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范佳
4月22日,山東省政府網站發布《關于塑強“民事無憂·企事有解·政事高效”服務品牌深化營商環境改革創新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方案》提出,聚焦“政事高效”,進一步推進政務運轉提質增效。
推進“無證明之省”建設。規范電子證照證明制發,建立“一數一源”數據標準體系,升級打造企業(個人)專屬數字空間。以企業(個人)參與生產生活的第一視角,拓展“一碼(魯通碼)、一卡(社保卡)、一證(身份證)、一照(照片)”等“四個一”應用場景體系。
推進“無押金城市”建設。探索分類推進“無押金”服務新模式,直接取消圖書借閱、人才公寓入住押金;鼓勵有條件的市通過信用承諾替代、對信用良好的主體免押金等方式,減免住宿、房屋租賃、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項目投標押金(保證金)等;鼓勵醫療機構推廣試行先診療后付費、免住院押金等“信用就醫”模式;強化樓房裝修等押金有序管理;依法清理巡游出租汽車高額風險押金和用人單位入職押金。
推進“無人工審批”模式。加快“人工智能+政務服務”改革,探索在省市政務服務系統部署人工智能大模型,拓展智能問答、智能檢索等應用場景。建立全省政務服務業務語料庫,持續加強政務大模型訓練提升,為企業群眾提供咨詢引導、預填、預審等服務。聚焦“高效辦成一件事”重點事項,深化數據共享和電子證照應用,事項好辦易辦率達到90%以上。
推進數字賦能為企業和基層減負。深化企業數據填報“一件事”改革。建設“一表通”,推動基層通用數據信息“網上直報”且“只報一次”,健全基層報表準入退出和清單管理機制。堅持非必要不開設,持續深化政務新媒體、APP等清理整合。對12345熱線多次重復投訴、基層無力解決的難題等,強化分類處置,涉及條線部門職權的原則上以條線部門為主。
推進“1530”政務服務圈建設。組織實施現代智慧“政務綜合體”試點提升計劃。開展政務服務拓展行動,為企業提供金融、項目、人才等精準化增值服務。建設完善政務服務數字駕駛艙。鼓勵各地結合實際推動鄉鎮(街道)等基層政務服務場所建設,推進政銀融合試點,打造便捷高效“1530”政務服務圈。
推進企業群眾訴求高效閉環解決。提升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法治化、標準化、智能化水平,規范熱線訴求流轉流程,健全訴求歸口分類體系,強化大數據分析預警感知功能,推動承辦單位依法依規解決訴求,引導企業群眾合理解決糾紛。進一步健全政企常態化溝通交流機制,暢通省長信箱、96178等“省長直通車”渠道,完善山東與跨國公司合作懇談會、外商投資企業圓桌會等制度。
推進規范涉企行政執法。開展規范涉企行政執法專項行動,加快打造涉企行政檢查“一張網”,集中整治亂收費、亂罰款、亂檢查、亂查封,堅決防止違規異地執法和趨利性執法。梳理公布全省統一的行政檢查事項清單,實現“清單之外無檢查”。堅持“管住風險、無事不擾”“無線索不檢查”,推行“掃碼入企”,優化“綜合查一次”“雙隨機、一公開”、信用監管、非現場監管,減少入企檢查次數。
推進惠企政策“直達快享”“免申即享”。建立惠企政策集中統一發布機制,對涉企及人才財政獎補類政策分批分類納入“魯惠通”政策兌現服務平臺管理、運行。進一步提高政策精準度,深化政策數字化改造和人工智能應用,完善“政策找人”機制。在政務服務大廳設立惠企政策綜合服務窗口,一站式提供政策推薦、咨詢、解讀、申報等服務。
推進信用體系建設與應用。深化拓展信用應用場景,辦好全省信用惠企便民十大實事。開展市級政府政務誠信評價,探索政府合同履約智能化管理。支持法院常態化開展黨政機關、國有企業拖欠民營企業中小企業賬款案件專項執行。完善防范化解拖欠中小企業賬款長效機制,著力解決拖欠民營企業賬款問題。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齊魯壹點”,全省800位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