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主演的《借命而生》上線迷霧劇場。
搭檔的演員有史彭元、韓庚、鐘楚曦。
劇集由魯迅文學獎得主石一楓的同名小說改編。
原著曾獲得首屆梁羽生文學獎偵探懸疑類大獎。
由于情節包含越獄追兇,還被盛贊為“中國版《肖申克的救贖》”。
雖然多少有點夸張的成分,但確實寫的不錯。
書中有大量的人物心理描寫,翻拍難度很大。
并且全篇只有十三萬字,改編成劇集需要加入很多原創情節。
不免讓人擔憂,這劇最后會魔改成啥樣。
不過,以上問題在最后一個問題面前,都不算問題。
觀眾朋友們擔心質量,最大的原因在于導演是陸川。
有人因為雷導演,直接選擇不看。
而我因為秦昊、懸疑和原著,還是打開嘗了嘗咸淡。
接下來,咱們先簡單了解一下劇情主線。
故事背景設定在九十年代初。
秦昊飾演的杜湘東,是警校畢業的高材生。
他最大的夢想就是能干一線刑警。
結果,一畢業卻成了看守所的管教。
那些當刑警的同學們每天槍林彈雨,行走一線。
而他只能管著犯人們的吃喝拉撒和放風時間。
杜湘東壯志難酬之際,遇到了兩個改變他一生的犯人,徐文國和姚斌彬。
徐文國是個孤兒,被姚斌彬的母親崔麗珍收養。
倆人的關系相當于異父異母的親兄弟。
他們原本是第六機械廠的職工。
因為盜竊來了看守所,等待最后的定罪。
杜湘東在看守所待了幾年,識人功力見長。
覺得這倆人眼神清澈,和所里其他犯人不太一樣。
鐵門內的規矩自成一套,這倆人進了號子,肯定會受其他犯人欺負。
更何況,姚斌彬的右手還受了重傷。
因此,杜湘東平時對他們多有照顧。
甚至還找來了當法醫的同學,給姚斌彬看手。
(*亞楠又當上法醫了)
豈料這兄弟倆卻卷入了一場命案。
一名魚販在魚肚子里發現了人的手指。
隨后,警方從河里撈出一具死了好幾天的尸體。
死者名叫李超,是六機廠的車間主任。
他早年長期霸占崔麗珍,死前還和姚斌彬起過沖突。
姚斌彬當場放話,要弄死李超。
六機廠職工陳素娥聲稱,她在河邊親眼看到姚斌彬朝李超開了槍。
但據徐文國所說,這把槍是姚斌彬自制的。
為了安全起見,徐文國拔掉了槍上的撞針,藏了起來。
這把槍就相當于一個玩具,根本響不了。
他一口咬定,姚斌彬不可能開槍殺人。
而警方也確實在他家里找到了撞針。
為了案件需要,看守所將人移交給了刑警隊。
沒想到半路一輛酒駕車,把押送犯人的車撞下了山坡。
姚斌彬趁機和徐文國分頭逃跑。
原來那晚姚斌彬確實朝李超開了槍,但他沒想殺人。
他以為槍里沒有撞針,可不知道槍為什么還是響了。
不論真相如何,他都無法避免被判刑,所以才出此險招。
最終,徐文國順利逃跑。
姚斌彬被杜湘東追回,因為持槍殺人被判死刑。
然而,這樁殺人案背后,卻藏著不少疑點。
查案過程屢屢遭到六機廠劉科長的阻攔。
六機廠的其他人,也各個心懷鬼胎。
徐文國藏起來的一號撞針,是姚斌彬自制的。
槍里配的二號撞針,卻和一號撞針在形狀上有明顯區別。
這說明可能有人在姚斌彬不知情的情況下,造出了二號撞針,裝進了槍里。
而知道姚斌彬有槍的人,只有他的家人和六機廠的職工。
徐文國逃跑之后,準備去找證人陳素娥,為死去的姚斌彬洗刷冤屈。
他上門后卻發現,陳素娥已經被人勒死在家中。
前七集嫌疑最強的人,就是六機廠副廠長的兒子唐堯鑫。
不過這部劇總共有十三集,希望接下來還有反轉出現,否則也太無聊了。
《借命而生》帶著懸疑標簽,節奏卻比文藝片還要慢。
七集過去,案件才剛剛開了個頭。
主線有效信息,約等于常規懸疑劇一集的體量。
我猜肯定會有人說人家是非常規懸疑劇,《漫長的季節》節奏也很慢啊。
你別說,還真有人敢拿這部和《漫長的季節》比。
先不說故事內核能不能比得上,單是人物塑造這塊兒,《借命而生》就差了好幾個臺階。
劇中的杜湘東懷才不遇,一心想要立功。
冒著風險違規查案,也要實現胸中壯志。
從理論上來說,鋪墊時代環境造就的悲劇處境是很有必要的。
不僅能快速立起人物,也能讓主角后續的行為,顯得更順理成章。
劇中呈現杜湘東郁郁不得志的細節有不少。
比如他通過臺詞,直接表達自己想上一線。
調職申請被拒絕后,也有些氣急敗壞。
再比如刑警同學帶嫌疑人來派出所時,故意陰陽怪氣。
羨慕杜湘東所在的看守所在大山,空氣好,不像自己天天那么忙。
劇中充斥著大量營造氛圍的慢鏡頭。
可上述幾處鋪墊關鍵信息的情節,只有一兩個鏡頭匆匆帶過。
每次情緒剛帶起來就戛然而止了。
讓人感覺杜湘東對現狀的不滿程度并沒有那么強烈。
而這些無法準確達到效果的內容,就會轉化為觀眾眼中無效的多余的信息,拖慢整個劇的節奏。
再有就是,杜湘東參加同學聚會時,發現自己的相親對象,成了刑警同學的預備家屬。
這個情節,本來侮辱性挺強的。
但導演非整戀愛腦那一套,硬生生把這段扭轉成了男女主的調情素材。
劇中最有效果的是小孩兒的一句話。
聚會上刑警隊突然接到任務紛紛離開,飯桌上只剩下杜湘東和一眾家屬。
小孩靈魂發問:“叔叔你是警察嗎?為什么不和我爸爸一起去抓犯人?”
