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上海 - 由公共安全科學技術學會(清華大學)主辦的城市基礎設施生命線安全工程建設與發展論壇在上海隆重開幕。廈門矽創作為城市供水生命線安全領域的領先企業,獲邀參加并發表演講。
現代城市的“地下管網系統”是維持城市正常運轉的“生命線”,包括供水、供電、供氣、交通、通信等多個子系統,承載著重要的信息傳輸、能源供給、雨洪調蓄、廢棄物處理等功能。隨著中國城市化進程的快速發展,城市生命線工程設施數量巨大,而各類基礎設施的服役年限逐漸超過20年,性能老化問題日益凸顯,城市生命線設施面臨嚴重的安全風險挑戰。
在過去幾年中,國家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文件以推動城市生命線安全工程建設,包括《關于推進城市安全發展的意見》、《推廣城市生命線安全工程 “合肥模式” 經驗》、《城市安全風險綜合監測預警平臺建設指南(試行)》等,引領城市生命線安全工程進入蓬勃發展階段。
本次論壇由公共安全科學技術學會發起,匯聚了行業內知名專家和優秀企業,包括中國工程院院士彭蘇萍、王復明,清華大學安全科學學院院長袁宏永,河南工業大學校長吳智深,同濟大學土木信息技術研究中心主任李曉軍,江蘇省城鎮供水安全保障中心主任徐建等一眾專家,共同探討城市生命線安全工程的發展與建設。
作為城市供水生命線安全的堅定守護者,廈門矽創多年來一直致力于供水安全保障領域的研究和實踐。在本次論壇上,廈門矽創董事長徐雪菲發表了題為“城市供水生命線安全衛士-探漏者供水管網滲漏報警平臺”的演講,介紹了利用人工智能等技術解決城市供水漏損問題的新思路,受到與會人員的高度關注。
據中國地下管線協會統計,每年給排水管線事故數量占城市生命線事故總量的超過52%。在這種背景下,廈門矽創的“探漏者-供水管網滲漏報警平臺”應運而生,采用AI和物聯網技術,具備非破壞式設備安裝型漏損監測、全天候探漏、大數據精準判漏、漏損點精準定位等優勢。該技術產品已在國內近百家單位得到驗證,累計監測供水管網長度超過6000公里。
廈門矽創在城市供水生命線安全工程中的創新應用和成果展示了現代信息技術在城市基礎設施安全領域的重要作用,為城市生命線安全工程的發展貢獻了力量,也為智慧城市的建設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解決方案。
來源:中國日報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