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資本市場迎來ESG信息披露新時刻。
Wind數據顯示,2024年A股ESG信披率達41.86%,同比增加5.39個百分點。而其中,金融是披露率最高的行業,達91.8%。
與此同時,商道融綠ESG數據庫統計A股和H股上市(入選過港股通)的12家保險公司的ESG績效表現發現,保險公司的ESG平均分從2022年的61.5分提高到2024年的66.18分,復合增速約為3.7%。
金融保險業披露率與績效數據雙向增長背后,是該行業逐漸從“被動合規”向“主動擔當”轉型。在此過程中,ESG已成為諸多金融保險企業核心戰略的一部分,而這種思維轉變也會推動金融保險市場的可持續發展治理走向“深水區”。
其中,金融保險企業ESG信息披露中的社會議題板塊通常備受矚目。這是因為保險在經濟社會中發揮著經濟“減震器”和社會“穩定器”的功能,涉及民生多個領域。
保險托民生:從田間到社區的保障突圍
“我工作幾十年從來沒請過病假,沒想到這次住院一下子就花去了十萬塊,百惠保幫了我很大的忙!”在廣西百色“百惠保”上線發布會上,來自百色市右江區的黃先生激動地說。
原來,黃先生住院結算總醫療費103905.6元,其中醫保報銷50565.2元,“百惠保”理賠20874.43元,極大減輕了黃先生的負擔。
這是2022年以來,廣西14個設區市成功上線城市定制型商業補充醫療保險“惠民保”項目受惠民眾的一個生動案例。截至2025年3月底,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人壽”)廣西分公司“惠民保”已累計賠付7.66萬人次,賠款金額1.72億元。
作為廣西普惠保險的典型樣本,百色惠民保——“百惠保”年保費76元,可覆蓋醫保內外住院費用及30種特藥費用,進一步減輕居民的醫療費用負擔。
除了價格親民、保險覆蓋范圍廣外,惠民保的普惠價值還體現在其對特殊群體的傾斜。作為《廣西城市定制型商業醫療保險(惠民保)理賠基本服務指引》的參與制定方,中國人壽在貴港、崇左、賀州、百色四市推行差異化賠付政策:針對特困、低保、孤兒等特殊群體傾斜賠付比例;為四市新市民拓寬參保途徑,充分彰顯“普惠”屬性。
為將這一普惠工具送達基層,中國人壽廣西分公司組織上萬名保險宣傳員,深入村屯、社區和工廠,挨家挨戶講解政策。截至2025年2月,中國人壽廣西分公司“惠民保”已累計賠付7.1萬人次,賠款金額1.61億元,人均獲賠2270元。
中國人壽表示,公司借助服務網點遍及全國各個地區的優勢,持續加大對邊遠地區的資源傾斜力度,積極向服務欠缺的地區提供保險服務,打通服務的“最后一公里”。
圖:工作人員為市民辦理保險業務
中國人壽的惠民保實踐,是鄉村振興與普惠金融深度融合的微觀注腳。在政策支持和民眾需求的背景下,金融保險行業從產品到服務也向“廣覆蓋” 和“精準滴灌”兩端發力。
作為行業“頭雁”,中國人壽不僅要合理擴大保障范圍,更要對不同群體做針對性調研,因地制宜針對不同群體需要,提供針對性服務。以針對女性健康與計生家庭風險推出的“卿無憂”系列保險為例,該保險為女性群體提供特定健康保障。據中國人壽《2024環境、社會及管治(ESG)暨社會責任報告》披露,2024年,中國人壽團險渠道為約969萬人次特定女性群體提供約1.6萬億元的保障金額;為約2730萬人次計生家庭成員提供了約1.8萬億元的保障金額。
在養老服務領域,中國人壽以民生保障為錨點,通過養老社區、康養旅居等普惠產品線,將ESG理念轉化為針對老年群體的實際保障方案。其提供的養老保障業務及養老生態建設,個人養老金業務、商業保險年金業務位列行業榜首;養老社區、養老公寓、康養旅居三大養老產品線落地,已在14個城市布局17個機構養老項目。
從田間到社區,從疾病到養老,據悉,中國人壽在普惠金融領域,投資總額為1486億元,包括債券902 億元,股票48億元,另類投資535億元。以普惠保障為原點,中國人壽將商業邏輯與社會責任深度融合,通過ESG框架下的產品創新與生態構建,有望在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中探索更主動的行業角色。而這種實踐不僅推動ESG績效提升,更重要的是,讓社會群體真切感知,保險服務的本質是為每一個普通人筑牢安全感。
金融護生態:從能源投資到零碳建筑實踐
據中國保險行業協會《2023中國保險業社會責任報告》顯示,保險業正以綠色保險為抓手,助力實現“雙碳”目標。與此同時,在制度建設層面,共有66家機構建立了ESG管理制度,占協會調研企業數量的一半。此外,保險資金在綠色投資領域的規模同樣呈持續增長態勢,在業務發展和日常運營兩端發力,助力生態可持續。
在眾多亮眼的綠色投資項目中,“國壽資產-蘭滄項目”脫穎而出。據了解,該項目由中國人壽出資36億元,助力標的公司布局風電、光伏等其他清潔能源投資建設。經認證,此項目為行業內首單獲得國內最高等級(G-1)綠色認證的綠色股權投資計劃,預計每年可節約2176萬噸標準煤,二氧化碳減排量約達3672萬噸。
