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任朝霞)“聚焦未來科技和產業發展關鍵領域,去年年底上海首批布局包括量子科技、變革性材料、智慧深海與極地工程、機器人工程、自主智能機器人、極端環境建造、先導材料科學與技術、智能醫學等在內的11個未來學科領域。”4月21日,上海市教委主任周亞明做客“2025上海民生訪談”節目時透露。
周亞明說,布局建設未來學科,是應對快速變化的科技、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前瞻戰略,也是引領教育變革、面向不確定的未來著力尋找教育確定性的重要抉擇。近年來,全球科技發展突飛猛進,量子科技、人工智能、高端材料等前沿領域成為全球科技競爭焦點,一些發達國家先后對科技前沿和未來產業投入了巨額研發資源。高校特別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學是基礎研究主力軍、原始創新主戰場和創新人才培養主陣地,在上海城市發展中發揮著引領支撐作用。為此,上海大力支持在滬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布局前瞻性、探索性研究,前瞻儲備人才和技術。
周亞明表示,布局建設未來學科是一項新探索:一方面,由于未來學科是對傳統學科的顛覆,很難從傳統學科和模式中發展,因此,上海注重引導布點高校突破學院、學科壁壘,匯聚優質資源,形成跨學科融合的組織模式;另一方面,由于未來學科沒有現成知識和現成人才,上海注重引導高校探索建立符合未來學科特點的人才培養機制,將新發現和新發明盡快轉化為課程體系,構建支撐前沿科技發展和未來產業成長的知識體系,聚力培養具備多學科知識背景,能夠快速適應需求變化的高層次創新型人才。
作者:任朝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