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上觀新聞報道,伊朗確認和美國就伊核問題展開的第二輪間接談判將在意大利羅馬舉行。本來大家還對美伊談判抱有一絲期待,可誰能想到,美國的態度就像六月的天,說變就變,給這談判進程蒙上了一層陰影。
特朗普(資料圖)
美伊首輪間接談判在阿曼舉行的時候,雙方都說這次會談很“建設性”,伊朗外交部還稱伊外長阿拉格齊和美國中東問題特使威特科夫在“相互尊重、建設性”的氛圍里交換了立場。當時大家都覺得這是個好兆頭,可沒想到,這積極樂觀的氛圍僅僅維持了三天。美國對伊朗核計劃的要求反復無常,一會兒這樣說,一會兒那樣講,讓談判充滿了不確定性。
對于美國來說,伊核問題確實很緊迫,畢竟伊朗近幾個月核能力發展迅速,這讓美國坐立不安。但美國內部以及美國和以色列之間存在著很大分歧。特朗普一心想給自己塑造“和平締造者”的形象,你看現在俄烏沖突、加沙沖突都僵持不下,他就把希望寄托在了伊朗身上。然而,美國內部意見并不統一,特朗普團隊里,一些成員覺得可以對伊朗作出一些讓步,限制住伊朗的核研發活動就行;但還有一些成員和國內保守群體堅決反對讓步,他們主張直接“瓦解伊朗整個核計劃”。
與此同時,美軍第二艘航母抵達中東,這讓伊朗的壓力瞬間增大。在這種艱難的處境下,伊朗高層希望中國和俄羅斯出面,給美伊協議做擔保,想用放棄核武器來換取特朗普的“網開一面”。這個提議來自伊朗議會國家安全和外交政策委員會成員佐赫雷萬德,他認為如果特朗普對伊朗的唯一要求是不發展核武器,那這個問題“可以解決”,因為中俄是《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的簽署國,還是聯合國安理會五常,要是中俄愿意擔保,那肯定很有分量。
特朗普(資料圖)
伊朗外交部發言人也提出了類似的解決方案,這表明伊朗是真的想盡快處理伊核問題。從伊朗的角度看,這不難理解。伊核協議馬上就要到期了,伊朗想抓住這個機會,和美國重新簽訂新版協議,從而換取美國取消對伊制裁。而且,伊朗總統佩澤希齊揚之前也公開表示,伊方準備好了就伊核協議和美國進行接觸。按照伊朗的程序,總統能這么表態,大概率是得到了最高領袖哈梅內伊的授意。這也說明,伊朗現在對美國的強硬態度,說不定只是為了多爭取些談判籌碼。
伊朗提出讓中俄擔保,更像是在外交困境下的一種策略性喊話。過去幾年,伊朗和西方國家在核協議上一直拉扯不清,尤其是特朗普政府單方面退出“伊核協議”后,伊朗被美國多方面圍堵,還被指責“恢復核活動造成國際局勢不穩”,真是有苦難言。現在伊朗提出這個要求,背后其實是對自身與美國直接談判能力不足的不安。
從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的角度來講,他的處境也很艱難。對他來說,一場沖突就可能讓他下臺,不僅僅是美國發起的沖突,伊朗在中東其他沖突中的失利,都可能引發民眾的不滿。所以他一直避免沖突,在中東核心問題上不斷退縮。但現在美國主動找上門談伊核問題,這可是伊朗的核心利益,一旦讓步,哈梅內伊可能面臨嚴重后果,他不得不謹慎對待。
哈梅內伊(資料圖)
對于中俄可能提供擔保這件事,各方看法不一。俄戰略研究中心專家科洛巴諾夫指出,中俄若能擔保,不僅能約束美國,俄伊還可以共建核電站,為伊朗民用核計劃提供支持,消除美國的指控。但俄羅斯方面也有自己的考量,克宮發言人佩斯科夫表示,是否提供擔保取決于美伊雙方談判的結果,這其實是委婉地拒絕了伊朗的請求。因為核武器問題責任重大,伊美之間缺乏互信,中俄貿然介入可能被美國視為“選邊站”,局勢惡化時還可能被推到前臺“背鍋”。而且俄羅斯自身在烏克蘭問題上已經面臨西方圍堵,在中東問題上必須更加謹慎。
中方的立場一直很明確,外交部發言人表示,任何試圖分裂中俄和伊朗合作的圖謀都不會得逞。中國始終主張通過外交途徑解決伊朗核問題,支持重啟伊核協議談判,反對單邊制裁與極限施壓。不過,“擔保”和“支持和平”是兩碼事,擔保意味著要為他國行為負責,這不符合中國外交的追求。中國可以在談判中發揮協調斡旋作用,但不會輕易充當“核問題擔保方”。
美伊之間這場核問題談判,就像一場復雜的棋局,各方都在為自己的利益博弈。伊朗希望通過談判解除制裁,維護國家主權;美國內部意見分歧,在強硬和妥協之間搖擺不定;中俄的態度又給這場博弈增添了新的變量。未來美伊談判究竟會走向何方,是能達成協議,還是陷入僵局,甚至引發更嚴重的沖突,現在誰也說不準。但可以確定的是,國際社會都在密切關注著,畢竟這關系到中東地區乃至全球的和平與穩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