從行業投資端整體來看,保險資金憑借規模大、期限長、穩定性強的優勢,能為風電、光伏等綠色產業提供長期資本支撐,推動清潔能源項目加速落地。通過投資綠色產業,保險行業既為實體經濟注入了發展動力,又推動了產業結構的綠色轉型,實現了經濟效益與環境效益的雙贏。
而在運營端,保險金融企業也在積極探索綠色運營模式。眾多企業開始將綠色理念貫穿于日常運營的各個環節,以辦公場所為例,綠色建筑逐漸成為行業新寵。
走進位于廈門湖里區的中國人壽大廈,雙子星寫字樓智能照明系統會隨光線自動調節亮度,大幅降低能耗;頂部太陽能板將光能轉化為電能,為部分設備供電;遍布的綠植不僅美化環境,更能調節室內溫濕度,儼然一幅綠色生態辦公場景。
圖:廈門中國人壽大廈
據悉,作為綠色建筑先鋒項目,該寫字樓在2023年獲廈門市“碳中和”證書,成為廈門首個“零碳大廈”。2024 年底,通過綠色運營管理與節能技術應用,再獲 LEED 鉑金級認證及 WELL HSR 雙認證。這些榮譽不僅體現了中國人壽對綠色建筑項目的長期支持,也為保險行業在投資策略與運營管理中實踐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可復用的路徑。
在綠色建筑、綠色金融、綠色運營等領域取得顯著成果的同時,面對全球氣候變化帶來的諸多不確定性與潛在風險,中國人壽著手搭建氣候風險情景分析及壓力測試分析框架。
這一框架的搭建并非易事,需要綜合考量復雜氣候數據、經濟模型以及行業特性。據了解,中國人壽組織專業團隊,深入研究不同氣候情景下,公司產品端、投資端及運營端可能面臨的各類風險,如極端天氣導致的賠付增加、投資項目的潛在波動等。通過壓力測試,模擬極端可能發生的情況,評估公司業務和資產負債表的穩健性。
中國人壽的探索并非孤例。隨著更多保險公司將ESG理念嵌入戰略,行業也從單體企業的標桿示范,邁向標準共建、生態協同的系統性實踐。在“單點突破”到“體系構建”的迭代進程中,金融保險企業不僅成為了支撐綠色基建、減排技術的重要力量,更通過全行業的協同行動,為生態環境織起一張“氣候安全網”,讓ESG實踐真正成為守護生態環境可持續的金融解決方案。
科技控風險:堅守金融安全環境
2024 年,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強監管防范風險推動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明確要求“強監管、防風險”。在此背景下,金融監管總局進一步細化銀保渠道費用管理細則,督促人身保險公司嚴格執行經備案的保險條款和費率(即“報行合一”),通過規范銀行代理渠道業務,從源頭遏制費用虛高、賬外支付等金融風險隱患。
眾所周知,“報行合一”的實質是通過將保險產品費率與實際費用嚴格綁定,破解行業“費用套利”頑疾,推動市場競爭從粗放的傭金比拼轉向精細化管理能力的良性競爭。
中國人壽在響應政策實踐方面,率先通過將風控合規舉措深度融入經營業務場景,強化傭金費用管控,實現了渠道一年新業務價值率、一年新業務價值貢獻雙提升。2024年,中國人壽銀保渠道總保費為762.01億元,首年期交保費為187.76億元,續期保費占渠道總保費的比重為60.76%。
長期的穩健經營和對風險的高效管理,也為企業自身帶來了更好的市場公信力。據悉,在保險公司風險綜合評級中,中國人壽已連續27個季度保持A類評級,在償二代二期SARMRA評估中得分穩居人身險公司前列。
而面對市場金融犯罪手段日益復雜化、隱蔽化的新挑戰,通過科技賦能維護社會金融環境健康發展,也是保險金融企業的應有之義。以中國人壽反洗錢監管科技應用實驗室為例,該實驗室率先破解金融犯罪治理的“數據孤島”與“風險量化”難題,孵化洗錢風險態勢感知預處理應用,采取“指標抽取-系統預處理-人工分析”創新模式,系統整合信息輸出風險分析意見,從而提升公司反洗錢可疑交易報告的效率與質量。據悉,該洗錢風險態勢感知平臺項目榮獲2024年度“數據要素×”大賽分賽區金融服務賽道第一名。基于科技賦能,重構反洗錢執法檢查數據平臺,截至目前,中國人壽已實現每千萬條數據的系統處理時間從19小時縮短至0.2小時,支持按照監管檢查標準實時校驗與篩查。
筑牢金融安全的根基,除了要有前沿技術的硬核防御,更依賴于公眾風險意識的普遍提高。為此,中國人壽依托“常態宣傳+集中宣傳”的工作模式,持續在全國范圍內開展系列消保教育宣傳活動。據悉,2024年,“3·15”和“金融教育宣傳月”集中活動觸及消費者人次同比增長52.5%。而針對老年人群體,中國人壽柜面推出線下“長者陪伴課堂”,結合老年客群生活需求,開展反詐課堂、體驗課程等服務,提升老年客戶風險防范意識,提升老年生活質量。
圖:開展金融教育宣傳月活動
從中國人壽發布的《2024年環境、社會及治理(ESG)暨社會責任報告》不難看出,從普惠保險到助力光伏等清潔能源投資建設,從氣候模型預判災害響應到舉辦防范非法集資活動,這份報告正以一個個細小切口勾勒出金融央企服務國家戰略的立體圖景。在這里,社會責任不是成本項,而是驅動行業穿越周期、重構價值的核心引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