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至4月,四川省廣元市蒼溪縣市場監管局聯合縣獼猴桃協會組建專家服務團,深入歧坪鎮、東溪鎮等五個重點種植鄉鎮,開展知識產權保護暨地理標志產業技術培訓系列活動。
此次活動覆蓋五大重點種植鄉鎮進行產業賦能,通過“知識產權保護+技術升級”雙輪驅動,為400余名農戶、企業代表及基層干部送上“理論+實踐”的精準服務,標志著蒼溪縣地理標志產業邁向“標準化、品牌化、高端化”發展新階段。
課堂“沉”到田間地頭,構建全鏈條保護體系。創新采用“移動課堂”模式,由市場監管局知識產權股工作人員與獼猴桃協會三位資深農藝師組成的專家服務團,深入歧坪、東溪、百利等產業重鎮,將課堂直接搬到獼猴桃種植基地。在歧坪鎮示范園,高級農藝師汪仕林手持病枝現場講解細菌性潰瘍病防治要點,同步演示智能授粉設備操作規范;市場監管局工作人員則通過“一對一”指導,幫助企業掌握“蒼溪紅心獼猴桃”地理標志專用追溯系統,參會農戶現場掃碼體驗“一碼溯源”功能時感慨:“原來品牌保護就在每一串果子的‘身份證’里。”活動累計發放《地理標志保護手冊》《管理年歷》等資料2000余份,配套實用工具包助力農戶將知識轉化為生產力。
“診斷式”服務精準滴灌打造長效賦能機制。針對各鄉鎮產業特色,專家團定制“一鎮一策”培訓方案:在電商產業活躍的百利鎮,重點解析“直播帶貨中的商標侵權風險防范”;在傳統種植重鎮歧坪鎮,聚焦“有機認證全流程規范”展開深度教學。培訓期間同步搭建“24小時在線答疑群”,農藝師實時響應施肥配比、花期管理等田間實操問題,實現“線下培訓有終點,線上服務不斷線”的長效對接機制。
作為“商標富農”“技術興農”的重要實踐,本次活動不僅是一次技能培訓,更是蒼溪縣構建地理標志產業發展新格局的關鍵布局。近三年,蒼溪地理標志產品產值年均增長12%,帶動5萬農戶實現穩定增收。
下一步,蒼溪縣將著力打造“地標品牌+質量標準+溯源體系”三位一體保護機制:持續完善地理標志使用規范,推動建立全產業鏈質量標準體系;升級防偽溯源技術,實現“從枝頭到舌尖”的全程數字化監管;探索“地理標志+電商”“地理標志+文旅”融合路徑,進一步提升品牌附加值。(柏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