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華的一句“百萬年薪你配嗎?”,毫無疑問又斬獲一波流量。
作為樂華老總的杜華,這次和京東合作,在職場類綜藝《開播吧!青春采銷》當了一回面試官,倒也毫無違和感。
京東采銷直播間其實早在2023年雙11就火過一波,京東工作人員親自上陣直播,主打“無達人傭金、無套路、無坑位費”的口號,直播間總觀看人數突破3.8億人次,讓京東看到了“采銷”的潛力。
這次,京東自己上場。換種職業(yè)、換種玩法的《開播吧!青春采銷》創(chuàng)意的確亮眼。
但作為一檔職場綜藝,冷眼還是有些失望,話題大于內容,高大上的口號之下,又是一次走過場的快餐式“刷臉綜藝”。
搬到大廠直播間,職場綜藝會更好看嗎?
《開播吧!青春采銷》的節(jié)目模式和常見的職場類綜藝差不多,12位候選人通過面試、團隊合作等各個環(huán)節(jié),完成選品、營銷和直播等各項采銷實戰(zhàn),競爭京東青春采銷的百萬offer。
但這檔節(jié)目最乍眼的,就是京東親自下場培養(yǎng)自己的采銷主播團隊。
看似理所應當,實則讓這檔節(jié)目完全區(qū)別于其他的職場類綜藝:《開播吧!青春采銷》反映了京東真實的職場需求,有著明確的節(jié)目動機。
像是其他的職場類綜藝,比如《令人心動的offer》、《躍上高階職場》,它是先有一個職場概念,比如“求職”、“跳槽”,再圍繞這個概念去選擇行業(yè)、公司、求職者,搭建起職場綜藝的框架。
這其實要求職場綜藝要和求職者保持一個非常近的距離,要可信。否則當職場懸浮,觀眾很難沉浸在職場的敘事語境里。
比如《令人心動的offer》第六季聚焦香港律政界,本想打造TVB律政劇的叱咤風云,但因為香港的整個法律體系和大陸不一樣,大律師與國人熟知的律師也不同,而且法律環(huán)境也是英文居多,節(jié)目的觀看門檻很高,甚至從觀眾視角來看,嘉賓們不像是會出現(xiàn)在身邊的“真人”,而像電視劇里的“角色”。
但《開播吧!青春采銷》不一樣。
一方面,不管是職綜粉還是路人,看著京東的名頭大多會進來瞧瞧看。
另一方面,京東也是實打實地想培養(yǎng)采銷人才。高薪激勵、萬人擴招,再加上看得見的京東采銷直播間,觀眾是完全可以看到職場綜藝到現(xiàn)實的延伸的。
在此基礎上,《開播吧!青春采銷》又將職場環(huán)境設定在真實的京東大廠,高壓的面試和工作環(huán)境將“現(xiàn)實感”不斷加碼。
比如在面試環(huán)節(jié)中,候選人被問及經驗不足時謙虛表達“自己會不斷學習”,卻被杜華質問“京東花百萬聘請你是讓你來學習?”;又比如經驗豐富的博主表達自己“換個平臺突破自己”,卻被面試官質疑穩(wěn)定性,直接淘汰。
大廠面試的直擊要害和一針見血在節(jié)目里一覽無余,真實且有代入感,甚至作為“大廠面試必看”出圈熱搜不斷,作為一檔職場新綜的確出場漂亮。
強行光環(huán),“青春采銷”值得嗎?
但拉回內容,雖然節(jié)目在動機上明確扎實,但在“青春采銷”的概念呈現(xiàn)上卻有些架空,承載不了京東的強目標和強輸出。
首先,這群人為什么要來競爭“青春采銷”?
