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三峽、葛洲壩兩座大壩均位于宜昌,4月20日晚,澎湃新聞記者乘船夜游長江,體驗葛洲壩大壩橫江、水漲船高的震撼。 澎湃新聞記者 陳鑫露 孫駿(02:17)
加快打造世界級旅游目的地城市,宜昌給游客帶來了獨特的城市游體驗:來到宜昌第一天,先到濱江公園網紅點位打卡,再乘游船夜游長江,體驗船過長江葛洲壩船閘的沉浸式震撼體驗。
在大多數人印象中,宜昌是三峽的門戶,是屈原和王昭君的故里,是三峽大壩所在地。很多游客來到宜昌,也直奔這些世界級旅游景點,但經過宜昌多年的努力,不妨放慢腳步,用一場Citywalk+長江游船的方式,重新丈量這座“一半山水一半城”的城市,會發現宜昌的骨子里藏著別樣的清新和潮流氣質。
白天,長江邊綿延25公里的濱江公園,成為展現宜昌城市生活的“露天劇場”。公園里,隨處可見穿著新潮跑鞋的跑者,穿梭在滑板池中、小輪車池中的年輕人,手舉咖啡拍照打卡的游客……他們與秀美山水共同演繹著屬于宜昌的生活美學。
夜幕低垂,宜昌漸漸披上絢麗的燈光“彩衣”。乘坐世界上載電量最大、智能化最先進的“長江三峽1號”純電動游輪,來一場“長江夜游”,正越來越受到游客的追捧。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了解到,其特殊的魅力不僅在“長江夜游”,將宜昌城市景觀、水電文化、三峽特色和夜間休閑深度融合,更有首創“乘游輪+觀夜景+過船閘+燈光秀”模式的“獨門絕技”,帶來船過長江巨型船閘的震撼,這在其他有乘船夜游的城市是很難見到的。
乘船夜游長江,從壯觀的夷陵長江大橋開始。 澎湃新聞記者 鄭舞 圖
眾多新潮的玩法和獨特的體驗,讓宜昌在2024年收獲了一張亮眼的文旅成績單。據宜昌市文化和旅游局相關負責人介紹,2024年,全市接待游客約1.18億人次,綜合收入1180億元。
4月21日,由宜昌市委宣傳部、澎湃新聞共同主辦的“來電宜昌”2025長三角主流媒體調研行正式開啟。來自長三角地區的15家主流媒體和澎湃新聞調研團一起漫步宜昌濱江公園,領略獨屬于宜昌的旅游魅力。
Citywalk濱江公園,體驗網紅打卡點
早晨,步入宜昌濱江公園,古色古香的鎮江閣映入眼簾。飛檐翹角、朱漆廊柱在氤氳薄霧中愈顯深沉。
這座始建于清代的樓閣,見證了檣櫓往來、商賈云集的繁華歲月。據講解員介紹,鎮江閣最初為長江沿岸八家米商集資所建的糧貿場所,后為適應發展需求,擴建磚木結構糧行公所,使其成為區域糧貿中心。
根據記載,鎮江閣在近代史上還曾留下了紅色印記,在革命年代曾是黨的地下聯絡站,聯通四川、武漢及洪湖蘇區。
如今的鎮江閣高26.29米,占地536平方米,采用重檐歇山頂、青石須彌座與漢白玉雕欄,34根立柱雕有330條盤龍,十分精美,天氣良好時,登閣便可遠眺三峽大壩。
4月21日早晨,鎮江閣在細雨中看起來更具滄桑感。 澎湃新聞記者 陳鑫露 圖
從清代糧貿樞紐到如今的文化地標,鎮江閣歷經百年滄桑,見證了宜昌從傳統商埠向現代化城市的轉型歷程。其建筑與歷史的雙重價值,成為長江文明的重要載體。
在鎮江閣不遠處,是2021年新修建的濱江活力中心。這里聚焦“Z世代”、年輕人的需求與喜好,持續打造了各種豐富的休閑娛樂業態。
4月21日,澎湃新聞在現場看到,江豚躍龍門水幕電影、自行車波動泵道、滑板池、小輪車池、游樂場、網紅濱江秋千等眾多新業態一一呈現,煥新了宜昌的濱江生活方式,它們與古老的鎮江閣交相輝映,一靜一動勾勒出獨特的城市韻味,給游客帶來了Citywalk的新玩法。
宜昌濱江公園里的滑板池、小輪車池等運動設施,受到年輕人的喜愛。 澎湃新聞記者 王岱玉 圖
濱江公園管理處主任楊磊介紹,這里原先是集裝箱碼頭,屬于工業用地,“在濱江公園改造以后,我們對碼頭進行了生態修復,并打造了很多年輕人喜歡的場景,然后做了一些業態的植入,比如咖啡店、網紅餐廳、小酒吧等等,這幾年吸引了很多游客到這里打卡,讓生態價值向經濟價值轉換。”
