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戰狼》、《長津湖》等系列電影確實成就了吳京,但也讓他受到不少非議。
有人覺得,他不愛國,純粹是做生意。
也有人認為,這人紅了后,飄了,后期拍的戲有些假。
到現在,“偽愛國”風波已經過去兩年,吳京如何了?
原來51歲的他早已走上一條與眾不同的大道……
意外受傷,吳京再引熱議
吳京這回又“炸”了!
2025年4月21號,他現身某活動現場,穿得特隨意,一件普通T恤,脖子上卻套了個顯眼的頸部護具。
這護具也不是擺設,吳京透露,前陣子他拍戲受傷,神經被壓得夠嗆,連這護具也不是自己的,是演員沈騰借給他的。
瞧這身體狀況,換別人早躺平了,可吳京愣是咬牙撐著,站上臺,和眾人聊聊他創立的“影武堂”動作表演班。
他表示以前那個靠命拼的時代早已過去,自己建立這個表演班的初心,便是給年輕人搭個專業舞臺,將自己的經驗教給下一代人,這樣可以減少他們受傷的概率。
這消息一出,網上立馬熱鬧了。
影武堂的首期結業短片《怒火芳華》也跟著“火”了一把,動作場面拳拳到肉,劇情抓人,網友直呼“吳京這波操作太硬核”。
很多人感慨,這家伙不光是拍電影,連培養后輩的心思都這么較真,簡直在為中國動作電影的未來鋪路。
不過,網上輿論從來不缺“兩面派”。
一邊是夸他敬業、為行業操碎心的聲音,另一邊卻有人翻舊賬,扯出兩年前那場“偽愛國”風波,又開始質疑他作秀。
網友反應
這熱鬧勁兒簡直比他影片里的打戲還精彩。
但其實,吳京的堅持完完全全源于他自己的經歷……
武術天才遭受磨難
吳京,滿族人,家里往上數幾代,祖上全是舞刀弄槍的“武林高手”,甚至還有好幾個是清朝武狀元。
這么彪悍的家風,吳京小時自然也逃不過“武林”規矩。
他爸管得那叫一個嚴,恨不得讓兒子小小年紀就接下他的衣缽。
可吳京畢竟當時小,哪有心思老老實實蹲家里耍拳腳?
他就愛到處跑,經常把他爸氣得吹胡子瞪眼。
小時候吳京
眼瞅著這小子實在管不住,吳爸一咬牙,下了狠心,送他去北京什剎海體校。
而那年,吳京才六歲,個頭還沒桌子高。
剛進體校那會兒,瘦小的吳京并沒有受到關注,是個“小透明”。
奈何他天生就比較倔,加上確實有天賦,很快就嶄露頭角。
年僅八歲,他已經站在冠軍領獎臺上,十二歲更是拿下全國冠軍,少年時代的吳京,可謂是頭頂光環,風光無限。
但人生哪有一直順風順水的……
在他十四歲那年,一場癱瘓,差點兒把他的武術夢砸得粉碎。
醫生的話也像一盆冷水潑下來,最好放棄武術,保住身體。
這話擱誰身上都得懵,換成一般人,估計也早就認了。
但吳京愣是沒讓絕望把自己壓垮。
即便是每天做著枯燥、重復的康復訓練,即便是疼,他也咬牙不放棄,一次次告訴自己:不能倒下。
憑著這股不認命的狠勁兒,吳京硬生生挺過了最難的日子,還在十五歲那年,昂首挺胸地加入了國家集訓隊,跟著武術名師吳彬繼續追他的武術夢。
吳京和師傅、師哥李連杰合照
小時的這段經歷無疑鍛造了吳京的韌性,也讓他明白了堅持的意義。
那么,吳京這樣一名武術運動員,是什么時候與演戲結下不解之緣的?
從演員到金牌導演的蛻變
這得從吳京21歲那年講起,在師傅吳彬的推薦下,出演了自己的“首秀”,袁和平導演的《功夫小子闖情關》。
當然,這時吳京還沒有知名度,直到98年,他與曹駿、楊明娜等藝人演了一部《太極宗師》,這才稍稍受到了觀眾的認可。
隨后,他再次與袁和平導演合作,出演經典武俠劇《小李飛刀》,這部劇讓他獲得更多關注。
但還是有些不溫不火,可能正是如此,他選擇在21世紀初去了香港。
去到香港他迎來轉機。
《小李飛刀》片段
05年他在《殺破狼》飾演反派,與甄子丹的打戲讓人不禁眼前一亮。
再后來,吳京還開始和謝霆鋒等人同臺競技,演了《男兒本色》,這次他照樣演反派,但他卻“火”了。
滿打滿算,他在香港待了近20年,直到2012年才返回內地發展,剛回來就擔任主角,出現在《我是特種兵之利刃出鞘》,再次引發關注。
時間一晃到了2015年,吳京也開始不滿足于只做演員,他想自己當導演,講自己的故事。
于是,《戰狼》“橫空出世”。
這部電影堪稱吳京事業的轉折點!
影片上映后,票房一路“狂飆”,口碑炸裂,觀眾看完直呼過癮。
而隨著后來一部《戰狼2》的大獲成功,吳京也完成了“功夫巨星”到“金牌導演”的蛻變。
然而,成功往往可能伴隨著爭議。
《戰狼2》的熱血愛國情節引發了巨大反響,影片中“殺我國人者,皆我天敵”的口號和高舉國旗的畫面讓觀眾熱血沸騰。
但與此同時,也有人認為他的愛國形象過于刻意;
有人甚至扒出吳京所謂的資料,稱其為“偽愛國”。
此前有網友評論
這之后網上的爭論愈演愈烈。
部分人也開始覺得他被一些觀眾捧得太高,偏離了功夫打星的本質。
面對“偽愛國”的質疑,吳京作何反應?
風波下的堅持
面對大家的質疑,吳京從不急于辯解。
他曾在采訪中表示,自己只是想拍出心中的動作片,傳遞一份家國情懷。
在吳京看來,電影是表達情感的工具,而《戰狼》系列的成功,恰恰證明了觀眾對這種情感的共鳴。
如今吳京已經51歲了,可他依然在堅持,依然像那個12歲的武術少年。
他成立影武堂的目的很簡單,不僅是為了傳承,或許也是為了告訴年輕人:無論遇到多大的挫折,只要咬牙堅持,總能找到屬于自己的那條大道。
結語
不得不說,吳京的故事很勵志。
從6歲習武到51歲創立影武堂,他用半生時間證明了一件事:真正的硬漢,不只在于拳腳的硬氣,更在于內心的柔情與信念。
他不在乎“偽愛國”的標簽,也不在乎網絡上的風言風語,只想做好自己想做的事。
就目前看,現在的吳京,確實走上另一條大道。
這條路上,也許沒有鮮花與掌聲,但有著他對動作片的熱愛和對下一代的期盼。
那么,你對吳京怎么看?歡迎各抒己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