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2025貓兒山高山杜鵑花文化旅游季開幕式在“華南第一峰”貓兒山景區隆重舉行。
桂林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李軍出席活動并宣布活動開幕,廣西旅游發展集團黨委委員、副總經理黃延,廣西文化產業集團黨委委員、副總經理王迪,廣西國際博覽集團副總經理鄧詩軍,桂林市政協二級巡視員鄒玉章,廣西文化和旅游廳離退休人員工作處處長、一級調研員李金平,桂林市林業與園林局黨組書記、局長楊海芬,興安縣委書記賁黃文,廣西旅發桂林投資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龐華等領導,以及文旅行業代表、媒體、游客共同參與這一文旅盛事。
開幕式現場
作為貓兒山文旅品牌的重要IP,高山杜鵑花文化旅游季活動自2023年首次舉辦以來,影響力持續攀升。據統計,去年活動期間累計吸引游客超3萬人次,帶動周邊餐飲、住宿消費增長20.6%,相關話題網絡曝光量突破512萬次。今年開幕式當天接待游客近1100人次,較去年同期增長31.8%,開幕式活動現場還通過線上直播吸引超200萬網友“云參與”,進一步擴大了品牌輻射范圍。
開幕式以極具民族特色的瑤鄉舞龍拉開帷幕。身著盛裝的表演者通過熱情洋溢的舞蹈,生動呈現了貓兒山獨特的民族風情和文化內涵。隨后,興安縣副縣長潘敏、廣西貓兒山原生態旅游有限公司董事長孫鵬分別致辭,表示本次活動旨在通過“科技為基、文化為魂、體驗為脈”的戰略,重點挖掘貓兒山“山海經文化傳承、紅色文化弘揚、生態文化轉化”三大特色IP,打造集自然探秘、數字互動與文化沉浸于一體的創新文旅體驗。
開幕式舞蹈表演
開幕式活動上亮點頻現,非遺長鼓舞《鼓踏光年》與馬蜂窩AI機器狗創新同臺,傳統藝術與現代科技的碰撞引發觀眾贊嘆。現場重磅發布了“貓兒山×馬蜂窩”合作計劃,推出“愈見貓兒山”八大新玩法線路及三大主題旅游產品,涵蓋“漓江之母探秘”“民族風情雙城記”“紅軍長征溯源”等深度體驗內容。同步啟動“惠聚山海·0元試玩”活動,定向邀請180余名體驗官通過“入夢山海集市”“招搖谷探秘”“華南之巔徒步” 等新業態線路,一站式感受非遺手作、瑤鄉美食、生態科普及紅色文化。景區特別設置的“定格山海”攝影打卡賽、抖音UGC創作活動及定制旅拍合作專區,進一步激發了現場游客的創作熱情,紛紛參與體驗,形成社交化傳播矩陣有效提升品牌影響力。
開幕式現場非遺工藝展示
此外,貓兒山公司與桂林旅游學院聯合發起的"山海之令·百份策劃靈感"校企合作項目成果初顯,青年創意方案將融入后續活動執行,為景區注入年輕活力。這一創新合作模式不僅深化了產教融合,更為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青春動能。
啟動儀式上,李軍部長與出席領導共同觸發啟動裝置,七彩煙霞凌空綻放、生態氣球冉冉升騰,象征貓兒山文旅創新與生態之美交相輝映。作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貓兒山不僅是漓江水系的生態命脈,更以2141.5米的巍峨雄姿冠絕華南。其獨特的日出云海奇觀、立體生態秘境、以及多元文化的交融,正成為桂林建設世界級旅游城市的核心驅動力。立足這一戰略定位,景區將進一步整合資源,深化“生態研學+智慧旅游”模式,通過智能導覽系統和生態監測平臺構建服務閉環,重點開發“高山自然課堂”“老山界紅色記憶”等特色IP,打造集生物多樣性保護、科考研學、云端度假于一體的國家生態旅游示范高地,探索生態價值與文旅產業協同發展的創新路徑。
開幕式現場
本次活動由中共桂林市委宣傳部、廣西旅游發展集團、桂林市林業和園林局、興安縣人民政府主辦,貓兒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興安縣文化廣電體育和旅游局、廣西旅發桂林投資有限公司、廣西旅發實業有限公司聯合承辦,桂林旅游學院、北京馬蜂窩網絡科技公司支持。(中國日報廣西記者站張莉 供圖 王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