澎湃新聞了解到,近年來,宜昌持續實施長江岸線生態修復治理、濱江綠道建設和濱江公園貫通工程,清除中層雜灌,打通觀江視線,引自然山水入城,在延伸美麗岸線的同時,不斷“縫合”濱江生態斷點,推進濱江公園提檔升級。
宜昌0濱江公園的臨江秋千成為網紅打卡點,受到游客和市民喜愛。 澎湃新聞記者 王岱玉 圖
如今綿延25公里的濱江公園,已成為不少市民和游客休閑游玩、健身鍛煉、citywalk的首選地。值得一提的是,在不久前的4月13日,2025宜昌半程馬拉松在濱江公園鳴槍開賽,國內外1.8萬名選手沿長江向上游進發,在奔跑中感受宜昌“一半山水一半城”的魅力。
夜游長江,感受船過葛洲壩震撼
當夜色垂落,宜昌便將“一半山水一半城”的詩意交給了燈火。
晚上漫步到游船碼頭,搭乘全球最大最先進的純電動力游輪“長江三峽1號”,一場別開生面的“長江夜游”由此開啟。
江水在微涼的晚風中泛起粼粼波光,隨著暮色漸深,宜萬長江鐵路大橋率先亮起璀璨燈光。緊接著,夷陵長江大橋、天然塔、鎮江閣等地標依次點亮。一路上,連綿起伏的山巒與城市高樓燈光倒映在浩瀚的江面之上,繪制出一幅山水長卷。
在宜昌乘船夜游長江,可賞兩岸山水、城市燈火、千年古跡和現代化的跨江大橋,圖為夷陵長江大橋。 澎湃新聞記者 王岱玉 圖
整個旅途中,最令人期待的莫過于打卡葛洲壩“水漲船高”的奇觀。葛洲壩水利樞紐是中國在長江上建設的第一座大型水利樞紐工程。當船只通過葛洲壩船閘時,由于上下游水位存在數十米的差異,船只要隨著船閘內水位的上升而升高、或下降而降低,成為眾多游客期盼的旅游體驗。
初入葛洲壩3號船閘的閘室,雄偉的閘墻近得幾乎能“蹭”到船身,天地也仿佛縮小到這巨大閘室里。隨著閘門緩緩關閉,水位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攀升,之前還高高在上的閘墻標尺不斷被水面淹沒,整艘船被慢慢抬高,仿佛在坐“水上電梯”,蜂擁在甲板上的游客紛紛舉起手機或相機,記錄這神奇的一刻。
大約10分鐘后,船體已升高20余米,先前需要仰望的閘頂航標燈,此刻已經與視線齊平。當閘門再度開啟時,已然置身于另一片寬闊如湖的水面中。
來自上海的游客王女士表示:“這是在其他城市體驗不到的經歷,忽然就明白了什么叫‘水漲船高’,它不再是書上的名詞,而是能夠真真切切感受到的,非常地震撼和奇妙。”
4月20日晚,游船駛過葛洲壩3號船閘后,巨大的船閘緩緩關閉,游客用手機記錄這震撼一刻。 澎湃新聞記者 王岱玉 圖
此外,在“夜游長江”的過程中,游客還可以在游輪上欣賞以昭君出塞為主題的藝術表演,沉浸式感受宜昌豐富的歷史文化積淀。
宜昌發出邀請:五一來“去班味兒”
宜昌是巴楚文化、峽江文化、治水文化的融合之地,近年來,多層次的旅游資源日趨豐盈,既有濃郁的城市生活氣息,又不斷涌現富有創意的旅游新業態,逐漸成為年輕人向往的旅游目的地。
據宜昌市文化和旅游局相關負責人4月21日介紹,在即將到來的五一黃金周,宜昌將推出“長江文化之旅”“網紅探秘之旅”“勇敢之旅”等精品線路,邀請更多游客和年輕人到宜昌“去班味兒”,和宜昌“來電”。
體驗第一條長江文化之旅,游客可以乘船逆長江而上,打卡葛洲壩“水漲船高”奇觀,再進入長江三峽起始點西陵峽,在三峽人家龍津溪口邂逅土家族文化,繼而感受三峽大壩垂直升船機“當驚世界殊”的豪情。
第二條是網紅探秘之旅,以自駕G348 國道為主,縱貫喀斯特天然地質長廊。
4月20日晚,“長江三峽1號”游船里上演紀念王昭君的歌舞。 澎湃新聞記者 王岱玉 圖
第三條是勇敢之旅,可探秘三峽大瀑布水簾洞、崖壁電梯的刺激,再去朝天吼漂流,到西陵峽61米蹦極臺,丈量“中國十大蹦極勝地”的驚險。
該負責人表示,宜昌的故事很長,期待游客來發現不一樣的宜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