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爆炸、短視頻盛行的當代社會,如何讓青少年重新發現閱讀的魅力與寫作的價值?2025年4月,著名作家肖復興走進河南省新鄉市第十中學、延津縣初級中學、安陽市鋼二路小學和安陽市第五中學,開展"閱讀與寫作"主題講座,與師生們分享了他六十余年的文學感悟。這位78歲的文學大家以溫暖而深邃的語言,通過《正是橙黃橘綠時》《風啊吹向我們》《一年好景君須記》《疏燈細語人家》等書展開閱讀和寫作的心得。引領師生思考“如何將生活細節融匯閱讀和寫作”、“人生到底應該記住什么”等話題,此次校園不僅是一場關于人文教育的生動實踐,肖復興更以其深厚的文學積淀和生命體驗,為當代青少年閱讀和寫作指引方向。
4月15日,伴隨著近千名師生齊聲朗誦肖復興作品《風啊吹向我們》,第九屆“全民閱讀 書香新鄉”暨第30個世界讀書日活動在新鄉市第十中學啟動?!靶@這幾年是學生們最珍貴的幾年,希望大家好好珍惜。讀書要從自身的興趣出發,要讓自己找到讀書的樂趣?!被顒蝇F場,肖復興老師與千名師生共話“閱讀與成長”,分享文字背后的溫情與智慧。
互動環節充滿了求知熱情?!靶だ蠋?,如何才能在日常生活中積累寫作素材呢?”學生們踴躍提問。“生活就是最好的素材庫,用心去觀察身邊的人和事,把這些點滴記錄下來,就是最鮮活的素材?!毙团d老師微笑著回答。
講座現場,千余人師生共同參與。肖復興以蘇軾名句“一年好景君須記,正是橙黃橘綠時”引出主題——在匆忙的現代生活和學習中,我們應當記住哪些真正有價值的事物?!霸谶@個短視頻和碎片信息充斥的時代,有多少人已經遺忘了生活中的美好瞬間?”肖復興的發問讓現場陷入沉思。
在活動中,肖復興不斷引導學生思考一個核心問題:在有限的生命里,我們究竟應該記住什么?他以自己的作品為例,分享了幾個關鍵視角。
他說,應該記住那些讓你難忘、心動、感興趣而且值得回味的一切——在《正是橙黃橘綠時》中,肖復興記述了身邊親人、朋友等對他生命有著影響的每個人。肖復興用文字保存了對他們的記憶,讓讀者感受到了身邊的人和事雖小,但總有一絲溫暖能照亮明天的路。肖復興告訴學生:“世上有一些人是應該記住的。如果根本就不知道,是見識的淺陋;如果知道了而沒有記住,是心無所持,猶如荒漠,撒下再多的種子,也難以發芽?!?/p>
安陽市鋼二路小學講座則更具互動性,學生們通過朗誦、畫作等活動形式,讓《正是橙黃橘綠時》《風啊吹向我們》等作品具象化,不僅展現了孩子們的綜合素質能力,也傳達了對肖復興作品的深刻理解。肖復興為此幾度感動落淚,他說,看到這些,為自己的寫作賦予了更大的意義,更堅持堅信寫作帶給年輕一代的價值。他不斷強調寫作對一個孩子的營養是巨大的,甚至比課堂作用要大。他動情地說道,并呼吁建設更多更便捷的圖書館:“圖書館不是要建多么大,多么富麗堂皇,而是要建得方便,建得實用,讓學生時刻能享受圖書館的魅力?!?br/>
肖復興特別強調觀察和記錄日常生活的重要性。在安陽市第五中學的分享環節,他以自己寫給年輕人的散文《風啊吹向我們》為例,說明如何交朋友,如何交對朋友使得彼此互助互長,實則承載對少年時期友人的無限懷念與情感。同時他強調,這更是寫作的素材,要善于從平常細節中引發深刻思考,記住這些讓我們感動、使得我們難以忘卻的人和事。他建議學生隨身攜帶小本子,隨時記錄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讓自己感興趣的一切的事情。他強調,這就是記錄,記錄生活,它可以詩意,可以隨性,主要在于記錄的人。
肖復興特別強調:“一個孩子不能沒有朋友,選擇什么樣的朋友,建立什么樣的友情,對于孩子的成長至關重要?!边@句話直擊現代家庭教育的痛點。在追求學業成績的同時,我們是否忽視了孩子的情感需求?當我們將孩子的時間排滿各種補習班時,是否剝奪了他們發展社交能力的機會?《風啊吹向我們》提醒我們,友誼不是學業的對立面,而是孩子完整人格發展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肖復興最后引用新書中的話勉勵學生:“希望同學們都能在生活和不同的心情中,捕捉到詩意,那是生活的底氣也是散文的魅力。”他希望通過《一年好景君須記》這本書,年輕讀者能夠學會在匆忙的生活中停下腳步,發現并記住那些真正值得珍藏的瞬間。
