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 廣電實務
在當今競爭激烈且快速發展的媒體行業中,廣電融媒本應作為行業先鋒,憑借創新的傳播模式、多元的業務形態在市場中披荊斬棘。然而,部分廣電融媒機構卻陷入了員工集體 “躺平”、戰斗力低下的困境,這一現象嚴重制約了機構的發展與進步,亟待深入剖析并解決。
集體躺平與缺乏戰斗力的原因剖析
(一)激勵機制不完善
薪酬體系缺乏激勵性
許多廣電融媒機構的薪酬結構相對固定,基本工資占比較大,績效工資的評定標準不夠清晰、靈活,難以真正體現員工的工作業績和貢獻程度。這就導致無論員工工作是否積極努力、成果是否突出,在收入上的差異并不顯著。例如,一位記者辛苦奔波采寫了多篇高質量、高點擊量的新聞報道,與另一位只是完成基本任務量、稿件質量平平的記者相比,月度收入可能僅相差幾十元。這種 “干多干少一個樣,干好干壞差不多” 的薪酬體系,極大地打擊了員工的工作積極性,使得員工逐漸失去了努力拼搏的動力,選擇 “躺平” 以維持現狀。
晉升渠道不暢通
廣電融媒行業發展迅速,新的崗位和業務領域不斷涌現,但與之對應的晉升體系卻未能及時跟上。一些機構內部晉升往往論資排輩,過于看重員工的工作年限和資歷,而忽視了員工的實際工作能力、創新思維和工作成果。年輕有才華的員工,即使在工作中展現出了卓越的能力和潛力,為機構帶來了顯著的效益,也可能因為在單位工作時間較短,難以獲得晉升機會。長期處于這種晉升環境下,員工看不到職業發展的希望,奮斗的熱情也會逐漸消磨殆盡,進而產生 “躺平” 心態。
(二)工作環境不佳
高強度工作壓力與低成就感并存
廣電融媒行業具有很強的時效性和突發性,員工經常需要面臨緊急任務和高強度的工作節奏。例如,在重大新聞事件發生時,記者需要第一時間趕到現場進行采訪報道,編輯需要連夜加班完成稿件的編輯和審核,以確保新聞能夠及時發布。長時間的高強度工作,使員工身心俱疲。同時,由于行業競爭激烈,受眾對于媒體內容的要求越來越高,部分員工雖然付出了大量的努力,但所制作的內容卻未能得到受眾的廣泛認可,無法獲得相應的成就感。這種壓力與成就感的失衡,讓員工對工作產生了厭倦和抵觸情緒,逐漸失去了工作的熱情和戰斗力。
內部管理混亂
部分廣電融媒機構內部管理存在諸多問題,如部門之間職責劃分不明確,工作流程繁瑣且不規范,導致在項目推進過程中,經常出現部門之間相互推諉責任、工作銜接不暢的情況。例如,在制作一檔大型電視節目時,策劃部門認為拍攝執行應該由制作部門負責,而制作部門則覺得策劃方案不夠詳細,無法有效執行,雙方僵持不下,嚴重影響了項目的進度。這種混亂的管理局面,不僅降低了工作效率,也讓員工在工作中感到無所適從,逐漸失去了對工作的信心和積極性。
(三)員工自身職業發展迷茫
行業快速變革帶來的知識技能更新壓力
隨著新媒體技術的飛速發展,廣電融媒行業正經歷著深刻的變革。從傳統的電視廣播媒體向融合了新媒體平臺、數字化技術的綜合性媒體轉型,這對員工的知識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部分員工由于年齡、學習能力等因素的限制,難以跟上行業變革的步伐,無法掌握新的技術和業務知識。例如,一些老員工對短視頻制作、直播帶貨等新興業務一知半解,在工作中感到力不從心。面對這種情況,員工容易產生焦慮和無助感,對自己的職業發展前景感到迷茫,進而選擇 “躺平”,逃避挑戰。
缺乏明確的職業規劃引導
在廣電融媒機構中,許多員工對自己的職業發展缺乏清晰的規劃,不知道自己在未來的幾年內應該朝著什么方向發展,也不清楚自己需要具備哪些能力和素質才能實現職業目標。而機構方面,也往往忽視了對員工職業規劃的引導和支持,沒有為員工提供系統的職業培訓和發展路徑。例如,一位新入職的編導,可能在工作一段時間后,仍然不清楚自己在機構內的晉升方向是成為資深編導、節目制片人,還是轉向管理崗位。這種職業發展的不確定性,使得員工在工作中缺乏目標和動力,難以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
