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美國總統特朗普加大對美聯儲主席鮑威爾的攻擊力度,美國的資本市場正在進入一個“至暗時刻”。4月21日,美國遭遇股債匯“三殺”。
美國股市三大股指的跌幅均超過2%,其中科技“七巨頭”的大幅下挫,對納斯達克指數產生了巨大影響。標普500指數收盤時,更是較2月19日創下的歷史收盤高點,下挫了16%。
面對金融市場的慘淡,美國民眾把氣撒到了特朗普的頭上。人們普遍認為,這場風暴的導火索,正是特朗普對美聯儲主席鮑威爾的解雇威脅。特朗普聲稱“鮑威爾越早走人越好”,并要求美聯儲立即降息以挽救經濟。
特朗普多次公開施壓降息,甚至研究解雇鮑威爾的合法路徑。盡管法律學者普遍認為,依據1935年《聯邦儲備法》,總統無權因政策分歧罷免美聯儲主席,但市場擔憂特朗普政府另辟蹊徑,通過擴大總統權力,摧毀美聯儲的獨立性基石。
回顧近段時間特朗普的舉動,我們可以發現,特朗普已經開始對鮑威爾“逼宮”。4月15日,白宮文件泄露稱,特朗普政府正在研究解雇鮑威爾法律路徑;
在這之后,特朗普公然宣稱“美聯儲是經濟殺手”,并在“真實社交”平臺上發帖要求立刻降息,否則解雇鮑威爾。
這場逼宮大戲背后,是特朗普為挽救經濟惡化形勢的瘋狂賭博。美國3月CPI同比大幅上漲,但美聯儲遲遲不降息,這使得特朗普大為惱火。要知道,如果美聯儲不降低利率,美國物價的上漲,將會讓特朗普的支持率大幅下跌。
與此同時,特朗普對中國加征的145%關稅,也是導致美國股債匯“三殺”的重要因素。隨著美國民眾無法買到來自中國的物美價廉產品,美國的通貨膨脹率正在急速上升。
經濟學家警告,美國或陷入經濟衰退和“滯脹陷阱”。更令美國感到擔憂的是,美債正在出現大規模拋售,30年期收益率一度接近5%,這意味著有大量的美債在短時間內被拋了出去。長此以往,美國的金融霸權將會被動搖。
按理來講,在美股下跌之際,人們應當更多地買入美債來“避險”,股債匯“三殺”意味著投資者已經對美國資產失去了信心。
澳大利亞國民銀行外匯策略主管阿特里爾指出,“美債收益率與避險需求脫鉤,恐慌時期資本不再涌入美債,反而拋售美元資產轉向黃金,標志著美元‘避險屬性’的終結。”
如今,美國國債規模突破36萬億美元,2025年到期債務預計達6.5萬億美元,這又是一把懸在美國頭上的利劍。
與美國資產走向衰落相對應的是,人民幣正成為各方的關注焦點。據觀察者網4月22日報道,在美國資產的安全性和可信度受到質疑之際,中外企業越來越熱衷于使用人民幣進行國際支付結算。
簡單來講,特朗普的關稅戰,正在削弱美元的地位,為人民幣國際化創造了有利的機會。美國股債匯“三殺”相當于一個“分水嶺”,給我國留下了一個“百年難逢的機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