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潮涌動,生機勃發。紫牛號2025年第一季度榜單在這美好的時節正式發布!本季榜單依托傳播大數據分析、結合號體熱度、內容質量、社會影響力、創新性等維度評估,從黨政號、企業號、個人號、少年志(校園號)、媒體號五大板塊,全方位展現政務傳播、品牌建設、文化傳承、教育實踐等領域的蓬勃活力。創作者們以精彩紛呈的作品為平臺注入了新鮮動能,彰顯各領域的獨特魅力與深厚積淀。
2025 年第一季度,紫牛號平臺發布作品數量同比增長 25%,創作者規模持續擴大,內容生態呈現出 “專業化、多元化、深度化” 新趨勢。政務傳播觸達民生關切,品牌建設賦能實體經濟,文化傳承創新情感表達,教育實踐激發青春能量,多維亮點輻射全國用戶,形成廣泛社會影響力。
黨政號:聚焦民生服務,踐行社會責任
黨政號榜單
黨政號榜單以服務民生、推動基層治理為核心,充分發揮政務傳播主陣地作用。多次蟬聯榜首的“健康常州”通過鮮活案例普及健康知識,展現公共衛生服務成果,并聯合熱心企業開展公益獻血活動;“常州二院”創新體衛融合模式,為馬拉松賽事提供專業健康保障,彰顯公立醫療機構擔當。
地方治理方面,“幸福大廠”以漆扇制作、少兒閱讀推廣等活動激活傳統文化傳承;“石城公證”發布遺產繼承、房產處理等公證指南,助力公眾規避法律風險。“古雄街道”“江蘇省體育局訓練中心”新晉上榜,前者作為南京 “最年輕” 的街道,積極探索基層治理創新;后者則依托競技體育核心基地優勢,持續為體育事業輸送人才。
企業號:創新驅動發展,賦能實體經濟
企業號榜單
企業號榜單聚焦科技創新與產業升級。“文化國信”作為企業號榜單的新星,首次登榜便一舉奪魁,在展示企業發展成果的同時,通過深挖企業文化內涵,展示了新時代產業職工的精神風貌和企業的社會責任擔當;“涵博健康”以品牌建設與健康科普內容穩居第二;“金鷹集團”通過公益與商業結合強化社會責任形象。
行業標桿如“華潤電力南京公司”聚焦綠色能源轉型;“洋河股份”以《白酒工藝解析》系列視頻展現傳統技藝創新;“江蘇交響”則以高雅藝術普及推動文化惠民,彰顯企業多元價值。
個人號:深耕文化沃土,記錄時代脈搏
個人號榜單
個人號榜單呈現多元創作生態。多次蟬聯榜首的非遺代表性傳承人“陳耀剪紙”,將傳統剪紙技藝融入現代審美;“享受人生”以散文探討生活哲學,引發深度思考;“姑蘇攝影”用鏡頭定格江南詩意的美;“鶴鄉射陽”記錄公益溫情;“徐福庚”紀實城市變遷,均以獨特視角展現人文關懷。
本期榜單還呈現出一大特色:新銳創作者嶄露頭角。如,“書香致遠”將深厚的文化積淀和閱歷融入筆端,傳遞對人生價值的思考;“良言寫意”的游記和AI插圖獨樹一幟,以細膩筆觸撫慰人心;“江南”融合古韻與現代敘事,“任康”捕捉平凡生活的真實美好,為榜單注入新鮮活力。
少年志(校園號):中小學校亮點內容集成展示
少年志榜單
揚子晚報“少年志”品牌始終秉持著與學校深度合作的理念,全力構建“少年志聯盟”,為全省眾多少年志聯盟學校搭建了精品內容發布與展示的優質平臺,助力校園文化的傳播與素質教育成果的展示。在 2025 年第一季度榜單中,入榜學校傳播指數持續攀升,呈現出蓬勃的發展態勢。
“南京玄武外國語學校”憑借特色課程與優異成果脫穎而出,彰顯素質教育實力;“南京市科利華小學”通過分享“課間15分鐘”創新設計等活動,呈現校園建設新風貌;“南京外國語學校”聚焦學科競賽與國際交流,學生在各類競賽中佳績頻傳。
“南京工業大學實驗小學”以“童創谷”為特色,激發學生創造力;“江蘇省曲塘高級中學”分享教學改革經驗,新教學法與特色課程助力學生成長;“南京市中華中學”展示多彩學科活動,貫徹綜合素質培養理念。
此外,南京市中華中學、南京市鼓樓區第一中心小學、南師附中新城小學南校區、鹽城市亭湖區景山小學、南京市致遠初級中學等校通過平臺展示特色,共同豐富教育資訊生態,為教育教學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參考。
本季度,大量的中小學校通過紫牛號?少年志平臺,積極分享校園熱點新聞、教育教學成果、創新課程設計理念與實施情況以及優秀學生作品等,極大地豐富了校園文化建設和素質教育成果的呈現形式,為平臺受眾提供了豐富的教育資訊,進一步提升了“少年志聯盟”的影響力與吸引力。
媒體號:傳遞深度價值,服務全齡群體
媒體號榜單
媒體號榜單以內容專業性與社會服務性為標桿。“銀齡數智生活學堂”聚焦老年群體,發布鐵路積分優惠、藥品追溯碼查詢等實用指南,助力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新江北”深耕區域新聞,賦能地方發展。
科技與人文領域,“傳媒觀察”探討AI對人類情感的影響,引發傳媒學界熱議;“揚子名醫團”聯合三甲醫院開展線上問診,“科技牛咖”解讀人工智能前沿技術,彰顯媒體社會責任。公益維度,“南京市鼓樓區瓷緣殘疾人之家”通過傳拓課堂、陶藝活動搭建殘障群體文化參與平臺,傳遞社會溫度。
內容生態百花齊放,創新實踐驅動社會進步
2025年一季度榜單不僅是一次創作者成果的展示與回顧,更是一幅展現社會活力的全景圖。從黨政號的民生關切到企業號的產業革新,從個人號的文化深耕到媒體號的深度洞察,再到少年志的青春力量,各領域號主以內容為紐帶,推動知識共享、文化傳承與社會進步。未來,紫牛號平臺將持續攜手各領域號主,以技術迭代與用戶需求為導向,探索內容創新與專業深度的新邊界,共同書寫紫牛號與用戶“雙向奔赴”的新篇章。
紫牛新聞/揚子晚報記者 張燕 楊志敏 王雪瑞
數據技術支持 鐘任遠
榜單美術設計 趙 岑
校對 盛媛媛
編輯 丁皓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