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爾中央地方法院門前,三臺攝像機對準了從黑色轎車走下的尹錫悅。
這位72歲的前總統戴著深藍色口罩,目光刻意避開鏡頭,卻在踏入法庭時突然轉身向旁聽席鞠躬——這個動作被韓聯社解讀為“對支持者的最后致意”。
這場持續兩小時的二次庭審,不僅曝光了軍方證人指認總統親自下令“闖入國會”的鐵證,更讓韓國司法史上首次出現前總統當庭與軍官對質的戲劇性場面。
時間倒回2024年12月3日深夜,首爾龍山區國防部大樓突然燈火通明。
時任總統尹錫悅在未召開國務會議的情況下,以“清除親朝勢力”為由簽署緊急戒嚴令,調派首都防衛司令部精銳部隊封鎖國會。據現場軍官回憶,士兵們接到指令要求“破門帶離議員”,甚至配備非致命性武器。
這場持續僅4小時的軍事行動,卻在凌晨被國務總理韓德洙緊急叫?!@位尹錫悅曾經的親信,在憲法法院作證時坦言:“我意識到這是憲政暴動”。
4月14日首次庭審中,尹錫悅用93分鐘慷慨陳詞,6次高喊“荒唐”否認指控,甚至打斷檢察官發言稱“你們不懂國家安全”。
這種強硬姿態在二次庭審中遭遇重挫:特戰司令官金亨基當庭出示通話記錄,顯示戒嚴當晚尹錫悅直接下令“清空議事廳”。
更致命的是,前防長金龍顯的書面證詞揭露,尹錫悅曾密謀扣押在野黨領袖。
面對如山鐵證,尹錫悅律師團轉而攻擊證人可信度,質疑軍方“為自保編造指令”——這種策略被《京鄉新聞》評價為“困獸之斗”。
此次審判打破韓國司法慣例,允許媒體拍攝被告入庭畫面,背后藏著多重考量。
一方面,執政黨國民力量黨急于與尹錫悅切割,法務部長在庭審次日公開表態“尊重司法獨立”;另一方面,隨著6月大選臨近,在野黨共同民主黨借機展示“清算積弊”決心,候選人李在明的民調支持率已突破47%。
這種微妙平衡在法庭細節中顯露無遺:當法官詢問是否加快審理速度時,檢方立即反對,暗示要將審判拖入大選周期。
盡管尹錫悅仍擁有15%的頑固支持者,但司法天平已明顯傾斜。除了內亂罪,他還面臨濫用職權、妨礙司法等6項指控,刑期可能累計超30年。
其妻金建希更成檢方突破口:2024年收受名牌包、干涉人事任命錄音等新證據不斷曝光,兩人很可能面臨“獄中夫妻”的結局。
值得玩味的是,曾力挺尹錫悅的財閥團體開始撤資其家族企業,三星電子更刪除官網所有與總統府合作照片。
站在被告席的尹錫悅,恰似韓國政治周期的活體標本。從樸槿惠“親信干政”到文在寅“司法改革”,每任總統都難逃“青瓦臺詛咒”。
但此次審判的特殊性在于:軍方首次成為扳倒總統的關鍵力量,首都防衛司令部30名軍官集體反水提供證詞,被《東亞日報》稱為“槍桿子對權杖的審判”。
正如憲法法院在罷免裁定中所寫:“總統動用軍隊干預國會,重現了全斗煥時期的幽靈”。
隨著下一次庭審定于5月5日,這場世紀審判正演變為政治博弈的籌碼。
李在明團隊放風稱“若當選將推動修憲削減總統權力”,而看守政府已悄悄刪除總統府官網所有尹錫悅講話。
在首爾光化門廣場,市民自發豎起的倒計時牌顯示“距審判終結還有58天”,電子屏上的數字每跳動一次,都在提醒這個國家:當總統坐上被告席時,民主的學費才剛剛開始繳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