《開播吧!青春采銷》最大的噱頭是“百萬年薪”,那既然以這個噱頭作為推動力,那肯定要凸顯候選人們的野心和職場競爭力。
但目前來看,候選人們對于職場的訴求多是“追求自我”,比如ROI已經做到1:100的帶貨主播放棄現(xiàn)有平臺從見習生開始做起,反倒和“百萬offer”自相矛盾。
當然職場綜藝免不了一定程度上的“冠冕堂皇”,但冷眼更希望《開播吧!青春采銷》可以更坦誠地表達年輕人對于金錢的欲望,將“現(xiàn)實”做到極致。
除了見習生對“青春采銷”的崗位不夠有沖勁,節(jié)目也沒有體現(xiàn)出“青春采銷”的含金量。
作為一個職場新概念,節(jié)目組一定要打出這個概念的亮點。比如,“青春采銷”和一般的主播有什么不同?京東為什么重視“青春采銷”?為什么“青春采銷”能讓嘉賓甘愿放棄已有的成就從頭來過?
目前,節(jié)目組對于這幾個問題都只是草草帶過,并沒有深入去挖掘。
采銷是一個“采購+銷售”的復合工作崗位,選品能力和營銷能力都極為重要,但在節(jié)目的面試環(huán)節(jié)中,面試官更看重的是候選人的直播能力,對于崗位本身的采購能力和銷售能力并沒有過多的考察。
甚至于在面試的時候標準不明確,實打實有過帶貨成績的博主被淘汰,成功通過面試的見習生卻在正片中幾乎沒有面試過程,更讓觀眾對于“青春采銷”這個概念一頭霧水。
除此之外,作為一檔“升職打怪”的職場綜藝,節(jié)目也需要凸顯職場進階的儀式感,觀眾才能切身感受到“青春采銷”概念的含金量。
而《開播吧!青春采銷》給予面試成功的見習生唯一的儀式感,就是寫著“京東采銷”四個大字的紅馬甲。紅馬甲確實是京東采銷的重要標志,但對于觀眾來說,這樣的儀式感其實很難和“百萬offer”銜接起來,不能最大程度地呈現(xiàn)職場綜藝的爽感。
正因如此,“青春采銷”的成長路徑,觀眾也無法清晰地感知。
在面試環(huán)節(jié)和限時選品任務里,我們其實看到了很多壓力面和隊員爭吵的“抓馬”場面。
在冷眼看來,職場綜藝可以“抓馬”,前提是這些“抓馬”是為了塑造人物的成長弧光。
但在這些高壓場景里,冷眼并沒有看到這些沖突帶來了人物的哪些閃光點,甚至于面試時見習生們的亮點反而在后續(xù)的職場任務里被抹掉了,只剩下了不理智的沖突。
冷眼可以預想到在后續(xù)進階的職場任務里,見習生們肯定會有所提升,但冷眼也不得不提醒的是,《開播吧!青春采銷》作為一檔微綜藝,全片共16期,節(jié)目過半才剛剛完成第一個新手任務,未免有些拖沓。
面試時被提及最多、最有看頭的直播能力遲遲沒有看到,成長點太遲,反而讓觀眾容易失去興趣。
正是節(jié)目為“青春采銷”崗位賦予了太多的光環(huán),但沒有挖掘出“青春采銷”崗位的價值意義,以至于觀眾并不知道“青春采銷”的看點是什么。
缺少“利他性”,這檔節(jié)目到底給誰看?
