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曾高舉關稅大棒,對中國商品加征高額關稅。但近日在白宮面對記者時,他一改往日激進,表示擔憂高關稅使兩國貿易停滯,甚至暗示可能降低關稅,因為到了一定程度,人們就不會購買商品了。這與他此前激進的貿易戰策略大相徑庭,顯示出其在經濟現實面前的妥協。
在伊朗問題上,特朗普的態度同樣發生了 180 度大轉彎。他表示認為伊朗想要對話,如果伊朗同意,那將非常好,還希望伊朗繁榮,甚至阻止了以色列襲擊伊朗的計劃。此前,特朗普政府內部圍繞伊朗核問題談判立場爭論不休,如今的這番表態,表明在對伊政策上,他傾向于采取更為緩和的態度。
于此同時,美國國務卿魯比奧和中東問題特使威特科夫前往巴黎,與烏克蘭及部分歐洲國家代表進行接觸,并向俄方通報相關情況。很顯然,美國不再一味地強硬對抗俄羅斯,而是開始尋求通過歐洲國家的參與,以協商的方式推動烏克蘭問題的解決。
這就有意思的了!特朗普新任期開始時,目標明確,試圖與俄羅斯達成和平協議、與伊朗達成核協議、與中國達成經濟協議,以展現其在國際事務中的強硬領導形象。然而,上任三個月來,不僅協議未達成一項,反而讓美國陷入內外交困的局面。對外,四處 “開戰” 的策略使美國在國際上愈發孤立,其貿易戰政策引發眾多國家不滿,在伊朗核問題談判中也面臨重重阻礙,在烏克蘭問題上也未能實現其預期目標。
對內,特朗普為鞏固自身權力,試圖肅清建制派和民主黨,進行所謂的 “大清洗”,結果卻適得其反,給了對手反擊之機。如今,民主黨人紛紛站出來發起成規模的反擊,而曾支持特朗普的馬斯克等人物在這段時間幾乎銷聲匿跡。特朗普的強人形象逐漸崩塌,他所依賴的強硬手段在現實面前碰壁,如今剩下的更多是空洞的言辭,淪為他人眼中的笑柄。
不過別急,這僅僅只是開始,真正的重頭戲還在后頭。美國在特朗普的一系列政策下,自毀信譽。在貿易領域,特朗普撕毀眾多現存貿易協定,頻繁修改關稅政策,導致美國在國際貿易中的信譽掃地。美國紐約市立大學教授、2008 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保羅?克魯格曼就強調,特朗普已經摧毀了美國在貿易協議方面的信譽,試圖與其他國家達成孤立中國的協議不太可能成功 。
在國際政治舞臺上,美國的單邊主義和隨意毀約行為,也讓其盟友和合作伙伴對其信任度降低。一個自毀信譽、四面漏風的大國,在未來的國際事務中將面臨諸多難題。在國際合作、外交斡旋、聯盟穩固等方面,美國都將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其曾經的國際領導地位也將受到嚴重沖擊。接下來,美國不得不面對現實,思考如何在信譽受損的情況下,重新找回在國際舞臺上的立足之地。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這個過程將充滿荊棘,困難重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