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普京宣布在東正教復活節期間實施30小時臨時停火,為當前的俄烏沖突按下了短暫的“暫停鍵”。相關事件,相信這段時間大家看了不少。本質上來說,這是俄羅斯的一個戰術性“暫停”,所圖甚大。然而意外的是,在臨近停火時間尾聲,澤連斯基得寸進尺,直接擺下了一個30天的“賭局”,等普京接招。
綜合多方消息來看,澤連斯基在社交媒體上喊話俄羅斯,認為30小時的臨時停火,無法建立雙方的信任,要求延長停火到30天。而這個喊話,被俄羅斯“已讀不回”。
就像我們剛才說的,普京之前的臨時停火,絕非是單純的宗教節日,而是多重戰略目標的疊加。是一個戰術性的“暫停”。首先,軍事上鞏固戰果。俄軍近期在庫爾斯克州的推進取得顯著進展,庫爾斯克州99.5%以上的被占區域被奪回。只差最后一戰。
其次,是基于國內的政治動員。東正教復活節是俄羅斯社會凝聚力的重要節點,停火既迎合信徒情感需求,又以“仁慈守護者”形象對沖瓦格納兵變后的民意波動。
最后,是對美博弈的籌碼。特朗普政府近期施壓俄烏停火的意圖明顯,普京以30小時停火回應,既避免激化美俄矛盾,又為后續談判埋下伏筆,即俄方要求美方放松制裁并默認其對烏東控制權,這種“以小博大”的策略將壓力轉移至美國。
相比之下,澤連斯基雖然目的性也很強,但是實現結果卻非常渺茫。本質是烏克蘭在戰場劣勢下的被動應對。其一,是爭取喘息空間。北約方面此前的數據,大概支援烏克蘭的武器從運輸到發放,周期大概是半個月。當前烏軍面臨兵力與裝備短缺,30天停火可為其重整防線騰出時間。
其二,是重塑國際敘事。烏方指責俄軍在停火期間仍推進突擊行動,試圖將“破壞和平”的標簽扣向俄羅斯,以爭取美歐更堅定的支持。此前美國恢復對烏情報共享與安全援助,正是以烏方接受30天停火提議為條件,澤連斯基需延續這一“交易邏輯”。
其三,是給俄方“扣帽子”。烏方提出“以靜默回應靜默”,實為逼迫俄羅斯在長期停火上表態。若俄拒絕,則可坐實其“無心和談”的指控;若接受,則可能為后續領土談判創造機會。
然而,坦率的說,這場30天的“賭局”實現的概率極低。俄軍當前處于攻勢,30天停火將削弱其戰場優勢,且普京明確表示停火旨在“檢驗烏方誠意”,而非實質性讓步。30小時或30天停火均無法解決領土歸屬問題。而這恰恰是俄烏無法停火、美國無法有效介入的根源所在。俄方堅持烏東四州及克里米亞的主權,而烏方立法禁止割讓領土,雙方紅線直接沖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