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入河排污口作為陸域污染源向水體排放污染物的關鍵通道,在水環境質量監管中占據重要地位。準確監測其流量與水質,是實現水污染防治、保障水生態系統健康穩定的關鍵舉措。本方案旨在構建一套科學、高效、可靠的入河排污口監測系統,實現對排口流量與水質的實時準確監測,為環境管理決策提供有力支持。
二、監測目的
- 流量監測 :精確掌握入河排污口的污水排放流量,為污染總量控制、排污許可管理提供基礎數據,評估污水排放對受納水體的稀釋能力影響。
- 水質監測 :實時監測污水中各項污染物指標,如化學需氧量(COD)、氨氮(NH? - N)等濃度,及時發現水質異常,為污染溯源及治理提供依據。
系統采用分層分布式架構,包括現場監測層、數據傳輸層、數據處理層與應用管理層。
- 現場監測層部署在排污口現場,配置各類流量、水質監測設備及輔助設施,負責實時采集污水流量與水質數據,并進行初步數據處理。根據排污口類型、污水排放規律及監測需求,合理布設監測點位與設備。
- 數據傳輸層選用 4G無線通信技術或有線網絡,將現場監測設備采集的數據傳輸至數據處理層,確保數據傳輸的穩定性、實時性與可靠性。配備數據傳輸單元(RTU)或具備通信功能的監測設備,實現數據的遠距離、高速、安全傳輸。
- 數據處理層構建數據接收服務器,對采集的原始數據進行接收、存儲、整理與清洗,去除無效數據、異常數據,提高數據質量。
- 應用管理層開發監測數據可視化平臺,以直觀圖表、報表形式展示排污口流量、水質實時數據及歷史趨勢,為環境管理人員提供決策支持。設定報警閾值,當監測數據超出預設標準時,系統自動觸發報警機制,通過短信、郵件等方式及時通知相關人員。
四、流量監測設計方案(一)監測方法選擇
依據污水排放流量的特點與監測精度要求,可選用以下流量監測方法:
- 電磁流量計 :適用于污水中含有導電物質的情況,利用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測量污水流量,具有精度高、量程范圍寬、安裝簡便等優點。
- 多普勒超聲波流量計 :基于多普勒效應測量污水流量,安裝簡便,對管道無壓力損失,適用于大口徑管道或明渠流量監測。
- 巴歇爾槽 :通過控制污水的流態,根據水位與流量的固定關系計算流量,適用于明渠污水流量的測量,成本較低,結構簡單,但受環境因素影響較大。
根據監測方法確定相應的流量監測設備,并依據污水流量范圍、水質特性、安裝環境等因素選擇適配的設備型號。所選設備應滿足以下要求:
- 具備較高的測量精度,一般流量精度不低于 ±2%。
- 具有良好的穩定性和可靠性,能夠在惡劣的環境條件下長期穩定運行。
- 滿足防爆、防腐蝕、防水等要求,適應污水處理設施的特殊環境。
- 具備數據遠傳功能,能夠將流量數據實時傳輸至數據采集系統。
- 安裝位置選擇 :流量監測設備應安裝在污水流動穩定、無障礙物的直管段上,避免安裝在管道彎曲、分叉或泵后等易形成流態紊亂的位置。對于巴歇爾槽,應確保槽體水平,進出口水流順暢。
- 設備安裝 :嚴格按照設備說明書進行安裝,確保傳感器安裝牢固、連接緊密,避免漏水、漏氣等情況。
- 調試與校準 :設備安裝完成后,進行通電調試,檢查設備運行狀態是否正常,顯示數據是否穩定。使用標準流量計或已知流量的設備對監測設備進行校準,確保測量數據的準確性。
五、水質監測設計方案(一)監測指標確定
根據國家及地方水環境質量標準、污水排放標準以及排污口所接納的污水類型,確定水質監測指標,一般包括:
- 常規指標 :COD、氨氮、TP、TN、pH 值、水溫、流量等,反映污水的基本污染程度與水文特性。
特征指標 :針對特定行業或污染源的污水,監測其特征污染物,如石化行業的石油類、揮發酚,電鍍行業的重金屬(銅、鋅、鉻、鎳等)等。
(二)監測設備選型
依據監測指標與精度要求,選擇合適的水質監測設備,常見的設備類型如下:
- 在線水質分析儀 :可實時連續測量污水中各項污染物濃度,如 COD 在線分析儀、氨氮在線分析儀等,采用化學分析原理,具有較高的測量精度與靈敏度。
- 水質傳感器 :體積小、成本低、響應快,可實時監測污水的水質參數,如 pH 傳感器、電導率傳感器等,但受環境因素干擾較大,需定期校準。
- 重金屬離子選擇性電極 :用于監測污水中重金屬離子濃度,具有選擇性好、響應速度快等優點,但電極使用壽命有限,需定期更換。
- 安裝位置選擇 :水質監測設備應安裝在污水水質混合均勻、流量穩定的區域,如排污口的混合池或管道內,確保采集的水樣具有代表性。同時,要考慮設備的安裝空間、維護操作便利性及安全性。
- 設備安裝 :在線水質分析儀應安裝在的分析小屋內,配備完善的防護設施,避免環境因素對設備的影響。水質傳感器應安裝在污水水流順暢的位置,確保傳感器表面清潔,不受污物堵塞。采樣系統應合理設計,保證水樣采集的及時性與準確性。
- 調試與校準 :設備安裝完成后,進行通電調試,檢查設備運行狀態、數據傳輸是否正常。使用標準溶液或已知濃度的樣品對監測設備進行校準,確保監測數據的準確性與可靠性。
六、結論
本入河排污口監測系統設計方案從流量與水質監測需求出發,構建了完整的監測系統架構,涵蓋了監測設備選型、安裝調試、數據傳輸處理、系統功能設計、質量保證及運行維護等各個環節,能夠實現對入河排污口的實時、準確、有效監測,為水環境污染防治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撐。在實際應用中,可根據具體項目需求進行適當調整與優化,確保系統滿足不同場景下的監測要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