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央視八套黃金檔熱播的都市劇《蠻好的人生》,將鏡頭聚焦保險業這一甚少出現在熒屏上的職業。該劇以39歲保險經紀人胡曼黎(孫儷 飾)家庭、事業的雙重崩塌為起點,通過她與28歲的年輕保險人薛曉舟(董子健 飾)之間的對照、沖突與和解,揭開保險行業鮮為人知的生存法則。
這也是孫儷繼《烏云之上》后推出的另一部新劇。從上一個極度壓抑的角色到胡曼黎這樣張揚的“e人”,背后有什么故事?來聽聽曾執導過《如懿傳》《玫瑰的故事》《小別離》等劇的導演汪俊怎么說。
希望從陷入瓶頸的都市劇“突圍”
問:為何會關注保險行業的題材?
答:接到這個戲以后,對保險行業進行了一些調研。也深入到一些保險公司去跟他們的員工進行了交流,尤其是孫儷,她也進行了大量走訪。
去采訪以后發現其實有些陷阱是夸大了的,是有一些誤解。我之前沒有買過保險,我自己拍完這個戲以后都接觸了好幾家保險公司,也想買一些保險。像我們劇中說的,可能保險并不是錦上添花,它是雪中送炭,跟民生是緊緊相關的。我們這戲的很多案例都是真實的案例,我相信大家看完我們這個戲,會對保險行業有一個重新的認識。
問:您認為都市劇在當下市場環境中面臨哪些挑戰?
答:職場劇包括都市劇,我覺得遇到的瓶頸是幾年前就已經發生了。就是因為我拍都市劇比較多,像《小別離》《小歡喜》《小敏家》都是都市劇,也包括《玫瑰的故事》,但是創作都市劇其實非常難,有時候很茫然,不知道寫什么,因為所有的社會話題幾乎都說的差不多了。無非就是婚姻,然后親子關系、代際關系、教育,子女教育、養老問題,無非就是這些話題。
這些話題在影視作品當中已經出現了很多年,其實我蠻頭疼的就是看到現在市場上很多劇本,都有點兒大同小異,老繞不出去那些套路。怎么表達?其實我這次接《蠻好的人生》,因為它有一個領域是我沒有涉獵過的,就是保險行業。我們這個戲也可以說是半行業劇,它一半是行業,一半是家庭,有了家庭的襯托,人物的質感和根基會更牢靠。
最早在開拍前,孫儷就問我,怎么去定義《蠻好的人生》?這是一個職場劇還是生活劇?我說不要定義,因為職場就有職場的局限,家庭有家庭的局限,我覺得兩者的融合可能就是《蠻好的人生》,因為這是互補的,因為人物有成長、你如果沒有家庭給它來做一個后盾,用家庭作為一個土壤,它很多東西都就是不真實了。用我們的視角,用我們獨特的人物和獨特的故事再表達一遍,可能會跟別人不一樣。
都市劇所有的人都是你周圍的人,都是實實在在圍繞在觀眾身邊的。 你騙不了觀眾,微有一點懸浮、有點假,觀眾馬上就會棄劇,就會覺得你這個瞎編,因為我沒有見過這樣的。所以我們要做的就是要把都市劇拍得非常真誠,所有的人物也好,事件也好,讓他有呼吸感。當然就是說要做到這一點,要賦予它大量的生活的細節。生動的細節,它是編不出來的。
我當然還會在這個賽道上繼續努力。也有人說都市劇是我的舒適區,其實如坐針氈,因為越來越難。我一旦接到現代戲或者都市劇,我都會很痛苦,因為覺得太難了,不知道從哪兒下手。我希望找到一些突破口。
像胡曼黎那樣活出自我
問:孫儷這次飾演的角色和她此前飾演的角色反差較大,如何與她去溝通角色?