其實,甲方下場做綜藝并非個例。
比如李佳琦的《所有女生的offer》、章小蕙的《章小蕙的玫瑰編輯部》不管是在內容口碑還是在帶貨影響力上都獲得了不錯的效果。
這些電商品牌類綜藝的目標雖是帶貨,但節(jié)目受眾明確,且有著極強的“利他性”,觀眾抱著“看一看也不會花錢”的態(tài)度,說不定就成為了品牌的潛在用戶。
比如《所有女生的offer》就是給李佳琦直播間的消費者看的,通過真實的和甲方砍價的環(huán)節(jié),觀眾不僅能及早得知一年中最低的價格機制,還能在“虐甲方”的環(huán)節(jié)獲得爽感,無形中提升了李佳琦直播間的不可替代性。
《章小蕙的玫瑰編輯部》則是主打女性向,展現(xiàn)章小蕙的個人性格魅力和選品能力,實現(xiàn)小眾產品的帶貨,而員工們策劃的一些女性向營銷活動更是把情緒價值拉滿,塑造了一個“懂產品,更懂消費者”的品牌形象。
而在冷眼看來,《開播吧!青春采銷》的內容對受眾需求沒有針對性。
以“京東采銷”為職場切入點,那么首先吸引的就是對采銷行業(yè)或大廠工作有好奇的人,特別是初入職場的應屆生。
面試環(huán)節(jié)確實做的不錯,面試官的直接和辛辣,的確能感受到了大廠面試的嚴苛,但候選人的面試表現(xiàn)卻并不匹配,難以像《令人心動的offer》里的何運晨一樣成為面霸標準和職場標桿,也讓節(jié)目對于“大廠面試”的話題討論僅僅止于“標準嚴苛”這一層而已。
而節(jié)目把職場環(huán)境設定在京東大廠,雖然有京東大樓內部的實景以及京東從業(yè)者的參與,但只是在京東內部搭了一個空的演播室而已,看不到太多真實員工的真實工作場景,還是有些真空,讓冷眼有些遺憾。
除了好奇行業(yè)的人,節(jié)目另一批受眾就是真正在采銷行業(yè)或在大廠工作的從業(yè)者。
他們想看到的是更深入的采銷工作流程及大廠培訓機制,以及有沒有更高階的專業(yè)人士給予職場靈感。
像是《令人心動的offer》里出圈的徐律和劉律,成功的職業(yè)榜樣不僅賦予了職場綜藝清晰的成長線,也為行業(yè)提供更多真實可感的業(yè)務思路,這是職場綜藝除了小白成長線外另一層極為重要的價值。
但在《開播吧!青春采銷》中,作為京東代表出場的Frank,卻很可惜地沒有過多地參與采銷業(yè)務里,沒有在他的身上看到京東更多的亮點,僅僅是作為面試官的功能性角色而已。
正因如此,《開播吧!青春采銷》作為一檔職場綜藝的“利他性”不夠充分。
一方面,商品種草性不足。
不管是為明星嘉賓選品的團隊考驗中,還是前往原產地溯源的分組匯報中,節(jié)目里的選品還是集中在3C數碼和食品百貨類,且缺少砍價機制,讓最能實現(xiàn)商品種草的環(huán)節(jié)過于普通以至于沒有亮點,無法體現(xiàn)“全球購”的品牌價值。
另一方面,情緒價值給得不夠。
《開播吧!青春采銷》既然是樂華和京東的合作,那完全可以在商業(yè)活動策劃的過程和主題上用好這些藝人,設計一些更具有年輕人共鳴的活動。在冷眼看來,藝人作為小組“第七人”參與到創(chuàng)意短視頻的拍攝甚至拉票的環(huán)節(jié),創(chuàng)意十分亮眼,但可惜的是,藝人的自我表達太少了。
除了讓藝人代替節(jié)目組給見習生們提需求、做評價,藝人們也可以在實地觀察見習生工作的時候承擔起“觀察室”的角色,作為“消費者”的嘴替,彌補觀看門檻,輸出情緒價值。
雖然說,《開播吧!青春采銷》是一檔微綜藝,達不到S級綜藝的內容體量。但正因如此,節(jié)目才更需要明確一個點,明晰整個故事線,最大程度抓住觀眾。
目前的節(jié)目在冷眼看來,有點“既要又要”,既想講好品牌價值,又想立好嘉賓人設,還想展現(xiàn)采銷行業(yè),除此之外再讓藝人露露臉。
節(jié)目出發(fā)點是好的,但作為一檔職場綜藝來說,當敘事扎實,品牌調性和人物魅力自然會在細節(jié)里展露出來,遠比“硬宣傳”來得更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