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童高燒暈厥,孕婦分娩,工人斷指受傷,老人心梗……無論是在送醫途中還是救援路上,時間就是生命。在車輛川流不息的城市交通網絡里,如何讓“救死扶傷”再快一步?
面對突發情況,青島“生命至上 暢安護航”警醫聯盟聯動機制總能在關鍵時刻,以雷霆速度與無限溫情,為危重病患者、傷者開辟出一條條生命通道;而持續優化的道路交通,也在為急救助力,讓希望在城市中傳遞。
信息實時共享,讓急救流程無縫對接
3月19日20時06分,青島公安交警市南大隊隧道中隊接警,一輛載有心梗患者的救護車,正通過膠州灣海底隧道駛向青島阜外心血管醫院,請求交警護導。接指令后,中隊迅速派警車在云南路隧道口等待。20時10分,警車、救護車匯合,執勤交警立即開啟警燈、拉響警笛,引導救護車沿膠寧高架路疾馳。20時20分,救護車輛抵達醫院,病患妥善安置后,交警返回崗位繼續執行勤務。
這樣的“速度溫情”時常在青島街頭上演。2024年6月11日,交警特勤大隊護送急癥昏迷兒童緊急就醫;7月29日,交警支隊指揮中心通過視頻監控追蹤送醫車輛,沿途進行信號綠波保障,同時調度特勤、市南、市北、城陽大隊鐵騎進行沿線護導;8月2日,公安交警市北大隊鐵騎隊員一路疾馳交替護導,沿途執勤警力快速疏導路口車輛,僅用7分鐘就將一名孕婦順利護送至醫院;11月22日,公安交警黃島大隊調集鐵騎,引導一輛從日照趕往青島西海岸新區救治中毒幼童的救護車,20公里路程僅用十多分鐘便順利送達……
為保障急重癥患者、傷員得到及時、專業、有效救治,2024年5月,青島市公安局交警支隊與市急救中心建立起“生命至上 暢安護航”警醫聯盟聯動機制,通過統籌公安交警、衛生醫療機構各方資源和力量,實現緊密協作、相互支撐、常態運轉。
在一場場與時間的賽跑中,突發疾病的患者、遭遇意外的傷者,都因這條暢通的“生命救護通道”,得到了及時救治。截至目前,全市共處置危難求助交通護導警情3190余起。其中,急救護導急重病患、傷員、孕婦等警情2600余起,救助事故受傷警情590余起。
除了看得見的交警護導,守護這條“生命救護通道”的,還有很多看不見的“支撐”。警醫協作打通了“120”“122”急救信息銜接壁壘,實現數據共享、推送、同步調度,公安交警部門采用視頻接力、綠波放行、警車摩托車帶道、警力疏導等多種方法,保障急救通道暢通;同時,急救中心實時提供救護車位置信息,交警部門按照“就近、就優”原則,合理配制并線方案,提升救援效率,切實保障救護車、護送急重傷患車輛的優先通行權。
警醫之間緊密配合,信息實時共享,讓急救流程無縫對接,筑牢生命安全防線。公安交警膠州灣高速公路大隊與醫院建立信息通報機制和應急救援綠色通道機制,由院方開通送醫“紅色專線”“綠色通道”,讓急重病患在救治中不受掛號、辦理手續、排隊就診等條件限制,做到快速發現、及時救援、妥善救助;公安交警同三高速公路大隊提前規劃警車護送救助路線,組織民輔警熟悉掌握轄區各點位至附近醫療機構最優路線,常見急重癥狀送醫地點,保障急救通道暢通;公安交警嶗山大隊建立警醫聯動信息平臺,雙方信息實時共享與傳遞,有效提升危重病患救援救治效能……
疏通堵點,讓就醫路更加順暢
警醫協作、信息共享,讓急救無縫對接,而交通順暢可以讓生命救護再快一步。近年來,青島公安交警部門通過交通組織優化、交通堵點改造、重點區域擁堵治理、整治車輛亂停亂放等舉措,持續深化交通擁堵綜合治理,進一步暢通“生命救護通道”。
警醫協作促進雙方共同排查整治醫院內部及周邊通行路線交通安全隱患,通過優化院區交通組織,有效暢通就醫“綠色通道”。山東大學齊魯醫院青島院區位于合肥路,日門診量較大,雖然院內泊位數達到2000余個,但由于使用效率和周邊設施原因,停車場資源仍然不足,致使醫院周邊道路交通壓力較大。
對此,公安交警市北大隊組織多方深度排治道路交通隱患,優化急救運送車輛進出醫院通道、院內通行路線和急救傷患接送診位置,暢通“生命救護通道”最后50米。同時,采取增設停車誘導屏、延長合肥路中心護欄、設置黃色網格線等措施,實現院內停車周轉高效,周邊交通秩序井然有序。
除了醫院周邊,學校周邊區域交通秩序也是整治重點。市北區第二實驗小學位于同安路,早晚接送學生的私家車可達500輛左右,車流短時間內聚集,加之同安支路為未貫通道路,容易造成路段擁堵。市北交警與區政府、教育部門、轄區街道、企業等溝通協作,將原有貨場改造為可通行的道路,打通同安支路,并與同安路形成“微循環”,緩解了該區域交通壓力。同時增設接送學生臨停區域,解決了擁堵帶來的道路安全隱患。按照今年市辦實事計劃,青島將整治市區57所學校周邊交通秩序,來緩解重點區域交通擁堵問題。
此外,今年青島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深化交通擁堵綜合治理,改造交通堵點106處,新增公共停車泊位1萬個以上。同時優化“全市一個停車場”平臺服務功能,加快停車資源整合。綜合施策的目的就是緩解擁堵,讓出行更加順暢。
曲阜路、浙江路地處市南區核心商業區,周邊商圈、旅游景點、公園、醫院聚集。旅游旺季期間日均人流量超8萬人次,機動車流量逾5000輛次,多向車流交織導致常態化擁堵,區域交通承載壓力突出。為緩解這一問題,公安交警市南大隊經實地調研,對曲阜路、浙江路設計實施了微循環。試運行監測顯示,高峰時段通行效率提升約35%,交通事故發生率下降42%,公交車輛準點率提高28%,行人過街等待時間縮短至90秒內。“微循環路段道路通行狀況良好,未發生大的擁堵情況,達到了調整預期。”市南交警表示,不斷優化交通組織,也進一步暢通了“生命救護通道”。
實行警醫聯盟聯動機制打通了事故發生、院前急救、院內醫療的救治鏈,遇到特殊患者可提前進行預警,院內做好救治準備,為挽救生命贏得了寶貴時間。此外,為了讓協同救護更高效,市急救中心組織開展交警一線警員急救相關知識技能培訓,提升一線警務人員急救知識積累和急救業務能力。公安交警部門針對120駕駛員進行駕駛技術、交通規則和車輛保障檢測培訓,著力提升駕駛員交通安全意識和駕駛技能水平。
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駕駛員在日常出行中主動為救護車、消防車等應急救援車輛讓行,這種文明出行、尊重生命的理念,正如同星星之火,在城市中蔓延開來,匯聚成一股強大的社會正能量。
文/梁超 吳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