答:孫儷扮演這個角色,跟她之前所塑造的人物形象還是有蠻大的區別的。有的觀眾說人物好像是《辣媽正傳2》,我覺得不對。這個胡曼黎不一樣,這么大的孩子的母親。然后胡曼黎這個人物比她之前的那些形象更接地氣,更落地。大家可能一開始覺得胡曼黎身上有些毛病啊,比方說愛虛榮、抖小機靈,撒一點小小的善意的謊言等等。往后看就覺得這個人物是她很豐滿,她真正的內心和她的外表是有很大的反差的。
她那一套市井哲學,她那套生存法則,跟現在的職場女性更加接近,我相信很多職場的女性,尤其是中年職場女性會從她身上看到很多自己的影子,有焦慮,也有這種這種頑強不屈的這種拼勁兒,這她身上都非常充分,我相信她能夠得到很多職場女性的共鳴,我覺得孫儷也演得非常好,非常有質感,人物塑造都很鮮活。她這次演這個角色,我覺得更容易共情。她就像你身邊的左鄰右舍,就像你的同學、你的朋友、你的同事,她非常有代入感。
問:女主在劇中面臨婚姻破裂、事業等多方面的中年危機,是否希望借此探討女性真實的現實處境?
答:有時候我坐在監視器前面,看到孫儷的表演我會很感動。女主上來就面臨老公出軌,然后離異,又遭到事業上的低谷,這一切打擊對女主角來說就天塌了嘛,但是她非常頑強,胡曼黎是一個打不死的小強,給一點兒陽光,給點兒雨露,她就能成長。中女所能面臨的生活的打擊也好,事業的打擊也好,就是應該像胡曼黎這樣活出自我,活出另一塊天地來。這個人物形象,是能夠給大家帶來這些正面的能量的。
師徒關系令人耳目一新
問:董子健飾演很有原則的職場新秀,和女主有較多互動,現場有什么有趣的事嗎?
答:拍攝的過程當中有非常多的歡樂時刻,胡曼黎和薛曉舟倆人經常會演著演著笑場;憋不住掐自己的腿,說導演,你來罵罵我們吧,你生氣吧,我們實在憋不住了。我最感興趣的是這一組人物關系,就是男女主兩個完全不同的人,個性也好,經營理念也好,幾乎是包括年齡,完全都是風馬牛不相及的兩個人物放在一起,有一種奇妙的化學反應,往后看就能知道。
怎么說呢?有點兒像寄居蟹跟海葵的關系,一開始是相互拼事業搞錢,相互利用,因為只有相互利用合作才能一起去簽保單,之間因為各種性格沖突也好,經營理念沖突也好,兩人會有很大的矛盾沖突,而且還有不得已的相互利用的關系,充滿了喜感和巧合。他們倆的合作也非常默契,它不是那種意義上的姐弟戀,有一部分情感,但是很少,它還是個師徒關系,你們看了以后會非常新穎,會耳目一新。
問:為何會在這部劇中使用上海方言?
答:關于方言的問題,之前我跟孫儷精心地設計過。因為方言有一點好,就對這個人物來說非常有幫助,它能夠拉近觀眾和胡曼黎之間的距離。有時候的方言的表達要比普通話更生動,比方說我們戲里邊有一句叫“拆白黨”。就是你很難直譯,我們只能把她說成是騙子,但是真正上海話的“拆白黨”,不是指簡單的騙子,主要是形容以色相來騙取利益的男性,所以有時候用上海話、用方言是對人物塑造是很有幫助的。
這個胡曼黎在什么時候對誰用上海話,什么時候用普通話?因為她有時候說上海話,是因為她的客戶是老上海。這樣能夠充分地拉近和她的客戶之間的關系。還有一個她在發怒的時候,比方說特別生氣,情緒特別沖動的時候,她會本能地冒出上海話,因為上海話是她的母語。這樣一下子讓人覺得很準確,人物的心態也好,情緒表達的準確度也好,方言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當然可能在看的時候,非上海籍的觀眾可能會有時候會跳一下,但是我覺得經歷如果這么幾集以后,就慢慢適應了。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張楠
編輯 丁皓宇
校對 盛媛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