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2025年,國家衛健委提出實施“體重管理年”3年行動,普及健康生活方式,加強慢性病防治。我院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大力推動全民體重管理意識和技能,官微推出全新欄目“‘逸’起管體重”,多學科強強聯手,開出體重管理健康處方,深挖飲食、運動、中醫調理等減重妙招,為大家呈上權威、實用的體重管理知識,助您養成良好生活習慣,科學管理體重,擁抱健康生活。
明明吃得不多、運動也不少
就是瘦不下來?
內分泌內科李玲玲主治醫師介紹
很可能是“沒睡好覺”惹的禍
睡眠與體重管理的關聯
本質上是一場精密的內分泌調控“交響樂”
保證充足的睡眠、提高睡眠質量
能幫助我們維持正常的激素水平
提高新陳代謝,控制食欲,讓體重管理事半功倍
睡眠不足是激素失衡的“導火索”
現代流行病學研究顯示,每天睡眠不足6小時的人群,肥胖發生率比睡眠7-9小時者高出55%。人體的內分泌系統如同一個高度協同的“指揮中心”,而睡眠是維持其正常運轉的核心節律。當睡眠不足時,有多種激素都會發生紊亂,直接推動體重的增長。
睡眠的時長與質量,主要會對三類激素形成影響。
1
饑餓與飽腹信號的“蹺蹺板”:瘦素與胃饑餓素
瘦素(Leptin)是一種由脂肪細胞分泌的激素,堪稱身體的“飽腹使者”,它通過作用于下丘腦抑制食欲,并加速能量消耗。有研究表明,連續3天睡眠<5小時者,身體內的瘦素水平會下降18%。
胃饑餓素(Ghrelin)是一種由胃部分泌的“饑餓號角”,它負責刺激食欲、促進能量儲備。在睡眠不足的狀態下,胃饑餓素水平會飆升28%。
這種“瘦素降、胃饑餓素升”的雙重失衡,會使大腦對高熱量食物的渴望增強45%,尤其偏愛高糖、高油脂的“快樂食品”。我們生活中常見的“熬夜后暴飲暴食”,正是這兩種激素失調的直接結果。
2
血糖調控的“失控陷阱”:胰島素與皮質醇
胰島素是調節血糖的核心激素,睡眠不足會直接導致胰島素敏感性下降30%。這意味著身體需要分泌更多胰島素才能維持血糖穩定,而過量胰島素會促進脂肪合成,尤其是內臟脂肪的堆積。
皮質醇作為壓力激素,在睡眠不足時也會呈異常高分泌的狀態。持續高皮質醇水平會抑制脂肪分解,同時刺激食欲中樞,進一步推動腹部肥胖的發生——而這也是“過勞肥”的重要機制。
3
代謝節律的“生物鐘紊亂”:褪黑素與甲狀腺激素
褪黑素不僅是睡眠的“啟動開關”,還能通過調節棕色脂肪的活性促進產熱。夜間光照,例如手機藍光,會抑制褪黑素分泌,導致棕色脂肪產熱效率下降20%,能量消耗減少。
甲狀腺激素的分泌節律與睡眠周期高度同步,長期睡眠碎片化,例如頻繁夜醒,會導致甲狀腺激素轉化異常,人體的基礎代謝率可降低5-8%,長此以往會逐漸形成“低代謝型肥胖”。
睡眠質量是人體代謝的“加速器”
除了睡眠時長,睡眠質量,尤其是深睡眠階段的睡眠質量,對體重管理同樣關鍵。深睡眠期是身體修復和代謝調控的黃金時段,此階段若被破壞,則會引發兩大代謝危機:
1
脂肪分解的“夜間停滯”:深睡眠時,生長激素分泌達到峰值,該激素能促進脂肪組織中的甘油三酯分解,釋放脂肪酸供能。有臨床研究發現,深睡眠不足的人群,夜間脂肪分解效率降低40%,導致白天更多依賴碳水化合物供能,多余熱量更易轉化為脂肪儲存。
2
食欲調控的“前額葉失效”:有研究證實,睡眠質量差會導致大腦前額葉皮層活躍度下降,該區域負責抑制沖動、規劃決策。當這一“理性控制中心”功能減弱時,人對高熱量食物的抵抗力會顯著下降——這就是為什么熬夜后更容易“忍不住吃零食”的神經學機制。
專家支招睡好覺:規律作息+舒適環境
當我們睡眠不足或睡眠質量欠佳時,我們的身體就會感到疲倦、乏力,大腦也變得昏昏沉沉,缺乏運動的動力。原本制定好的健身計劃,可能因為“太累了”“沒精神”而一再擱置。不僅如此,睡眠不好還會影響我們的注意力和反應能力,增加運動過程中的受傷風險,使運動減肥變得困難重重。同時,睡眠欠佳,還會通過內分泌紊亂、代謝下降和行為改變,直接或間接導致體重增加,也會增加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以及心血管疾病的發生風險。
因此,睡個好覺,不管是對于減肥,還是維持身體健康、降低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發生風險都是至關重要的一環。那么,如何才能睡個好覺呢?
1
要養成規律的作息時間,每天盡量在相同的時間上床睡覺和起床,即使是在周末也不要有太大的時間差,讓生物鐘保持穩定。
2
營造一個舒適的睡眠環境,保持臥室安靜、黑暗和涼爽,選擇舒適的床墊和枕頭,都有助于提高睡眠質量。睡前應避免使用電子設備,因為電子設備發出的藍光會抑制褪黑素的分泌,干擾睡眠。睡前6小時避免攝入咖啡因、濃茶、酒精等,晚餐盡量在睡前3小時完成,避免高糖高脂食物。可以在睡前泡個熱水澡、聽聽舒緩的音樂,放松身心,為入睡做好準備。
專家簡介
李玲玲
內分泌內科
主治醫師
專業特長:從事內科、內分泌內科相關臨床、教學及科研工作10年余。擅長內分泌及代謝疾病,如糖尿病及其并發癥、肥胖癥、高血壓、甲狀腺疾病等的診治。
社會任職:廣東省保健協會糖尿病分會委員,廣東省紅外臨床熱像學會理事。廣東省住培師資、我院住培師資;中山大學醫學部醫學教育處2024年度入庫師資。
學術成就:以第一作者發表醫學論文多篇。2025年03月榮獲“星火計劃之內分泌最佳臨床實踐”2024年度優秀病例。2024年10月榮獲中國醫藥教育協會演講區域賽第二名。2024年08月榮獲醫院住院病歷二等獎。2024年、2022年均榮獲青年教師授課大賽三等獎;2022年榮獲第三屆南方健康科普大賽優秀獎。2021年榮獲臨床技能大賽二等獎。2020年榮獲第一屆“學·思·辯”糖尿病項目“優勝獎”。
出診安排:南院區(每周二下午)。
來源:內分泌內科
責編:黃睿、房詩婷
初審:劉文琴
審核:歐陽霞、任毅
審核發布:楊建林
好看的話,不妨點擊分享給好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