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美國家庭的餐桌上,各類罐裝食品占據著重要地位。
一家美國超市特別推出了一款名為“末日儲備”的罐頭組合,受到眾多消費者的青睞。
有意思的是,美國人鐘愛的這些罐頭,有很大一部分來自中國制造。
數據顯示,這種小罐頭每年能為我國帶來接近500億人民幣的收益。
盡管在國外備受歡迎,但國內消費者對罐頭的熱情卻并不高。
為什么美國人追捧的罐頭,在中國卻遭遇冷遇呢?
罐頭在美國大受追捧
要說美國超市里哪些商品最受歡迎,除了衛生紙之外,各種罐頭絕對榜上有名。
2020年時,一家超市推出了售價8499.99美元的“末日儲備”罐頭套餐,折合人民幣約4萬元。
這套產品包含230個罐頭和30桶干貨,足夠一個四口之家食用整整一年。
即便價格不菲,這款套餐依然吸引了不少顧客購買,這也從側面反映出外國人對罐頭的喜愛程度。
罐頭之所以在國外如此流行,這背后離不開一位歷史人物的推動,他就是拿破侖。
18世紀末,拿破侖率領法軍征戰歐洲各地,然而士兵們常常面臨饑餓問題。
古人云,“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這充分說明了后勤保障的重要性。
在行軍過程中,食物供應成為拿破侖軍隊面臨的最大挑戰。
由于長途運輸,士兵攜帶的糧食要么腐爛,要么生蟲,嚴重影響了士氣。
為解決這一難題,法國政府懸賞征集解決方案,于是罐頭技術應運而生。
雖然罐頭起源于法國,但它在美國得到了進一步發展。
19世紀20年代,美國正經歷快速城市化進程,人口集中于城市,而糧食生產主要集中在鄉村。
基于國情,美國調整了食品供應鏈,將農村生產的蔬菜和肉類加工成金屬罐裝食品后運往城市銷售。
這樣不僅保證了食品供應體系的穩定,還解決了農村產品的銷路問題,提升了食材運輸效率。
到了經濟大蕭條時期,失業率飆升,股市崩盤,許多人連溫飽都成了問題。
在這種背景下,價格實惠且保存時間長的罐頭自然成為了美國人的心頭好。
為了增加飽腹感,美國政府推出了富含高蛋白、高脂肪的午餐肉罐頭。
在經濟危機期間,一盒簡單的午餐肉罐頭可以滿足一個人一天的能量需求。
二戰期間,罐頭又搖身一變成為軍需品。
在惡劣的戰爭環境下,美國軍人依靠罐頭補充能量。
經過經濟危機和二戰的洗禮,罐頭逐漸改變了美國人的飲食習慣。
從最初的應急食品,到如今已成為日常餐桌上的常見選擇。
美國人還開發出多種罐頭烹飪方法,煎炒蒸煮無所不能。
罐頭在美國備受喜愛,為何在中國卻反響平平?
正如前面提到的“末日儲備”套餐,雖然在美國廣受歡迎,但國內網友看到后卻毫無購買欲望。
甚至還有人覺得反感。
不少網友表示,五谷雜糧和新鮮蔬果顯然比罐頭更有吸引力。
更何況,一盒罐頭的價格往往高于新鮮蔬菜和肉類。
在國外備受追捧的罐頭,為何在中國市場表現不佳呢?
根據《人民日報》報道,相關內容刊登于2023年3月22日的《穩居第一,小小罐頭闖世界》。
在國內遇冷的罐頭
提起罐頭,很多人以為這是美國特有的產物,直到近年才傳入我國。
但實際上,早在上世紀50年代,我國已經開始出口罐頭。
起初出口品種較少,只有水果類罐頭,但隨著時代發展,中國出口罐頭的種類和數量都在不斷增加。
其中,梅林是我國最早的罐頭品牌之一。
1920年,梅林公司在上海法租界的一處石庫門中創立。
當時技術有限,梅林公司生產的罐頭種類不多,但番茄沙司卻是最受歡迎的產品。
因其口味與某美國品牌相似且價格低廉,很快就在上海贏得了一定聲譽。
之后,梅林公司開始擴展產品線,推出更多口味的罐頭。
由此,梅林公司在1940年后成功進入歐美市場,打開了國際銷路。
除了梅林,我國還有許多罐頭企業走向國際市場。
但在國內,罐頭始終是一種稀罕物品。
當時社會動蕩,經歷了多次戰爭,普通百姓連基本溫飽都難以保障,更別提消費罐頭了。
因此,當時的罐頭多作為軍需品生產,僅少量用于出口。
直到新中國成立后,罐頭才逐漸出現在國人的餐桌上。
例如寒冷的東北地區,冬季缺乏新鮮水果,人們對黃桃罐頭尤為偏愛。
不過,這種偏愛遠不及熱情,當罐頭褪去奢侈品光環,以平民化姿態走入千家萬戶時。
它所面對的卻是冷落而非歡迎。
如今,中國的消費能力顯著提升,作為全球最大的罐頭生產國,中國人完全有能力消費罐頭。
可為什么罐頭始終未能在國內流行起來呢?
根據《澎湃新聞》報道,相關內容刊登于2023年3月22日的《一年爆賣500億元!中國這一產品被國外“瘋搶”》。
思想觀念的影響
上世紀80年代,我國農業部啟動了“菜籃子工程”。
進入21世紀后,“果盤子工程”也相繼展開。
這兩大工程的長期實施,讓普通民眾能夠輕松買到新鮮蔬果。
中國飲食文化歷史悠久,講究食材的新鮮度。
為了獲取新鮮食材,人們愿意早起去早市采購,或者在自家院子里種植。
正是這種對新鮮食材的執著追求,使得罐頭食品在國內難以流行。
罐頭保質期長,通常可達1至2年,很多人誤以為其中添加了大量防腐劑。
此外,罐頭在制作過程中經過高溫烹煮,再加上長時間儲存,營養成分被認為已流失殆盡。
因此,人們普遍認為與其花錢買沒有營養的罐頭,不如直接購買新鮮食材。
除了對罐頭質量的擔憂外,其價格也是影響國人消費意愿的因素之一。
以黃桃罐頭為例,一罐880g的黃桃罐頭售價約為18元,而一斤新鮮黃桃只需6元左右。
根據《中國質量報》報道,相關內容刊登于2023年4月25日的《小罐頭如何走向大世界》。
結語
除此之外,中國人在選擇食物時,還會賦予其特定的文化意義。
比如,不同節日需要食用不同的食物,與不同的家人聚餐時也需要采用不同的烹飪方式。
因此,相比快捷方便的罐頭食品,中國人更傾向于花時間在廚房準備一頓熱騰騰的團圓飯。
綜上所述,無論是對食材價格的考量,還是對新鮮度的嚴格要求,都決定了罐頭食品在中國市場的消費需求不會太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