但個人認為,殺傷力還是不如原著中的幾筆描述。
劇集對時代環境的改動,導致了背景信息的缺失。
以致于嚴重影響了人物心理困境的塑造效果。
原著中故事背景設立在1988年的北京。
杜湘東背景不夠硬,畢業后被發配到郊區看守所。
他一開始也不情愿,但領導承諾只要他去,就能留京。
那些警校考核不達標的同學,卻能仗著家里的關系,進入重要崗位。
這些同學最喜歡干的事情,就是在聚會時,炫耀身上功勛一般的傷疤。
順便再告誡杜湘東:“哥們兒好不容易把人抓進來,你們可得看好了啊。”
原本在警校中名列前茅的優等生,被曾經不如自己的同學踩在腳下。
這讓杜湘東心理極其不平衡,卻又不得不接受現狀。
更慘的是,杜湘東那位當刑警隊長的同學,曾經和他一樣,都是看守所候選人。
只不過對方頂住了壓力,才得到了如今的成就。
因此,杜湘東每次見到同學,都會陷入后悔與自責。
然而,原著中的這些情節,前七集都沒有出現。
盡管秦昊演技很頂,可劇集過半,人物依舊沒立起來。
不止是杜湘東如此,姚斌彬和徐文國的人設,也改的一言難盡。
原著中姚斌彬是個擁有小鹿眼睛的娃娃臉。
外表看著無能懦弱,背地里是個白切黑。
徐文國在原著里叫許文革,長著一張西方雕塑臉。
人高馬大,很會打架,硬漢一枚。
實際上沒啥主意,干啥都聽姚斌彬的。
姚斌彬愛研究機械,可他廢了手,這輩子再也干不了喜歡的事兒。
于是逃跑時故意搶了警察的槍,引人來追他,給許文革制造生路。
而逃走的許文革,扛著兩條命,把自己活成了姚斌彬的樣子。
你別說,這倆人還挺好磕(bushi)。
再看劇里的姚斌彬,蠢得讓人發笑。
他私自造槍,本來就是犯法的事兒。
徐文國專門叮囑他,千萬別拿出來。
結果他倒好,直接拿著槍沖到臺球廳,要跟徐文國的情敵打架。
而制造這段降智情節的作用,就是為了讓別人發現他有槍。
以便編劇接下來安排他被人擺了一道的情節。
沒想到,接下來還有更崩人設的戲。
徐文國的這位情敵,就是副廠長的兒子唐堯鑫。
他有一臺很貴的皇冠車。
前一天姚斌彬剛拿槍頂過人家。
第二天一看到皇冠車立刻冰釋前嫌,給人家修上了發動機。
對方是他哥的情敵誒,變臉變得這么快真的合理嗎?
此外,原著中沒有殺人案,沒有造槍,只有偷竊。
姚斌彬和許文革想研究發動機構造,方便尋找賺錢門路。
倆人本來打算研究完就還回去,結果被保安抓個正著。
1988年特殊時期剛過不久,刑法還是非常嚴苛的。
當時國營廠的效益已經走起下坡路,經常發不出工資。
崔麗珍偏癱,沒有收入,又需要人照顧,所以姚斌彬才冒險越獄。
此外,原著中是因為杜湘東失職才導致的犯人越獄。
他升職無望,一輩子都活在追回逃犯的執念中。
姚斌彬、許文革、杜湘東、崔麗珍甚至劉芬芳,每個角色身上的命運悲劇都與時代環境密切相關。
可劇集改編時,不僅改了人設,還做了很多喜劇化處理,導致原著精髓全無。
說到劉芬芳,我更來氣了。
《借命而生》節奏拖沓,故事線混亂,就是因為加入了大量杜湘東和劉芬芳的感情線。
但凡主線稍微推進一點兒,導演就要獎勵觀眾雙倍的愛情戲。
我正等著看六機廠的人到底有啥貓膩兒呢,那邊導演給來了段兒劉芬芳的洗澡戲。
不僅如此,導演還給姚斌彬和徐文國都安排上了感情戲。
總之,主打一個都不白來。
服了,我真服了。
本來劇情就不吸引人,還亂插愛情戲把節奏搞得稀碎。
當然,《借命而生》并非一無是處。
劇集畫面拍得非常有氛圍感。
But!只有氛圍感,沒有敘事,那不叫電視劇,那是MV?。?/p>
真心建議創作者們,如果對長故事的把控能力不夠,最好不要嘗試這么難拍的小說。
你累,觀眾也累。
今天就說到這里。
拜了個拜!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編輯:梅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