也是被美國逼得沒辦法。美國這些年對伊朗的制裁,從經濟到軍事層層加碼,伊朗國內經濟快被壓得喘不過氣。數據不會說謊,石油出口量斷崖式下跌,通貨膨脹率居高不下,普通民眾生活成本飆升。伊朗急著談判,就是想打破制裁困局,而讓中俄擔保,既能增加談判底氣,也能向國內民眾交差,證明政府在積極想辦法。
再看特朗普這邊,反應快得驚人。伊朗剛提出擔保請求,他就迫不及待施壓,威脅伊朗別拖延,不然美軍有的是手段。特朗普這么著急上火,根源就在伊朗的核設施上。報告顯示,伊朗鈾濃縮豐度已經接近60%,和武器級濃縮鈾的標準就差臨門一腳。對美國來說,中東局勢本就復雜,要是伊朗真有了核武器,那美國苦心經營的中東戰略布局,瞬間就會被攪得一團糟。
不過伊朗想讓中俄當“擔保人”,這事可沒那么容易辦成。先看俄羅斯,克宮發言人佩斯科夫回應得很謹慎,說擔保這事得看美伊談判最終結果。俄羅斯現在被烏克蘭問題纏得脫不開身,西方制裁一輪接著一輪,在中東事務上自然不敢輕舉妄動。要是貿然給伊朗做擔保,肯定會招來美歐更猛烈的針對,這不符合俄羅斯的戰略利益。
伊朗呼吁中俄做美伊核談判的“擔保人”(資料圖)
中國在中東事務上一直發揮著重要作用,促成伊沙和解就是最好的證明。但“斡旋”和“擔保”完全是兩碼事。給美伊核談判擔保,意味著要為雙方后續所有行為兜底,一旦談判出了岔子,國家信譽就會受損。這些年,中國在伊核問題上始終堅持一個原則,主張通過外交途徑解決爭端,反對任何形式的軍事威脅和單邊制裁。所以說,讓中國輕易接下“擔保”這個擔子,根本不現實。
美伊之間的談判,從一開始就充滿火藥味。首輪談判,雙方表面上都說談得“有建設性”,可仔細一琢磨,全是套路。美國特使威特科夫的表態前后矛盾,一會說不要求伊朗徹底放棄核計劃,一會又要求伊朗必須停止鈾濃縮和武器化進程。伊朗這邊也沒慣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直接下令軍隊保持最高戰備狀態,外長阿拉格齊更是把話挑明,鈾濃縮問題沒有商量的余地。
除了美伊直接對峙,以色列也在背后蠢蠢欲動。以色列計劃5月對伊朗核設施動手,還想拉美國一起“干架”。雖說美國暫時沒答應,但以色列這一攪局,讓美伊談判的形勢更加復雜。要知道,以色列和美國關系緊密,在中東問題上向來是美國的“馬前卒”,它的一舉一動,都可能改變美伊博弈的走向。
從更大的國際局勢來看,美伊談判早已不是單純的雙邊問題。中東地區作為全球能源樞紐,牽扯著大國之間的利益分配。美國想維持在中東的霸權地位,伊朗則要捍衛國家主權和發展權益,雙方訴求根本不在一個頻道上。而中俄在中東也有各自的戰略考量,不會為了某一方輕易改變立場。
克宮發言人佩斯科夫(資料圖)
伊朗想靠中俄擔保扭轉談判局勢,出發點是好的,但外交博弈講究的是實力和利益平衡。中俄不會因為伊朗的請求,就貿然押上自己的籌碼。伊朗要想在談判桌上真正掌握主動權,關鍵還得靠自身強硬的態度和堅實的實力。未來美伊談判怎么發展,以色列還會使出什么手段,中東這盤大棋,注定還有更多好戲上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