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風托紙鳶,春色染長線。4月18日下午,中國民航大學2025年度“云上非遺 匠心啟航”非遺進校園系列活動第二期在寧河校區成功舉辦。本次活動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風箏魏”為主題,吸引了近百名學子參與,通過手繪中航大專屬紙鳶、非遺大師講授、傳統風箏展示、紙鳶放飛等形式,全方位感受傳統技藝的魅力,為非遺文化的傳承注入青春活力。
中航大學子放飛青春紙鳶
此次活動以“紙鳶上的匠心傳承——風箏魏”為主題,特別設計中國民航大學專屬定制風箏,富有張力與民族美感,將學校主樓、鐘樓、寧河校區大門等中航大元素與傳統紋樣巧妙結合,風箏內部燕子與金魚的流線型曲線交相呼應,色彩斑斕、形態優美,寓意志在四方和自由靈動,成為一幅承載文化傳承與青春夢想的“會飛的校園圖騰”。
中國民航大學專屬定制風箏
活動特邀“風箏魏”第四代傳承人魏國秋先生主講,通過現場演示風箏制作的關鍵步驟,展示了“以竹為骨、以絹為翼”的傳統工藝,魏國秋向同學們講述“風箏魏”的歷史起源、藝術價值和制作工藝,進行風箏“扎、糊、繪、放”的現場教學,現場展示的風箏具有造型多變、彩繪逼真、飛行平穩、特技精湛、便于攜帶的獨特風格。
“風箏魏”第四代傳承人魏國秋先生現場講授
同學們現場體驗
在實踐環節中,同學們以中航大專屬定制風箏為畫布,發揮創意開始彩繪。活動最后,承載著中航大學子夢想的風箏在體育場騰空而起,形成了一道絢麗的空中風景線。“風箏魏”與中航大的跨界融合,不僅是一次非遺技藝的展示,更是一場傳統與現代的對話。
留學生繪制中航大專屬風箏
同學們繪制中航大專屬定制風箏
同學們發揮創意進行彩繪
同學們帶著繪制作品和非遺大師合影
(中國日報天津記者站 楊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