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老二相爭,倒霉的永遠是老三老四!
中美關稅戰打到這一地步,兩國已經手段盡出。
美國揮舞著關稅大棒,制裁全球,我國祭出稀土禁令,封鎖美國制造業。
在這禁令之下,特朗普也慌了,但最慌的,卻是日本和歐洲的車企們……
美國有關稅,我國有稀土
自從特朗普上臺以后,是徹底不再掩飾自己的意圖了。
接連數次的對我國強加關稅,直接打斷了兩國之間的正常貿易。
那既然特朗普都動手了,我國自然也不可能對美國手下留情。
就在美國將關稅加到100%以上的同一時間,我國也將美國商品關稅加征到100%以上。
并且在文件中明確表示,以后美國想怎么加怎么加,我們不會再搭理了。
事實上,在關稅加到50%以上的時候,貿易已經不可能再進行下去了。
再往上加,也只是文字游戲,實際上毫無作用,特朗普的目的也只是展示出自己的強硬態度。
不過,美國既然不打算主動服軟開啟談判,那我國也就祭出了真正的“戰略武器”稀土禁令。
之前在2010年的時候,我國的一艘漁船在釣魚島附近被日本海岸警衛隊扣押。
此事在當時一度成為國民熱點,在全球網絡掀起巨大的風浪。
而在這件事情發生之后,我國一邊通過外交手段譴責,一邊暗地里對日本進行稀土管制。
短短幾天時間,日本稀土的價格翻了近10倍,索尼、豐田等企業遭受重創。
直到日本放人之后,稀土才恢復正常供應,這也是我國第一次動用稀土這種戰略武器。
稀土之所以這么重要,是因為它關系著半導體、軍工等高精尖產業的發展。
甚至就連美國軍隊用來威懾全球的F35,也必須要有稀土才能生產。
就在前不久,我國宣布對美稀土禁運的時候,負責生產F35的美國洛馬公司,公開求饒。
直接表示沒有稀土不止F35沒法生產,特朗普夢寐以求的六代機,也是空中樓閣。
可以說,稀土甚至是美國軍事霸權不可缺少的基石,而現在,這個基石就握在我國的手里。
因此,就在稀土禁令發布之后,美國也是真的坐不住了,想盡各種辦法搞到稀土。
甚至在前段時間的時候,還試圖通過走私的方式,從我國帶走稀土。
但不出意外的失敗了,接連兩次被公開查獲稀土走私,直接鎖定了相關生產企業的高管。
連國內這些間諜的根,都給一鍋端了。
可以說,因為一個稀土,美國的損失相當慘痛,然而最慘痛的,其實還不是美國,而是日本和韓國的車企們……
老大老二打架,老三老四沒了
都說“老大老二打架,最先死的是老三”,現在看來確實不錯。
就在我國祭出稀土禁令的時候,日本和歐洲的那些汽車企業們是真的麻了。
因為,稀土禁令涉及的范圍不只在美國,對全世界很多國家都是有效的。
而且,和以往不同的是,這車的稀土管控聚焦在中重稀土,這些稀土是耐高溫的磁鐵的關鍵原料。
而這種耐高溫的磁鐵,是制造汽車中發動機、電機、變速器的關鍵部件必不可少的原料。
用一種形象一點的比喻,如果將影響劃分為10個等級的話,那禁令的影響就是7或8級。
日本政府官員在接受采訪的時候,明確表示,如果不能回復,那么最遲3個月后,日本車企就會停產。
同樣的問題,也擺在了歐洲車企面前,一樣是3個月時間,解決不了就會對供應鏈造成重大影響。
可以說,現在我國和美國打架,還沒有傷到兩國的根骨,但卻已經對日本和歐洲的車企造成了重創。
3個月的時間,解決不了就停產,那能解決嗎?顯然不可能!
早在2010年我國對日本稀土禁令之后,日本和美國就開始嘗試替代方案。
可15年過去了,稀土禁令依舊有效,甚至效果還越來越大。
然而,日本和美國尋求替代方案的想法,卻始終沒有實現。
時至今日,我國依舊控制著稀土供應鏈,而西方國家,卻隨著科技的進步,越來越受制于稀土。
甚至到現在,當我國宣布稀土禁令,日本和歐洲車企直接面臨生死危機。
3個月后,沒有稀土就找不出來車,這種打擊比金融和技術上的打擊更大。
那么,你覺得日本和歐洲的車企,未來還能有什么手段呢?歡迎留言討論……
參考信息源:
[1]官方媒體:觀察者網 2025-04-21《中國限制稀土出口,業界警告車廠恐在數月內停產》
[2]官方媒體:財聯社 2025年04月21日《稀土供應變化或導致生產中斷!全球汽車業陷入焦慮》
但為提升文章可讀性,細節可能存在潤色,請理智閱讀,僅供參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