肖復興此次校園行重點推介的作品《風啊吹向我們》,這部作品描繪了“我”與月亮、麥秋、石頭四個性格迥異的孩子的友情故事。他們有的內向敏感,有的活潑開朗,有的家境優渥,有的生活拮據,卻因為心靈的共鳴走到了一起。這種超越外在條件的純粹友誼,恰恰是當代孩子最為稀缺的珍寶。
據了解,《風啊吹向我們》不僅是一部關于少年友誼的小說,更是一面鏡子,照見了當代家庭教育的盲區——在追求成績和才藝的同時,我們是否忽略了孩子作為社會人的基本需求?肖復興用他溫暖而深刻的筆觸提醒我們:友誼不是學業的敵人,而是成長的盟友;不是時間的浪費,而是生命的投資。
肖復興在講座中特別強調:“希望同學們能在在此書中,遇見那個在時光河流里倔強奔跑的自己——眉目清亮,掌心有風,永遠相信下一個街角會有光。”這句話也成為許多學生記在筆記本上的金句。
從《正是橙黃橘綠時》到《一年好景君須記》:肖復興的文學世界
肖復興,1947年出生于河北滄州,1968年到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現今北大荒農墾)插隊,曾任《人民文學》雜志社副主編,《小說選刊》副主編,國務院新聞辦中國網專欄作家,已出版50余種書。2023年,他憑借《正是橙黃橘綠時》獲得人民文學獎特別獎。
《正是橙黃橘綠時》是肖復興2022年出版的散文集,收錄59篇不同時期創作的經典散文,內容涵蓋對舊人舊事的回憶、對音樂的賞析,以及日常生活、旅游途中的所見所感。書名取自蘇軾名句“一年好景君須記,正是橙黃橘綠時”,書中文字“像一雙溫暖有力的大手,撥開物欲時代里的浮華,重建內心里的赤子力量”。評論家唐寶民評價:“每一段文字,都如種下一株花草,讓人能感受到生活的詩意。這些文字能溫暖你的三餐和四季,讓你收獲優雅與從容?!?/p>
《三月煙花千里夢》是肖復興的另一部重要散文集,書名取自郁達夫詩句,書中記錄了作者對青春歲月的回憶與思考。肖復興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那個特殊年代里普通人的情感世界,展現了歷史洪流中個體的堅韌與溫情。
《肖復興散文》是其散文創作的精選集,涵蓋了作者多年來的代表性作品。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總編輯韓敬群評價肖復興的散文風格:“清新、自然、放松,肖老師從不拽文,也不寫漂亮的辭藻。但是他是一個特別有心的人,他愛學習、愛觀察,對生活、對人和事充滿了好奇心。”
《疏燈細語人家》則聚焦城市普通人的生活狀態,特別是北京胡同里的市井人生。肖復興善于從平凡中發現不平凡,在瑣碎中提煉詩意,這部作品充分展現了他“為普通人立傳”的創作特點。
2025年4月,肖復興的全新散文《一年好景君須記》出版,作為《正是橙黃橘綠時》的姐妹篇,這部散文集記錄了他從童年到青春學生時代經歷的回顧、懷舊與思考。以個人經歷為依托,從日?,嵤鲁霭l,展現了敏銳的觀察力和深刻的感知力。在講座中,肖復興特別強調:“關于讀書,如今我們首先要做的是讓孩子重拾讀書的興趣。”
肖復興此次河南校園行,成為一場生動的文學教育實踐。在多場活動的分享中,肖復興都與師生進行了深入互動,耐心回答每一個問題,甚至為學生的讀書筆記寫下評語。作為當代散文的代表人物,肖復興的文字以平實的筆觸抒發深刻的感悟,始終關注普通人的情感世界。從《正是橙黃橘綠時》到《一年好景君須記》,他一直在探索同一個主題:如何在快速變遷的時代中保持精神的獨立與豐盈。此次校園講座,他將這一探索帶給了最需要引導的年輕一代。講座后,肖復興感嘆:“看到這么多年輕面孔對文學依然保有熱情,我覺得自己的寫作更有意義了?;蛟S他們中就會誕生未來的優秀作家,這就是文學薪火相傳的魅力?!边@句話,或許正是這位文學大家此次河南之行的最好注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