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西寧4月22日電 題:建設書香社會 西寧打造全民閱讀新空間
新華社記者張子琪
倒一杯茶,選一本書,坐在書屋靠窗位置閱讀。青海省西寧市城北區陶北村村民郭萬世說,村里農家書屋提供了便利服務,閱讀已成為他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陶北村農家書屋位于村委活動中心一樓,記者看到,書屋陳列國內外名著,還有經濟、農業、社科、文化等領域書籍,二樓還有書畫、曲藝等活動室,整體面積300多平方米。村委會工作人員說,為滿足不同群體需求,村委會定期征集村民意愿豐富書籍種類。
陶北村黨總支書記陳俊良說,2019年通過棚戶區改造項目,全村486戶村民集中搬遷住上了新樓房。居住條件和生活水平改善的同時,群眾對文化生活的需求也更加多元。
“農家書屋是實實在在看得見、抓得實的農村文化陣地。用好書屋能發揮很多作用。”陳俊良說,最初書屋不到50平方米,書籍品類單一,來看書的群眾也不多。整村搬遷后,村委決定擴建農家書屋,將書屋作為全村開展文化活動的陣地。
“就拿村里舉行的少兒詩歌朗誦賽為例,一開始只有10幾個孩子,今年是第9屆,目前報名的孩子有100多人。”陶北村村民張豐財說,每年村里組織親子讀書會、青年團員讀書沙龍等常態化活動。
近年來,西寧市推進全民閱讀、建設書香社會,打造“書香夏都”文化品牌,一批不同風格的城市書房、農家書屋相繼開放,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普惠的公共文化閱讀服務。
走進西寧市城西區文匯路街道的“五峰書院”城市書房,上萬冊書籍整齊擺放在書架上,簡潔的布局營造出溫馨的閱讀氛圍。不少市民臨窗而坐 , 沉浸在美妙的書海中尋找“詩和遠方”。
西寧市城中區古樸典雅的“香水書院”坐落于香水泉遺址,2018年城中區將其改造為西寧市首家古建筑書院,集城市書房、生態書屋、國學講堂、非遺文化等功能區于一體,為市民提供書法、繪畫、刻印、生態科普等活動。
目前,西寧市已建成22家城市書房,農家書屋903個,并依托公共圖書館、城市書房、民營書店等陣地,開展理論宣講、社科普及、文化講座等活動,以“潤物細無聲”的熏陶改變市民的生活方式,讓書籍觸手可及,讓文化惠民近在咫尺。(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