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上午,長沙仰天湖赤嶺小學,曹永健正在給二年級學生上閱讀課。他只是一個普通的小學語文老師,但在他的家鄉郴州永興縣,他因牽頭創立的“鄉村螢火蟲閱讀館”而小有名氣。
從2016年開始,曹永健開始發起眾籌募捐書本,為鄉村孩子們設立閱讀館,目前閱讀館已經收集了超過3000本書。幾乎每天都有周邊村子的孩子們在這里讀書。
曹永健至今記得學前班時,老師用一本童話書給他講故事的情景,那是他第一次被書籍深深吸引,但兒時少有機會獲得課外書籍,直到上大學,他才開始大量閱讀,“我用了十年時間讀了1000本書。”為鄉村孩子們設立閱讀館,也是希望為他們埋下閱讀的種子。
自身的閱讀:從幼時無課外書看到上大學后讀完1000本書
曹永健的童年并沒有很多的閱讀機會,直到上了大學之后才開始了他的閱讀時光,“上大學開始,我用了十年時間讀了1000本書。”回憶起自己有過一年的學前班經歷,當時學前班的代課老師根據一部童話集給自己講故事,自己對故事深深著迷,至今印象深刻,“那也是我閱讀的啟蒙。”曹永健在高中畢業填大學志愿的時候,自己雖然沒有明確的志向,卻堅定地選擇了漢語言文學,成為了一名語文老師。
畢業后成為語文老師的曹永健在2015年回到老家過年時,發覺鄉村的孩子們的閱讀情況和自己年輕時并無差別,不僅閱讀量匱乏,并且讀物十分短缺。“我幼年時基本難以讀到課外書,當時回村,發現這樣的情況并沒有很大的改觀。”
為鄉村孩子埋下閱讀的種子
見到自己家鄉孩子們的閱讀情況遲遲沒有改善的曹永健寫了一篇文章發起眾籌募捐,想在家鄉建立一個閱讀館,“沒想到愛心像雪花一樣飛過來。”曹永健坦言最開始只是想盡力嘗試一下,沒有想到最后竟籌集到了25000元。第一次募捐的成功也給了曹永健堅持做這件事的信心與勇氣。
▲曹永健為學生們上閱讀課 圖/瀟湘晨報攝影記者周翼
曹永健透露,“鄉村螢火蟲”不是一座獨立建造的場館,而是被安排在一位農民伯伯家中,農民伯伯也承擔起為孩子們提供借閱服務的重任。十年以來,“鄉村螢火蟲閱讀館”的藏書量已經累計達到了3000冊左右,種類豐富,包含兒童文學、歷史、地理、社科、人文等。曹永健每年也都會回到老家發起一個新主題的公益眾籌,讓社會上各行各業的人都有機會參與到這個暖心的活動中來,他自己也一直堅持給孩子們開展伴讀的計劃。“學生他們很親近我,也很喜歡聽故事。”
“我不是一個目光很長遠的人,更多是在做,一點一滴在做。”曹永健表示這十年并不是一帆風順的,他也遇到過很多困難。但自己并不是一個會考慮很多的人,他只在意自己當下做的事情是不是值得的,正確的,更多的“是去做”而不是在意它事后的成果。提到自己的故鄉,曹永健也十分感慨,他表示自己十分感恩能有“鄉村螢火蟲閱讀館”這個機會,能夠讓自己雖已經離開老家,但自己的根依然與其銜接。
回顧起這些年印象最深刻的事情,曹永健介紹,當2016年“鄉村螢火蟲閱讀館”剛落地的時候,村里面的人都十分喜悅,從未聽過自己上課的媽媽也來到現場聽自己伴讀,“當時村里就像有人辦喜事一樣熱鬧。”
▲曹永健展示為自己學生們所編的書 圖/瀟湘晨報攝影記者周翼
工作與生活中持續傳遞閱讀理念
如今的他,也堅持用閱讀培育自己的學生,曹永健在班上成立了班級圖書角,還堅持給孩子們上閱讀課。細心的他還為自己的學生們每學期編一本書,并請許多作家與老師寫下寄語。談論起自己四歲的兒子,曹永健也驕傲地表示自己從孩子出生起就堅持給他念童謠,順口溜,用文學滋潤他,甚至還給自己的孩子寫了一本書。“等到他成年后再來看時,一定是種不一樣的感受。”
▲孩子們在“鄉村螢火蟲閱讀館”借閱圖書 圖/受訪者供圖
瀟湘晨報記者朱天翔 攝影記者周翼 實習生吳雨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