升戰斗力的方案
(一)完善激勵機制
優化薪酬體系
構建多元化、具有強激勵性的薪酬體系。適當提高績效工資在薪酬結構中的占比,將員工的薪酬與工作業績、工作質量、工作效率等緊密掛鉤。例如,對于記者,可以根據稿件的點擊量、轉載量、獲獎情況等給予相應的績效獎勵;對于節目制作團隊,可以根據節目收視率、市場反饋等指標進行獎金分配。同時,設立專項獎勵制度,對在工作中表現突出、為機構做出重大貢獻的員工給予額外的獎勵,如創新獎、突出貢獻獎等,以激發員工的創新精神和工作積極性。
暢通晉升渠道
建立科學、公正、透明的晉升機制,打破論資排輩的傳統觀念,以員工的實際工作能力和業績為主要晉升依據。明確不同崗位的晉升標準和條件,為員工提供清晰的職業發展路徑。例如,設立從初級記者到高級記者、首席記者的晉升通道,每個層級對應不同的業務能力要求和工作成果指標。同時,定期開展內部競聘活動,讓有能力、有抱負的員工能夠通過公平競爭獲得晉升機會,為員工創造一個公平競爭、積極向上的工作環境。
(二)改善工作環境
合理分配工作任務,關注員工身心健康
根據員工的專業技能、工作經驗和能力水平,合理分配工作任務,避免任務過重或過輕。同時,建立科學的工作排班制度,避免員工長時間連續加班。例如,在新聞報道任務安排上,可以根據事件的重要程度和緊急程度,合理調配記者資源,確保每個記者都能在自己的能力范圍內高效完成工作。此外,關注員工的身心健康,定期組織員工體檢、心理健康講座、戶外拓展等活動,幫助員工緩解工作壓力,增強團隊凝聚力。
優化內部管理流程
對廣電融媒機構的內部管理流程進行全面梳理和優化,明確各部門的職責和權限,簡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例如,建立項目管理協調機制,在重大項目啟動前,由專門的項目負責人組織各部門進行溝通協調,明確各部門的工作任務和時間節點,確保項目順利推進。同時,利用信息化管理系統,實現工作流程的數字化、自動化,減少人為因素導致的工作失誤和延誤。
(三)助力員工職業發展
加強培訓與學習
針對行業快速變革帶來的知識技能更新需求,制定系統的培訓計劃,為員工提供多樣化的培訓課程。包括新媒體技術應用、短視頻制作技巧、數據分析方法等方面的培訓,幫助員工提升業務能力。同時,鼓勵員工自主學習,為員工提供學習資源和學習時間支持,如設立內部圖書館、提供在線學習平臺賬號等。此外,還可以邀請行業專家、知名學者來機構開展講座和培訓,拓寬員工的視野和思路。
提供職業規劃指導
為每位員工建立職業發展檔案,由人力資源部門和部門負責人共同為員工制定個性化的職業規劃。根據員工的興趣愛好、專業特長和職業目標,為員工提供職業發展建議和指導。例如,對于有管理潛力的員工,可以安排其參與管理培訓課程,并在工作中給予其一定的管理職責,培養其管理能力;對于技術型員工,可以為其提供技術研發、項目實踐等機會,幫助其在技術領域深入發展。定期對員工的職業規劃進行評估和調整,確保職業規劃的有效性和適應性。
廣電融媒員工躺平、缺乏戰斗力的問題,嚴重影響了機構的發展活力和市場競爭力。通過深入剖析問題產生的原因,并針對性地采取完善激勵機制、改善工作環境、助力員工職業發展等措施,有望激發員工的工作熱情和創造力,提升團隊的整體戰斗力,推動廣電融媒機構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實現持續、健康發展。希望廣大廣電融媒從業者和機構管理者能夠重視這一問題,共同努力,為行業的繁榮發展貢獻力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