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枚導彈摧蘇聯頂級火炮工廠
俄羅斯沙皇格勒TV消息,俄軍再一次打擊了烏克蘭頂級炮兵和彈藥工廠。俄軍已經持續4個月發射導彈,無人機打擊這座巨大的蘇聯時期軍工廠。
最規模的一次打擊,俄軍發射13枚伊斯坎德爾和火星23彈道導彈打擊了工廠多個車間。其中Zvezda軍工廠,建立于沙俄時代的1771年,現在是烏克蘭歷史最悠久的炮彈和火藥工廠。
現在,Zvezda軍工廠主要生產炸藥、雷管帽、電子雷管、導爆索、非電起爆裝置、多管火箭炮部件、彈藥筒、電點火器等等設備。
Impulse 軍事工廠在蘇聯時期,就已經是頂級軍火廠。現在可以生產122毫米榴彈炮炮彈、152毫米榴彈炮炮彈、130毫米加農炮炮彈、125毫米坦克炮炮彈以及23 和 30 毫米機關炮彈藥。
還有,硝化纖維素(硝化纖維素)粉末、電絕緣材料、航空和電子專用清漆、溶劑和粘合劑等等軍需物資。這兩座軍工廠占地面積達到752公頃,直接隸屬于烏克蘭國防部。
在俄羅斯和美國的共同推動下,美國方面已經表態,不會再軍援烏克蘭,甚至不會向烏克蘭出售武器彈藥。現在,烏克蘭最大炮兵和彈藥工廠又遭到嚴重打擊,對于烏克蘭來說是一個毀滅性的消息。
美國已經斷了烏克蘭的武器,實際上斷了情報支持。現在,美國還在向歐洲施壓,要求法國也斷了援助烏克蘭武器和情報支持。
如果,澤連斯基還不同意,割讓烏東四州給俄羅斯。美國下一步大概率就要關閉烏克蘭所有美制武器和星鏈系統控制開關。
再下一步,美國將會向俄羅斯提供情報。這可不是瞎說,最近,歐洲與美國進行會議,都已經開始攜帶一次性手機和一次性電腦了。所有人都知道了,在俄烏戰爭問題上,美國和俄羅斯已經成為一個戰壕里的戰友。
如果,烏克蘭還不投降。美國就會單方面解除對俄羅斯制裁,解凍俄羅斯被凍結資金,繼續向俄羅斯出口關鍵工業產品。
美俄聯合打壓下,烏克蘭還能不能撐得住,不僅僅要看烏克蘭自己的本事。也要看,法國、英國、德國能不能撐得住。德國萊茵金屬宣布,在2025年炮彈產量,將比原計劃的20萬發,進行全面擴產到35萬發。
萊茵金屬要在2030年,將五年銷售額提高到3400億美元。捷克PBS工程技術集團也要將產量繼續提高220%,以應對不斷擴張的需求。
現在,對于烏克蘭最麻煩的是,美國不兜底了,美國也不會對俄羅斯進行核威懾。那么,歐洲國家就會投鼠忌器,不敢大規模出兵進入烏克蘭,建立禁飛區和安全區。
俄羅斯也面臨一個大難題
俄羅斯實際上也面臨一個大難題,一個靠美國,靠戰爭也難以解決的難題。俄羅斯一半以上財政收入實際上都是靠能源出口。
俄羅斯最合適的出口用戶就是歐洲,因為,俄羅斯主要石油和天然氣產地,大部分都靠近歐洲。俄羅斯中東部地區能源開采成本很高,鋪設輸油管道,輸氣管道成本更高。光靠出口中國和印度,無法消化俄羅斯巨大的能源產量。
如果俄羅斯長期不能向歐洲出口能源,那么,俄羅斯的經濟就會不斷萎縮。哪怕,烏軍撤出了烏東四州,俄軍實現了兼并五個新地區的目標。
俄羅斯實際上還是沒有解決,能源出口歐洲,解決經濟問題的目標。歐洲國家這一次是鐵了心要對抗到底了。
美國自己就是能源出口大國,不會去消化俄羅斯能源。我們的天然氣已經有40%都來自俄羅斯,石油進口19%來自俄羅斯,從能源進口多元化的安全策略看,已經很難再增加大幅度進口量。
歐盟+英國的6億多人口,是這個世界上最好的三大消費品和能源市場之一。也是,俄羅斯最好最合適的出口地。
俄軍推進極限在烏東四州,不可能一直這樣打下去,俄羅斯財政己經到極限了。如果就是在烏東四州停火,俄羅斯就必須在上千公里戰線常年保持60萬軍隊對峙,消耗過大,幾乎沒有那個國家可以承受得住。
整個俄烏戰爭,是多個層次的對抗,軍事、工業、人口、組織、能源、技術等等多方面的對抗。不到最后時刻,很難真正分出勝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