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山東省認真落實農業農村部工作部署,在省委、省政府正確領導下,以“糧改飼”項目為重要抓手,以黃河流域草牧業項目為引領,通過強化監管、優化服務、推廣技術、提升質量“四位一體”工作機制,扎實推進“增草節糧”工作,有效夯實飼草產業基礎,持續推動草牧業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
增草節糧工作成效顯著
自2015年啟動“糧改飼”項目以來,山東省累計投入省級以上財政資金17.7億元,項目實施規模、飼草生產能力、草畜配套、技術創新、產業升級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
糧改飼實施規模持續擴大。山東省已構建起覆蓋120個農業縣區的政策實施網絡,項目實施主體由162家擴展至1300余家,覆蓋80%奶牛規模養殖場,肉牛、肉羊規模養殖場參與比例顯著提升。通過十年實踐,項目主體累計完成青貯玉米等優質飼草料收儲1283萬畝、3400余萬噸,形成“種養結合、草畜配套”的良性發展格局。
優質飼草生產能力明顯提升。2024年山東省人工種草191.56萬畝,其中青貯玉米186.23萬畝,形成年生產176萬噸(折干)飼草的生產能力。飼草產品生產加工企業15家,年生產各類草產品產量突破15萬噸。尤為突出的是,全株玉米青貯年產量從不足300萬噸增加至500多萬噸,成為支撐草食畜牧業發展的核心飼草資源。
草畜協同效益顯著提升。目前全株玉米青貯已應用于96.42%奶牛場、72.04%肉牛場和51.09%羊場,形成“訂單收貯(61.39%)+自種自用(31.94%”的穩定供應鏈。種養兩端效益顯著,種植戶較傳統籽粒玉米畝均增收50-100元,生產周期縮短10天;規模奶牛場噸奶飼料成本降低300元,肉牛、肉羊頭(只)均出欄效益分別增加500元和80元。
技術創新推動產業升級。結合黃河流域草牧業項目,展示集成25%苜蓿青貯+75%玉米青貯的優化飼喂方案,實現豆粕用量減少3%、日增重提高5%、頭均育肥牛增收300元的技術突破。飼草種類由單一玉米青貯拓展至高粱、苜蓿、燕麥等多元化組合,推動“增草節糧”技術體系持續完善。
多措并舉 扎實推進“增草節糧”工作
強化項目監管。一是源頭科學遴選。年初對各市開展項目需求調度,結合各地草食畜發展基礎,提前規劃布局。堅持“由下到上申報、自上而下論證”,提升政策實施的精準性和實效性。二是過程精準監督。省市縣三級畜牧獸醫部門主動配合財政、審計、紀監等部門,以項目實施環節廉政風險點控制為切入點,以全程監管、績效考核等手段為著力點,強化多部門共同參與的監管機制。三是末端嚴格考核。制定全省糧改飼等工作績效評價辦法,設置評價指標體系,推行第三方績效評價,實行獎優罰劣,及時將績效評價結果通報各市,并作為調整各市下年度項目任務數量的重要依據。
強化政策引導。一是重視科技投入。出臺《山東省鹽堿地綜合利用科技創新行動計劃(2025-2027)》和《山東省生物育種產業科技創新行動計劃(2025-2027年)》,均提出要重點培育鹽堿地林草漁、生態草食畜低碳生態特色農業產業模式及高抗生態林草等新品種。二是瞄定發展目標。省政府在“關于加快畜牧業轉型升級促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中(魯政辦字[2023]196號)明確提出,以東營、濱州等市為重點,建設沿黃100萬畝優質飼草生產基地,打造鹽堿地草牧業發展山東模式。三是突出聯合推動。山東省貫徹國家三部委提出的《關于推動飼草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與省發展委、省自然資源廳達成一致,要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加強配合,合力推進,保障各項政策實施。四是積極項目引導。用好糧改飼、苜蓿發展行動、肉牛肉羊增量提質行動、奶業主體培育等現有政策,并將草業企業納入奶業生產能力提升項目及特色產業(草食畜)全產業鏈提質增效試點,培育高水平草企業,發展商品化產品,推動構建現代飼草產業體系。
強化技術支撐。由省畜牧總站牽頭,連續6年開展優質青貯行動,創建了“監測、培訓、服務”三位一體“閉環”技術服務模式。6年來,累計監測青貯樣品1017批次,分析查找青貯質量問題16項,先后組織專家進場入戶指導青貯生產企業300多家,有針對性地組織青貯技術線上講座3期、培訓班9場(次),受課人員6000多人次,舉辦全省優質青貯評鑒大賽6期,129家企業獲得全省優質青貯飼料獎。在全國青貯評鑒大賽上,先后有31家企業獲得全國賽金、銀及優秀獎,我省青貯總體質量位列全國前列。
強化示范引領。省畜牧總站聯合省農科院、中國農科院植保所和昌邑市畜牧業發展中心積極爭取實施黃河流域草牧業高質量發展技術集成示范項目,在鹽堿地資源豐富、草牧業發展較好的昌邑市,依托濰坊豐瑞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草牧業基地建設項目核心展示區。針對該區域卡點問題,自2023年開始集成展示了草牧業技術8項,在抑鹽肥田提高耕地質量、減藥增效促進綠色發展、增產增效提升供草能力、增草節糧推進減量替代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
強化產業協同。組建產業聯盟。成立了山東省級農牧循環產業聯盟,為廣大企業搭建溝通平臺。培育服務組織。各市均積極引導培育專業收儲服務組織,例如:菏澤市發展專業化青貯玉米收割隊伍12家,擁有全株玉米收割機具30余臺,運輸車輛110余輛。發展專用機械。組織五征集團等畜牧機械加工企業與種植大戶、養殖場戶緊密結合,開展田間種植、收獲試驗,積極爭取納入農機補貼目錄,提高糧改飼機械化水平。健全科技研發隊伍。2016年成立了山東省牧草產業技術體系,設立6崗8站,服務飼草產業。青島農業大學設立草學院,培育飼草產業后備科技人員。連續6年的優質青貯行動拉起了一支青貯生產服務隊伍,推動全省青貯質量不斷提升。
來源:環球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